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海甸野史(外2种)(精)/北京古籍丛书
0.00     定价 ¥ 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200132588
  • 作      者:
    责编:乔天一//熊立章|校注:邱居里
  • 出 版 社 :
    北京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12-01
收藏
作者简介

邱居里,北京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副教授。致力于历史文献学研究和古籍整理,成果颇丰,著有《元代文献探研》,发表论文多篇。参加《全元文》编纂整理工作,点校《吴师道集》《陈基集》等元人文集。辑录点校《燕史》获全国优秀古籍图书一等奖。

展开
内容介绍
《海甸野史(外二种)》包括《海甸野史》《甲申北都覆没遗闻》《东莞袁督师纪略》三种笔记,其中《海甸野史》系记载晚明和明清易代之际史史料各十余种,反映了明末党争,明军与清军、农民军的战事,南明弘光、监国、隆武、永历各朝历史以及清军入关后各地的抵抗、降附等情形。《东莞袁督师遗事》采择各种文献中的袁崇焕史料,萃于一书,用力颇勤。《甲申北都覆没遗闻》自崇祯十七年初起逐日记录军政要闻,对李自成义军攻克北京前后情形记载颇详。
展开
精彩书摘

闖寇肆虐,逼犯北京,先帝賓天,宗社淪喪。洪範世受國恩,邇年廢居海濱,驚聞異變,泣憤同仇,徒跣至鎮江,史閣臺招同過江,議安將士。忽接禮部札付,奉旨召對,始知爲吴三桂借虜破賊,顧大宗伯薦往北使。蒙皇上面命,謹對:‘國事多艱,惟命所之,義不敢辭。但使事甚重,非武臣可以專任,必得文臣同往。’部議兵部侍郎左懋第、太僕寺卿馬紹愉偕行,以銀十萬兩、金一千兩、緞絹一萬疋,爲酬虜之儀,因以祭告祖靈,奠安先帝、后,封吴三桂爲薊國公。本鎮恐虜情甚狡,事難遥度,就中機宜,必奉廟算,可以奉行,具疏上請。復蒙皇上召對親切,群臣廷議僉同。

七月十八日,銀幣甫齊,始得開舟。行至瓜、儀,原請借用各鎮馬騾,鮮有應者,箱鞘繁重,苦不能前。至清江浦,僱騾市馬,不足馱運,分留緞絹,從河泛舟。劉東平、田淮撫各發兵三百餘名護送。十五日,渡黄河。廿一日,至宿遷。忽接虜使唐起龍等六人賫攝政嫚書與本鎮,事涉嫌疑,不敢遽進,當即具疏奏聞。念已奉使在道,難以中阻,與左、馬二使酌議前行。廿五日,至馬蘭屯,爲沂、滕之衝。時值土寇劫屯,聞本鎮至,半夜遁去。次日,委標下游擊孫國柱執本鎮與左部院諭牌招撫,仍留國柱在本鎮團練鄉勇,即有土寇千人就撫爲兵,八寨俱散,一方獲全。九月初一,至望冢黄家樓,遇土寇千人劫馱打仗,護行將士追殺數十人,寇退,箱鞘無恙。初五日,至濟寧州,虜官不許近城栖宿,放炮呐喊,有欲出打仗狀。夜宿五里鋪,次晨移駐二十里鋪,以待水運緞幣。待四日不至,差參將王茂才沿河催運。自渡河來,村落彫殘,巷無居人,將士裹糧露宿。濟寧以士民爲虜用,概不納兵,食宿更艱。初九日,將借護兵將發之南回,沿河途另僱土著鄉兵護行。十一日,至汶上縣,途遇虜官總河楊方興統兵相遇。本鎮告以通好之意,彼嫚言:‘謀國要看大勢。我國兵强,如要和好,須多運漕糧來。我們好説話,只是你降官要我攝政早收一統之業耳。’本鎮對以:‘逆闖未滅,正當南北同心。降官説話,如何輕聽得!’十五日晚,至臨清,有舊錦衣駱養性,虜用爲天津督撫,遣兵來迎。十八日,至德州,有虜官巡撫山東方大猷告示云,‘奉攝政王令旨,陳洪範經過地方,有司官不必敬他,着自備盤費。陳洪範、左懋第、馬紹愉,止許百人進京朝見,其餘俱留置静海。祖澤溥所帶多人,俱許入京’等語。味其語意,目中已無命使矣。次早,傳虜示之榜傍有匿名一示云:‘我乃俯僂而循,汝猶正面而立。原非不令而行,何怪見賢而嫚。’四語殊可駭異,疑爲地方無賴,借端中傷使臣也。及有報稱目擊誰寫貼者,惟揭示存炤而已。後聞虜官知州將匿名示句抄報至北,攝政酋令逆輔馮銓解説,此語乃是罵王,酋益滋不悦矣。

