导言从王朝国家发现中国历史/1
一近代西欧的民族国家之路/1
二“王朝国家”概念的提出/3
三古代世界的王朝国家之路/9
四中国古代的“天下秩序”与“王朝国家”/13
五中国古代的“差序疆域”与“边疆爆点”/19
六近代史的起点与明代中国的历史分途/24
七明代族群、边疆观念研究综述/26
第一章洪武初年的“内敛型王朝国家”取向/35
第一节蒙元“内北国而外中国”的族群立场/35
第二节元末明初“复宋”明流与洪武初年“汉人主体国家”的重建/53
第三节洪武初年明朝与北元南北分治的政治立场/71
第四节洪武初年划汉人疆域以自守的战略态势/81
第五节洪武初年明朝对西北边疆的隔膜/86
第六节洪武初年建立“内敛型王朝国家”的深层根源/96
小结/99
第二章洪武时期王朝国家的“差序疆域”/101
第一节洪武前期北疆两翼“复合边疆”的形成/101
第二节洪武前期漠南“缓冲边疆”的形成/117
第三节洪武中后期东北卫所、羁縻卫所“复合边疆”的形成/121
第四节洪武中后期漠南草原卫所、羁縻卫所“复合边疆”的形成/125
第五节洪武时期南方卫所、土司“复合边疆”的形成/140
小结/149
第三章洪武时期“中华亚洲秩序”的重建/151
第一节中国古代的“中华亚洲秩序”/151
第二节洪武时期西域地区宗藩秩序的确立/161
第三节洪武时期“不伐海外”的对外立场/172
第四节洪武时期朝鲜半岛宗藩秩序的恢复/178
第五节洪武时期明朝与东南亚国家宗藩关系的恢复/189
小结/196
第四章永乐时期王朝国家的盛世危机/198
第一节漠南草原的农牧社会与族群融合/198
第二节洪武后期朱棣在漠南草原的核心角色/204
第三节朱棣“华夷一家”思想与“中华亚洲秩序”的辉煌时代/211
第四节永乐初年收复交阯及其军事代价/212
第五节永乐时期蒙古高原的“五征三犁”与漠南防线的内徙/219
第六节永乐时期明朝在青藏高原与西域地区的松散统治/230
第七节郑和下西洋与传统航海时代的最后辉煌/233
小结/240
第五章仁宣时期“内政本位”取向与“收缩型王朝国家”/242
第一节中国古代边疆决策中的“内政本位”传统/243
第二节仁宗边疆收缩立场与北部边疆的防御观念/250
第三节宣德时期开平卫内徙的多重因素/254
第四节开平卫内徙后的阴山坦途与蒙古南下/263
第五节宣德时期“内政本位”观念下的放弃交阯/274
小结/283
第六章正统时期王朝国家的南征北战与军事灾难/284
第一节正统时期宦官崛起与“华夷无间”族群观念/285
第二节正统朝廷边疆政策的转变与“麓川之役”的发动/295
第三节“麓川之役”的政治争议与战役得失/301
第四节正统时期明朝对瓦剌的绥靖政策/310
第五节瓦剌蚕食明朝外围边疆的行动/321
第六节“土木之变”军事灾难的发生/329
小结/336
第七章明中期的河套危机与“搜套”行动/338
第一节“河套”释义及其“过渡阶梯”地位/338
第二节宣德以来蒙古进入河套与天顺年间的“搜套”行动/346
第三节成化初年毛里孩驻牧河套与明朝再次“搜套”/358
第四节成化二年杨信搜剿毛里孩、阿罗出无功/364
第五节成化六年朱永搜剿阿罗出的阶段性胜利/372
第六节成化八年明军驱逐癿加思兰、孛罗忽、满都鲁与“搜套”成功/386
小结/394
第八章明中期西北财政危机与移民河套的空想/396
第一节成化时期移民河套、固定控制的方案/396
第二节西北地区的脆弱生态环境与匮乏的财政状况/406
第三节“搜套”行动引发的西北动荡与户部的反对立场/420
第四节河套生态环境的变迁与成化时期移民河套的不可行/433
第五节明初空置河套的地缘政治根源/445
第六节明前期河套周边薄弱的防御体系/453
小结/462
第九章“内政本位”观念与榆林长城的修筑/464
第一节延绥镇巡抚的政治职责及余子俊与户部的渊源/464
第二节成化时期西北巡抚反“搜套”立场与长城方案的提出/471
第三节成化前期兵部的人事更迭与白圭的强势“搜套”/480
第四节榆林长城防御体系的建立/493
第五节榆林长城的示范意义与“明长城时代”历史潮流/508
小结/520
第十章明中后期王朝国家的四面楚歌与隆庆改革/522
第一节明中后期王朝国家失去河套/522
第二节明中后期蒙古的全面压制与多次求贡/539
第三节明中后期越过长城的汉人与“板升”群体/553
第四节“隆庆开关”与“俺答封贡”的历史变局/566
第五节明中后期边疆困局的延续/585
小结/594
第十一章晚明王朝国家的地缘危机与最终灭亡/595
第一节全球化潮流中“中华亚洲秩序”的动摇/595
第二节长城的被动特征与“反噬效应”/597
第三节“看边”建州女真的军事叛乱/601
第四节明末陕北社会的“军事化”特征与军民叛乱/606
第五节“新农战史”的提出——以张献忠研究为例/611
小结/636
结论/637
参考文献/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