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位于华夏腹地中心、长江中游、江汉平原东部,市区由长江和汉水分隔而成的武昌、汉口、汉阳三镇组成。武昌居长江之南,汉口、汉阳居长江之北,汉阳与汉口又分别居于汉水南北,一座座现代化的桥梁如长虹卧波,将三镇紧密相连。
地理位置上,武汉处于东经113°41’~115°05’、北纬29°58’~31°22’。在平面直角坐标上,武汉市东西最大横距134公里,南北最大纵距约155公里,形如一只充满活力的彩蝶,自西向东,振翅欲飞。纵观武汉东南西北,最东边在新洲区徐古街将军山村,最西边在蔡甸区侏儒街国光村,最南边在江夏区湖泗街均堡村,最北边在黄陂区蔡店街李冲村。全市国土面积8569.1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885.11平方公里。
武汉北靠中原,南望湘粤,西依巴蜀,东连皖赣,居“天下之中”,有着众星拱月的意象之美。曾有人将武汉地理区位特征精练为以下数语:一线贯通、两江交汇、三镇雄峙、四海呼应、五方杂处、六路齐观、七星高照、八面玲珑、九省通衢、十指连心。其中“一线”指清末和民国时期建成的京汉铁路与粤汉铁路,“两江”为长江及其支流汉水,“三镇”为武昌、汉阳、汉口,“四海呼应”体现了武汉水资源的丰富,“五方杂处”指的是武汉市民的多元结构。其余诸语,大体诠释了武汉地处国中,交通四通八达,人文荟萃,具有先天多重特殊优势云云。毛泽东《菩萨蛮·黄鹤楼》中“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展示了武汉的地理形胜。
从中国地图上可以看到,甘肃兰州为中国自然地理的中心;而武汉则是中国经济地理与人文地理的中心,地理格局得天独厚。早在18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文学家、书法家蔡邕就在《汉津赋》中认为武汉有着优越的地理条件:“南援三州,北集京都。上控陇坻,下接江湖。导财运货,懋迁有无。”
在中国经济地理圈内,武汉处于区位交通优越的中心位置。以武汉为中心,以1200公里为半径,画一个圆,中国最主要的城市都在其中,可覆盖全国10亿人口和经济总量的90%。
武汉素有“九省通衢”的美誉,是“祖国立交桥”和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武汉市现代交通运输体系日趋完善,区域集空、铁、水、公、轨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高速公路四通八达,高铁可通达全国80%的重要城市,长江黄金水道通江达海,天河国际机场辐射全国、连接世界,通航点覆盖五大洲,武汉具备联结四方的纽带作用。
古往今来的有识之士十分看重武汉的独特形胜,清人顾祖禹认为武汉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关系到长江中下游的安危,是江淮及中国东南地区的命脉。他在《读史方舆纪要》中写道:“扼束江汉,襟带吴楚……自东晋之后,谈形势者,未尝不以武昌、夏口为要会。”清初地理学家刘献廷在《广阳杂记》中则突出了汉口天下之中的经济枢纽地位:“汉口不特为楚省咽喉,而云贵、四川、湖南、广西、陕西、河南、江西之货,皆于此焉转输,虽欲不雄天下,不可得也。”曾担任湖广总督多年的张之洞深知武汉地理位置的独特,今黄鹤楼公园东门镌刻有张之洞所撰楹联一副:“昔贤整顿乾坤,缔造多从江汉起;今日交通文轨,登临不觉亚欧遥。”形象地描绘了武汉砥柱中流、扼控四海、天下之中的枢纽地位。清末长期生活在中国的外国观察家的描述则更有代表性,日本驻汉口总领事水野幸吉曾评价当时的汉口:“汉口者为清国中一大市场,其位置居扬子江中流,上自四川、云南、贵州,下自安徽、江西、江苏各省,由湖南以通两广,由河南以达陕西、甘肃,四方杂货无不经由此道,论者谓为清国十八省、四百余州之中心矣,非虚语矣。”
如果将长江比喻成一条玉带,那么武汉就是镶嵌在这条玉带上的一颗耀眼明珠。武汉山水相连,山不高而秀雅,水纵横而多姿,地形地貌丰富多样,生态环境良好宜居。这里山水交融,丘陵起伏,湖光山色,美不胜收,为武汉人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存与发展环境。
(一)结构多样的武汉地形
武汉市地质结构以新华夏构造体系为主,几乎控制全市地质构造的轮廓。地貌属鄂东南丘陵经江汉平原东缘向大别山南麓低山丘陵过渡地区,中间低平,南部丘陵、垄岗环抱,北部低山林立。全市低山、丘陵、垄岗平原与平坦平原的面积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5.8%、12.3%、42.6%和39.3%,海拔在19.2米至873.7米之间,大部分在50米以下。P3-5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