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东周五百年(公元前770年-前221年)
0.00     定价 ¥ 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4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2694286
  • 作      者:
    作者:张信觉|责编:尹欣
  • 出 版 社 :
    团结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10-01
收藏
编辑推荐

东周五百年,是中国历史上尽显辉煌灿烂的时代,也是了解中国历史和文明重要的门钥。但只根据本时代的资料,很难认识东周透彻。因不了解一件事物的过去,就无法了解它的现在。是以作者将目光往前投望,开始研究西周史,并根据所得创作出《西周三百年》。现实是历史的继续,当对西周有了足够了解,东周时代的许多疑问就迎刃而解了。作者也就有了自信,来解读中国历史上这一伟大的时代。


展开
内容介绍
东周五百年,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灿烂的时代,也是了解中国历史和文明最重要的秘钥。但只根据本时代的资料,很难认识东周透彻。因不了解一件事物的过去,就无法了解它的现在。是以作者将目光往前投望,开始研究西周史,并根据所得创作出《西周三百年》。现实是历史的继续,当对西周有了足够了解,东周时代的许多疑问就迎刃而解了。 本书从中国历史发展和演进的时间线入手,演绎对“东周五百年”这一范畴的宏大叙事。作品一面打乱重组、要言不烦地讲述东周五百年间风云变幻的历史,一面登高眺远、概述和评价这个时代伟大思想家们的创造,以及探讨两者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通过数百年的探索实践,经历了铁血征伐,经历了思想大爆炸,中华民族终于寻找出适合于自己的、先进的统治方式和生活方式。作者不仅从别开生面的角度演述了一段精彩绝伦的历史,还致力于探寻中国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揭示中华文明的核心要素及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展开
精彩书摘

01墨学的创立 

孔子开创了儒家,子夏、子贡、曾子、子思等发扬儒学,遂使儒学壮大成为当时最显赫的学派。凡有人想学习文化知识和礼仪制度,无不 投在儒家学者门下,上自名门显贵,下至平民百姓。众多拜入儒家门下的弟子,对儒学教义拳拳服膺,恪守终生。少部分务实的人,认为师门方法不切实际,难以实践。他们离开师门,投入官场后,开始说一套做一套。屈指可数具有顶尖智慧的人,甚至反出儒门,主张截然相反的理 论,与儒家针锋相对。墨子墨翟,就是这样的人。

现在可以了解到的关于墨子的信息,非常稀少。我们只知道,他生活在比孔子稍晚些的战国初期,约与孔子第三代传人同期。墨子可能是鲁国人,也可能是宋国人,早年受业于儒者,学习孔门六术。学成之后,墨子觉得儒学提倡的礼节太过繁缛,丧葬制度奢靡伤生,于民不 便,于国不利。于是墨子舍弃了儒家立场,置身于儒家的对立面,提出节葬、非礼、非乐、非命等主张,创立墨家学派。

墨家学派在战国初期、中期,发展极为兴旺。《吕氏春秋》曾言:“孔、墨之弟子徒属满天下”“孔、墨徒属弥众,弟子弥丰,充满天下。”这是从杂家的视角,看当时学界的景况。孟子又有言:“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这是从儒家的视角,看当时学界的景况。可见墨家学派的规模和影响力,曾经与儒家学派并驾齐驱。而墨子,也被视为可与孔子相提并论的圣人。

不过墨家的繁荣,没能持续长久。墨学的传承在战国后期遽然中断,这个曾盛极一时的门派,就此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墨子》一书虽然被保存下来,但若不是通过其他典籍的记载,人们决然不会知道,墨家还有过一段如此显赫的历史。墨子是什么样的人?他是如何创立墨学 的?又是如何传播自己的思想?墨学鼎盛时期徒众人数多少、分布如何?它为什么在历史上消失得如此彻底?这一系列问题,因为史料的缺失,已很难给出明晰的答案。除了其他典籍留下的零星记载,人们仅能通过《墨子》一书,来了解墨子和墨家学派。

