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天崩地裂、改朝易代、浓墨重彩的六十年,明清之间生死对决,精彩博弈。这是让人热血沸腾、让个性表露无遗的舞台,努尔哈赤的坚毅,皇太极的进取,万历帝的怠惰,天启帝的庸顽,袁崇焕的忠烈,魏忠贤的奸诈,东林党人的绝望抗争,阉党群丑的擅作威福……这些人物,这些事件,述说着那个正邪对立、忠奸并陈的时代,见证着清之勃兴、明之将亡的历史大变局。
《明亡清兴六十年》是我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科学 · 教育频道(CCTV-10)《百家讲坛》主讲系列历史讲座 48 讲的讲稿。讲稿有四种稿本:一是文案稿,二是播出稿,三是录音稿,四是综合稿。本书就是取前三种稿本优长而成的综合稿,稍加润色,结集出版。全书讲述的时间跨度,从明万历十一年(1583 年)努尔哈赤起兵,到清顺治元年(1644 年)福临定都北京,其间整整六十年。这六十年历史的特点是四个字—“明亡清兴”:乃胜乃败,斯兴斯亡;兴亦悲壮,亡亦悲壮。为什么呢?我想起了贤哲释迦牟尼。
释家三世的哲学是:要用三双眼睛看世界—过去、现在、未来。这是智者的思维,也是贤者的思维。因为不了解过去,就不能科学地认知现在;而不了解现在,也就不能科学地认知未来。历史学正是认知过去的学问。所以,在文明的时代,智者应学历史,不学历史不能成为智者;贤者应学历史,不学历史不能成为贤者。那么,中国历史的江河,源远流长,曲折回旋,日夜不息,奔腾向前,为什么要选取明亡清兴这段历史来学习呢?
明亡清兴的六十年,是中国历史上天崩地裂、山谷陵替、格局剧变、悲欢离合的时代。在明亡清兴的历史舞台上:格局,雄伟壮阔;人物,群星灿烂;事件,繁复跌宕;故事,生动有趣。人们都在表现,也都在表演:真与假、善与伪、美与丑,智与愚、勇与怯、廉与贪。明亡清兴的六十年,又是近世社会的缩影。凡是近世社会的重要元素—贫与富、夷与夏、官与民、中与西,都在这里展示;求民生、求自由、求平等、求民权,也都在这里交汇、碰撞、融合。明亡清兴的六十年,亦如《尚书 · 大禹谟》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就是说人心不安、道心不明。正义者不安其死,不义者鸡犬升天。而治国平天下,应当明道安民,道明则民安,民安则国泰。
三百多年来,人们在思考:明朝何以亡?清朝何以兴?其道其理,亦显亦隐。
一个人、一个群体、一支军队、一个民族,其兴衰、其成败,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却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需要的结论和答案、经验和教训、思考和启迪、聪明和智慧。所以,每位后来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阶层、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肤色、不同国籍,都可以从明亡清兴六十年的历史中,学到宝贵的智慧并找到自己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