至滄州,本鎮與左部院商確:‘虜驕且嫚,相見之禮如何?若執不見,當日面承召對,天語叮嚀,恐無以通好濟國事。’因集馬太僕、梅主事各參謀共議,僉云:‘時異勢殊,圖濟國事,不妨稍從委曲。’再四躊躇,未協一。次日,左部院出首輔主議、廷臣覆疏二通,以示本鎮,始知閣議中,以屈膝爲辱命,尊天朝體,議論乃定。因悉議中‘以關外甌脱與之,許歲幣不擅過十萬’,覆疏中有‘酬虜而非款虜’等語。此由閣議時,第知吴三桂借兵逐寇,不知虜踞都僭號,猖獗如此,諒難受我戎索,使臣惟有不屈共矢也矣。二十六日,駱養性親到静海縣,將三使臣所帶官丁,止許百人進京,餘盡安置静海古寺中,以夷官守之。養性雖奉虜旨,語言之際,似尚不忘故國。虜諜者偵知以報,攝政怒疑養性,削職逮問。且京城内外,訪察甚嚴,有南人潛通消息者,輒執以聞。陷北諸臣,咸杜門禁舌,不敢接見南人。而甘心降虜者,惟云絶通好、殺使臣、下江南,以取容悦。山東僭踞,皆王鰲永、方大猷爲政,聞其屢疏,極言不可和狀。嗣王鰲永爲其裨將縛諸轅門,群唾其面,争臠割之,足以昭降虜之報。

廿九日,至河西務,聞虜小汗入都,擇於十月初一日僭立,不便遽前,差官王廷翰、生員王言,假以副將聯名帖送内院。馮銓見帖寫‘侍生’,厲聲曰:‘入國問禁。何無攝政王啓,輒敢持帖來見吾?’王言曰:‘大使奉本朝皇帝之命,致謝清朝。大使行過濟寧,已草一啓,欲先達攝政王。及抵德州,見有“不必敬他”之説,因此中輟。今差官此來,正是問禁。’馮銓語塞而厲稍平,徐曰:‘不收汝帖,可即進京來見。’初五日,至張家灣,因貽攝政酋啓,大意言:‘爲國以禮。三使奉御書禮幣而至,禮宜遣官郊迎,豈有呼之即入之禮?’復草一書,與内院諸臣。王言至内院,兩見洪承疇,似有不安之色,含泣欲墮。謝陞時而虜帽,時而南冠,默然忸怩。馮銓則惟其所言,岸然自恣也。内院首剛林榜什問:‘何以不徑進來?’王言告以:‘御書不可輕褻,若不差官去迎,使臣寧死不敢前進。’初十日,虜差禮部韃官又奇庫迎至張家灣。祖澤溥差原同參將辛自修二人至灣,説攝政見啓,意頗善。其父祖大壽傳言:‘少有機會,無不效力。’密遣人相聞三桂,三桂傳言:‘清朝法令甚嚴,恐致嫌疑,不敢出見。令所親來致意,終身不忍一矢相加遺。’三桂旋西出剿賊。


展开
目录

海甸野史  佚名輯(1)


倣指南録  康范生著(3)

自跋(19)

續明季遺聞  汪光復撰(20)

癸巳小春入長沙記  丁大任撰(42)

永曆紀事  丁大任撰(53)

附記(56)

兩廣紀略  華復蠡著(58)

丁魁楚(66)

洪天擢(68)

李綺(70)

寄賀退庵家書稿(73)

庚寅十一月初五日始安事略  瞿玄錫述(76)

盧司馬殉忠實録序  薛寀述(89)

荆溪盧司馬九台公殉忠實録  許德士著(92)

樞督相左機緣(92)

戎車日記(96)

盧公遺事(120)

疏稿(141)

祭文附(143)

恩恤諸公志略凡二十一人  孫慎行撰(147)

恩恤諸公志略序(147)

楊副憲(149)

繆侍讀(154)

李御史(156)

周吏部(157)

周侍御(159)

趙冢宰(161)

周給諫(163)

高總憲(165)

魏給諫(167)

何王二公(169)

薛葉二公(171)

袁御史(173)

周巡撫(175)

孫愷陽先生殉城論  蔡鼎撰(179)

江變紀略  徐世溥撰(183)

閩游月記  華廷獻撰(210)

兩粤新書  方以智撰(239)

風倒梧桐記  何是非集(253)

北使紀略  陳洪範撰(287)

江陰城守紀事  許重熙撰(299)

江陵紀事  吴應箕撰(304)

東林事略  吴應箕撰(314)

門户始末論(314)

東林紀事本末論七首(325)

江陵奪情(325)

三王並封(326)

癸巳考察(328)

會推閣員(329)

辛亥京察上下(330)

三案(333)

孫高陽前後督師略跋  蔡鼎撰(335)

督師袁崇焕計斬毛文龍始末  李清撰(345)

東陽兵變  錢謙益撰(353)

崇禎甲申燕都紀變實録  錢邦芑録(355)

甲申三月忠逆諸臣紀事  錢邦芑記(360)

附録

國家圖書館藏海甸野史清鈔本蔣鳳藻題記五則(365)

海甸野史書首題記(365)

盧司馬殉忠實録卷末題記(365)

閩游月記卷中題記(366)

閩游月記卷末題記(366)

北使紀略卷末題記(366)

中山大學圖書館藏海甸野史清鈔本題記三則(367)

永曆紀事卷末題記(367)

孫愷陽先生殉城論卷末題記(367)

孫高陽前後督師略跋卷末題記(367)


東莞袁督師遺事張  江裁纂(369)


甲申北都覆没遺聞  黄巍赫述(395)

附録

國家圖書館藏甲申北都覆没遺聞民國鈔本題識四則(453)

書末陸樹棠題識(453)

書首柳亞子題記三則(453)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