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论文集(精)
0.00     定价 ¥ 25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2710693
  • 作      者:
    编者:中外文化交流中心|责编:张冰洁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11-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旨在搭建支持海外青年汉学家开展中国研究的全球性平台,为各国“中国学”领域的青年人才创造与中国本土优秀学术、文化、教育机构、团体、企业和学者开展交流、合作的机会,为其学术研究提供便利和实质性帮助,通过他们推动各国学术机构与相应的中国研究机构和智库建立长期稳定的联系,实现双方交流互鉴,共同推进“中国学”研究的发展。为满足当今世界对汉学研究不断增长的需求,2019年青年汉学家研修在北京、重庆、广东、上海、杭州、西安举办。2018“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论文集收集了来自10多个国家青年汉学家的文章。
展开
精彩书摘
  《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论文集》:
  一 可持续性和跨文化合作
  首先,我们将分析“可持续性”一词及其在综合实践、历史和规划中的含义。在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实践、历史和规划中,中国为创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尊重和互助的观念在中国代代相传,它们是中国为建立一个基于团结统一的全球新秩序而倡导的价值观。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围绕着这个主题,中国城市不断地出台相关政治决策并且采取切实的行动来践行这一使命。它们渴望实现文化上的可持续性,为跨代和合作超越这一目标的规划、实施和平衡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近几十年来,中国在全球舞台上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给世界不同地区带来了深远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影响。中国与各国也逐渐建立起互惠互利的国际关系,这为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问题提供了支持。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将环境问题提到全球议程,因此我们需要可行的计划和实施者,他们将确立发展趋势,并就全球权力分配提出不同的变革方法。通过整合论坛和各种联盟,国际气候组织为自己构建一个统一的交流空间,这推动了国家间新层次的互动交流。正是从这里开始,在“可持续发展”这一涉及整个国际社会、国际体系结构和动态发展的主题下,中国这样的实施者发挥了领导者的作用。
  为减轻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中国制定的战略目标、政策和所采取的行动,以及为提高全民环保意识而进行的社会宣传,都将促进国际合作交流,进而加强应对机制,以改变目前的全球气候模式,实现人类进步发展。
  同时,为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完善了这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管理体制和劳动机制,加强了统计计算研究和系统建设,提高了科技政治研究水平,加强了教育培训,使应对能力和行动能力得到增强。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发布4年来,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制定了相关政策以及地方应对方案,现已进入整体组织实施阶段。随后,相关部门相继发布了针对海洋、气象和生态保护区的行动计划和项目。这些计划、行动以及实施过程凸显了中国在上述领域的主导作用。在这4年里,中国在国际气候谈判领域发挥了前所未有的领导作用,并且取得了卓越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中国成功地实现了基于“可持续发展计划”而设定的目标,坚定地捍卫了多元化发展和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体系。
  第二,我们需要不断地强调跨文化合作的价值,这对于加强人力资本、国家发展、促进基于地方可持续发展政策的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文化的力量不可估量,联合国也宣布了文化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目前,它在国际议程上占据着战略地位,是解决影响当代社会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的支柱。在鼓励创造力、创新、人类进步和人民福祉方面,文化提供了社会基础;它是发展的推动力,其价值可见一斑。
  教育是一项文化权利,对于促进可持续性和社会包容性有着必不可少的作用;它与当地政策密切相关——没有教育的发展,那么整个发展必将不完整,何谈可持续发展?政府应当加强对外合作,促进文化交流,鼓励公民积极参与文化生活,建立跨文化、跨际的合作关系。
  中国于2007年首次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纳入人类文明的范畴。从那时起,中国在政策、行动、预测以及捍卫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并与其他国家分享了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经验。
  在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中国最杰出的成就体现在全球计划和试点项目方面,涉及监管、问责和自然资源平衡等关键领域。这些领域在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八个关键方面(自然资源产权、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空间规划、资源综合管理和节约利用、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市场、生态文明评价与评估、问责与追究)有所改善。这八个方面是中国所倡导的生态文明的基本支柱,并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们看到了巨大的成果。
  习近平主席提出“坚持可持续发展,共创美好世界”。他强调,可持续发展是破解全球性问题的“金钥匙”,我们要打造开放多元的世界经济,努力建设包容互利的幸福社会,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家园,为世界提供“中国方案”,开启可持续发展的新道路。
  在合作方面,中国是最早一批同二战后开始组建的国际发展合作体系(SICD)开展合作的国家。
  随后,中国的合作皆以1964年的一份文件所制定的一系列原则为基础,即对外经济技术援助八项原则。几十年来,这些政治和价值支柱并没有被改变,只是得到了扩大或者完善,这说明了中国的国家政策是稳定和一致的。
  中国提出的国际合作为现有的国际体制结构划定了一个明确的可行性战略,主要侧重于支持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和进步。作为一个新兴世界的领导者,中国向其他国家提供援助,履行其国际义务,表明其遵守公平、互利、争取实质性成果和顺应时代的原则,促进基于共同价值观的团结统一。中国设想从战略高度,在互惠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和发展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来处理与其他国家的关系,以解决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过程中的结构性问题。
  跨文化政策旨在促进技术、科学和文化间的交流,而对这些政策进行分析,我们会学到有关促进文化模式交流、加强文化间对话和跨际交流的经验,从而实现联合国组织设定的部分目标,包括“加强执行手段和振兴世界可持续发展联盟”。
  与国际城市建立结对合作关系之后,我们需要加强人力资本。这是城市之间互动的一个基本工具,有助于我们预测和实施跨文化、跨代交流的目标,从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以此为前提,我们需要对工业发展项目的战略规划进行分析,这对于科技(在本案例中为梦想小镇)以及以创新、环保为基础的知识经济的发展有着基础性的作用。
  ……
展开
目录
城市结对:对可持续发展城市范式的展望
杭州一马德普拉塔跨文化合作
杭州梦想小镇(互联网村)带给哥伦比亚的启示
杭州自行车服务案例研究
在西安,追寻古波斯的印记
解读旅游与文化的经济协同效应——以上海为例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阿拉伯和非洲地区的合作模式研究——以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开发区为例
日本报纸关于“一带一路”报道的考察
“一带一路”旅游对瑞士商务休闲旅游者的启示
“一带一路”倡议对意中两国关系的影响
绿色“一带一路”与中国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
从“一带一路”倡议看老挝旅游业的发展
“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中国电影产业的国际化
阿富汗孔子学院的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地理标志驱动旅游业发展:以中国为例
格鲁吉亚国家博物馆的中国陶瓷
吉利公司在阿根廷的业务发展
中国在巴西投资的机会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