墨家学派的创立,是建立在对儒家的批评之上的。那么,墨子因何要对儒家进行批评呢?他是一个纯粹的学者吗?他做出的批评仅出于对真理的追求吗?不是的。墨子的批评,完全基于实用的目的。他和孔子一样,是一个实践型政治家。他发明学说,创立学派,并非为了在学术上好勇斗狠,而是想将它们实践于现实,改变社会。准确地说,墨子的学说,是一份政治解决方案,也是一份社会解决方案。他和孔子一样怀有梦想,想要改变眼前战乱频仍、百姓备受荼毒的乱世。墨子可能在很多方面不如孔子,但论对生民一视同仁的博爱,他却有过之而无不及。墨家学说最根本的支点,就是兼爱。什么是兼爱呢?兼爱是一种推而广之、无有差别的爱人之情。墨子要求,人要爱他人如爱自己,爱他家如爱己家,爱他国如爱己国。如此,则天下就没有分别、争斗和战争,世界归于和平,每个人从此受益。为什么提倡兼爱呢?因为墨子思考分析战国乱象,认为祸乱之起,源于人们互不相爱。不相爱则视他人如他人,视他家如他家,视他国如他国。如此,则天下有分别、争斗、战争,祸乱四起,生灵涂炭。要彻底解决乱世问题,就要人人发挥爱心,兼爱他人,实践爱行。

在兼爱思想基础上,墨子又发明出尊天事鬼的思想。中国的思想传统,承认天和天命的存在。但很少有人以正面说理的方式,来谈论天的话题。鬼亦是如此。但墨子无视传统,反其道而行之,正面论述天和鬼的话题,承认它们的存在。天和鬼不但存在,而且它们主持正义、福善祸淫,所以人们要尊天事鬼。人之所以要兼爱,是因为上天兼爱万物和生民,令他们蓬勃生长。人要效仿天道,顺从天意,兼爱他人。墨子认为,天和鬼昭示了一种正义的行为准则,人们必须以之为规矩方圆,不可违逆。

尊天、事鬼和兼爱,共同组成了墨学周圆的信仰系统。墨子告诉人们,世界不仅有人的存在,还有天的存在和鬼的存在。所以人的行为,不能恣意而行,而要有所依傍和约束。最高尚的人的行为,就是兴利除害。所谓兴利,就是上利于天,中利于人,下利于鬼。若人追求利己,危害道义,最终会招致天和鬼的惩罚。

墨子的社会政治学思想表现为“节用”“节葬”“非礼”“非乐”“非攻”“尚同”“尚贤”等内容。

墨子批评了王公贵卿们竞相奢靡、穷奢极欲的生活作风,指出崇尚奢靡,不仅违反道德,而且损耗民力,危害国家。执政者应该效仿古代圣王,崇尚节俭,取财有度,才能利益人民,保证长治久安。墨子特别批评了儒家强调的厚葬之礼,认为它夺生人之不足,以供死人之有余,逆反常理。

而对儒家理论核心的礼乐制度,墨子采取了激进的否定态度。他认为,礼制臃肿繁缛,耗费学者的心思精力,侵占百姓劳动生产时间,有害于人事。乐歌使贵族沉湎于享受,萎靡精神,荒怠政事。一个健康有活力的社会,应该摒弃礼乐,让人民恢复淳朴的本真。

在政治策略上,墨子坚持以一套标准贯通上下。百姓思想和行动要同于官卿,官卿思想和行动要同于诸侯,诸侯思想和行动要同于天子,天子思想和行动要同于天志。如此上下贯通,协调一致,才能齐心合力,成就万事。墨子认为人有贤愚不肖之别,所以国君治政,必须亲近士人,选贤任能,摒弃奸佞。墨子旗帜鲜明地反对所有战争,反对大国对小国的侵凌和兼并。他提倡以道义的方式,而非暴力的方式,征服他人。

