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羯族与后赵史研究
0.00     定价 ¥ 57.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10226842
  • 作      者:
    作者:李圳|责编:贺畅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10-01
收藏
作者简介
李圳,西安邮电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西北民族历史与文化。就职于西安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从事教学工作和中国少数民族史研究。2017年入选西安邮电大学“西邮新星”拔尖人才计划。先后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项、陕西省教育厅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CSSCI检索论文4篇。曾获2012年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17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在教学方面,2018年获陕西省首届高校课堂创新大赛一等奖、西安邮电大学“思政大练兵”一等奖,主持校级教改项目1项、参与省部级以上教改项目2项。
展开
内容介绍
后赵(319-352)是五胡十六国时期,由我国古代民族羯族所创立的北方少数民族割据政权之一。319年,羯族民族领袖石勒在襄国(今河北邢台)自立,称赵王,史称后赵。本书主要就羯族发展轨迹、后赵国的兴衰为线索,展开对后赵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民族认同等内容的研究。
在3世纪以前,作为“匈奴别部”的羯族,一直保持着较为完整的部落组织和传统的西域民族特征。4世纪初,在羯族领袖石勒的率领下,其民族迅速扩张,实现了由西域胡为主体向杂胡为主体的民族转变。石勒乘中原战乱之际,迅速发展壮大,成为中原地区强大势力。由于连年征战、滥用民力导致社会矛盾激化,繁重的徭役,坞壁、流民势力的活跃,周边部族的兴盛是导致后赵灭亡的主要原因。
后赵主要以学习汉魏职官制度为主,同时也保留了以“胡汉分治”为统治方针的“单于台”制度。后赵文化的特点是在儒家文化同佛教文化冲突中,相互交流,多元共生。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羯族经历了由民族认同向文化认同的转变,后赵存在时间虽然短暂,但在十六国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是中国历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展开
目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