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讲好南粤红色故事,挖掘红色文化内涵
《红色广东丛书》全面梳理广东红色文化资源,按照点面结合、时空结合、雅俗结合原则,分为总论、人物、事件、地区、教育五个系列,为广大干部群众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一套权威而通俗的读本
红色党课十讲
《中共广东早期组织的创建》
《中共三大与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
《大革命时期广东工农运动》
《东征南讨与北伐战争》
《工农武装起义与红色政权的建立》
《中央秘密交通线》
《华南抗日纵队的建立与华南敌后战场》
《华侨、港澳同胞支援祖国抗战》
《秘密大营救与护送民主文化人士北上》
《解放广东》
内容简介:
《东征南讨与北伐战争》是《红色广东丛书》中的一种,以两次东征、南征与琼崖的收复、国民政府的成立、北伐战争、工农群众对革命战争的支援为主线,描写了叶挺、林伯渠、周士第、廖乾武等为革命奋不顾身、英勇奋斗的故事,细致讲述了汀泗桥之役、贺胜桥大捷、攻陷武昌、进军江西的战事细节,描写刻画了革命先烈光辉勇武的形象,对于传递革命精神、宣扬红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是开展红色教育的优秀参考读物。
精彩书摘:
平定杨、刘叛乱后,在中国共产党提议和倡导下,广东革命根据地原称为“大元帅府”的革命政府改组为“国民政府”,中华民国第一届国民政府于1925年7月1日在广州成立,史称“广州国民政府”。广州国民政府宣布它的职责是,履行孙中山先生遗嘱,对外废除不平等条约,消灭帝国主义势力;对内开展国民革命运动,消灭军阀势力。国民政府采用委员制取代大元帅府的一长制,汪精卫、胡汉民、廖仲恺、张静江等16人为委员。汪精卫、胡汉民、谭延闿、许崇智、林森为常务委员。汪精卫任国民政府主席,下设财政、军事、外交等部,实现了军政、民政和财政的统一。
广州国民政府以黄埔军校教导团为基础,成立了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周恩来担任第一军的政治部主任。随后,又将湘、滇、粤、闽各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军、第三军、第四军、第五军。程潜领导的攻鄂军与豫军、赣军等部也先后奉调回广东。
革命年代最核心的工作是军事。在广州国民政府时期,军事部并无重要地位。在军事上拥有重要职权的是军事委员会,由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领导。国民政府成立后,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于1925年7月3日决定任命汪精卫、胡汉民、伍朝枢、廖仲恺、朱培德、谭延闿、许崇智、蒋介石为军事委员会委员,汪精卫为军事委员会主席。7月5日,公布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军事委员会受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的领导,军事委员会委员由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选任。军事委员会下设政治训练部、参谋团、海军局、航空局、军需局、秘书厅等机构。
——第二次东征
10月13日,东征军兵临惠州城下。惠州战斗,是第二次东征整个战役中的硬仗,也是此次东征能否取得胜利的关键。惠州分东、西两城,高大坚固,号称“东江天险”“南中国第一险”。东城外有一条8米宽、4米深的城壕,西城三面环水,一面壕沟。西门面临西湖,只有一条窄路通到城脚,窄路的两边都是很深的湖水。北门地形比西门好一点,但也要通过北门桥,由桥下徒涉,才能逼近城垣。城墙外侧都以大石块砌成,城门上设有瞭望塔。惠州是一座易守难攻的战略要塞,在过去历次战争中,从未被攻破过。惠州有一首民谣:“铁链锁孤州,飞鹅水上浮;任凭天下乱,此地永无忧。”人们以此形容惠州“天险”的军事位置。第一次东征时,东征军绕过惠州城,直奔潮汕。当时驻守惠州的杨坤如部曾表示归顺革命政府,但当陈炯明重占东江后又反叛,并修筑防御工事,加紧备战,将城郊的民房和西湖的景物夷为平地,砍光城墙附近的树木,布满竹栅等障碍物,城墙上备足石灰包,架起机枪。晚上,就点燃火把,照亮城外。