墨子的修身和非命思想,探讨的对象是个人。他勉励君子应通过修身,让品德和修养达到高尚境界。品德和修养提高了,才能格局恢宏,理想远大。墨子批评命由天定的观点,相信事在人为。人生的命运,并非生来就确定。富贵的人不会一生都富贵,贫穷的人不会一生都贫穷,命运可以通过人为改变。他鼓励人们努力向善,坚持不懈,从而收获好的回报。

以上信仰思想、社会政治思想、道德修养思想,构成了墨子思想的核心。其中大部分的内容,与儒家思想对立,建立在对儒家思想的批判之上。在某种意义上,人们可以认为,如果没有儒家,就不会有墨家。墨家以批判儒家自立,儒家是孕育生长它的母胎。其中少部分的内容, 墨家保持了和儒家一样的观点。如尚贤的人治观念,儒家在政治实践中也非常重视。如修身的道德观念,是儒学心性学派思想的重心。再如上面没有提到的崇古观念,两个学派也表现一致。墨子虽然没有直接言明上古时代是黄金社会,但在论述很多观点时,都引述尧舜禹汤的例子,称他们为先圣先王,膜拜无比。至于倡导以和平方式而非暴力方式结束乱世局面,以道德而非利益作为世俗价值的衡量标准,儒墨同理,自不待言。

 


展开
目录
序言 历史与思想交融的时代
第一章 九州合而裂
01 前轴心时代的中国
02 周帝国的大一统
03 帝国瓦解,周室东迁
第二章 乱世生春秋
01 曲沃夺权:春秋第一内乱
02 华夏大乱,礼崩乐坏
03 新兴士阶层壮大
第三章 尊王攘夷
01 管仲托古改制
02 齐桓公三大功绩
03 霸业的局限
第四章 晋楚争霸
01 宋襄公的失败
02 姬重耳复兴晋国
03 楚庄王问鼎中原
04 晋楚百年争霸
第五章 先代的遗产
01 从上古到春秋时期
02 从春秋到孔子之间
第六章 孔子的世界
01 显拔于鄙民之中
02 与老子的对话
03 失败的政治生涯
04 被迫流亡列国
05 未竟的事业与理想
第七章 春秋交战国
01 老子的智慧
02 兵家的战争哲学
03 文明交融:吴越争霸
04 九鼎震,三晋分
05 田氏篡齐,世变战国
第八章 儒学的发展
01 古代文明的继承者
02 西河学派和心性学派
03 理想社会和形而上学
第九章 墨家的兴衰
01 墨学的创立
02 走向衰落的根因
03 墨学的余晖
第十章 法秦的崛起
01 法家百年渊源
02 商鞅变法出强秦
03 商鞅之死和法家益害
04 四海称王
05 秦惠文王武力扩张
第十一章 诸子争鸣
01 杨朱的唯己哲学
02 列子的道仙哲学
03 形名学迷途
04 庄子的逍遥哲学
05 黄老学派的治世方案
06 孟子的性善哲学
07 纵横家的奥秘
08 稷下学派和《管子》
第十二章 军国主义大战
01 赵国胡服骑射改革
02 秦昭襄王独称西帝
03 齐滑王吞宋咽苦果
04 白起的屠刀
05 信陵君窃符败秦
第十三章 轴心绝响
01 “战国四公子”名动天下
02 公孙龙的诡辩哲学
03 邹衍的“五德终始”理论
04 荀子的性恶哲学
05 韩非的权谋哲学
第十四章 天下复归一
01 周王朝的灭亡
02 吕不韦的春秋梦
03 秦始皇横扫六合
04 焚书与坑儒
05 秦朝的意义
第十五章 生生不息
01 大一统的宿命
02 震撼历史的创造
03 世界图景中的中国
04 第一精神推动力
附录1 大事记表
附录2 参考书目
古籍作品
近人作品
外国作品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