陈炯明的全部兵力几乎都集中在惠州地区,企图利用惠州险要进行顽抗,折损革命军兵力以后,再反守为攻,一举歼灭革命军。
10月13日,东征军到达惠州城郊飞鹅岭山脚下,集结待命。飞鹅岭四面环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上午9时,开始攻城,蒋介石亲至飞鹅岭炮兵阵地指挥炮兵射击。随后东征军的野炮、山炮、机枪猛烈射击北门,枪炮声密集,此起彼伏。先发起攻击的第一军攻打的是惠州城北门和西门。战斗前夕,第一军专门组织了敢死队,第三师各团各选士兵150名,第二师第四团挑选士兵200名,共650名,“所有先锋队队员每名犒赏三十元,再先登城者,得头等奖洋一百元”。激战中,攻城部队伤亡惨重。敢死队员在机枪的掩护下向城墙冲去,一个个倒在前进的路上,铺垫出总攻击的血路。到13日下午1时,北门的城楼和城墙已被东征军炮火轰毁多处。下午3时,担负主攻北门的第四团步兵在团长刘尧宸的率领下,先后两次组织进攻,用登城竹梯冲到了城墙脚下。此时,革命军已牺牲300多人,一线军官几乎伤亡殆尽。团长刘尧宸亲自带着四团仅剩的人马,向城墙扑去,可惜此时敌军守城火力仍然强势,刘尧宸团长随后牺牲。刘尧宸重伤倒地后,陈明仁等几名敢死队队员冒着枪林弹雨把他抬了回来。刘尧宸微笑看着他最得意的学生,闭上了眼睛。师长何应钦命四团撤出战斗,主攻任务由第七、八团来接替。第四团三营三连连长陈明仁激动地说:“不,我们不下去!我们要为刘教官报仇!”陈明仁走到何应钦面前,行军礼,手掌在帽檐停留十几秒,他的身后肃立着第四团仅剩的300多名壮士。何应钦为之动容,下令:“我命令,黄埔第四团第一营、第二营,由陈明仁连长代理指挥,原地休整,随时准备参加下次攻城!”陈明仁随即听命转身集结剩余部队。
惠州之战一开始的失利是一个战术问题。这也说明蒋介石缺乏战术知识(他不懂战术,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得很明显),不懂得步兵、炮兵协同作战的原则,只凭主观冲动行事。炮兵营长陈诚也不懂炮兵战术,不向蒋介石提出合理的建议,只知一味盲目地顺从。
当攻城战开始时,苏联顾问曾建议先用炮兵施行重点的面积射击,摧毁敌人设在城墙上的重机关枪阵地并打开一处城墙缺口,给步兵开辟进城之路或者掩护步兵接近城脚,然后实行爬城攻进城去。
但蒋介石拒绝接受苏联顾问的意见,说是没有这么多炮弹,认为想用炮弹去打垮城墙是绝对办不到的,并且举出淡水战役之例来证明他的观点。因此,蒋介石叫陈诚按照攻淡水时的战法使用炮兵,多打城内的目标,尽可能地制压攻城地点城墙上的敌人火力。叛军凭借着坚固的城墙顽固抵抗,蒋介石的部署没有成功。惠州久攻不下,影响了士气,退却的心理也影响了士兵的战斗力。蒋介石心生动摇,这时周恩来坚持说:“不行,改变战术才能克敌制胜,否则,前功尽弃。”蒋介石经过了重大牺牲、惨痛教训,才重新考虑周恩来与苏联顾问的建议,改变了炮兵的使用方法,下达了以下命令:
1.各攻城部队,务于本日(13日)12时到达距城最近之地;攻北门部队,须先到北门小桥(今拱北桥)之北岸。
2.每连携带竹梯六架,每架用六至十人。
3.各连之竹梯于攻击开始前,须排成疏开队形。
4.午后3时全线务必在炮火骤停,同时前进,不许稍后。
5.炮兵应于下午2时开始猛击北门。
6.第一线与第二线距离,务宜缩小。
7.攻入北门后,第一团须向城之北半部搜索前进,第三团须向城之南半部搜索前进。
对于攻城的炮兵,早在前一天晚上,陈诚在炮兵营外抓住了一名可疑人员,经讯问,得知是敌军侦察人员,陈诚遂以酒饭招待,晓以大义,劝其戴罪立功,终使该员弃暗投明,提供了位于北门城楼旁边小棚的机枪阵地位置。这一机枪阵地利用城楼掩蔽,既不易被发现,更不易被击中,所以白天部队久攻不克。到14日12时,陈诚根据敌军侦察人员提供的情报,将全连火炮推至离城四五百米处,瞄准敌人城楼旁的隐蔽机枪阵地。
惠州城被攻陷的朝京门
14日下午2时,炮兵集中火力射击北门,果然摧毁了重机枪阵地,并且打开了一处城墙缺口。革命军终于能接近城墙,爬城,占领城墙阵地,向城内射击,并从被打开的口冲进城去扩大战果。共产党员陈赓在担负攻城任务的第四团当连长,首先率领部队攻上城头。敌人子弹打中他的右脚,他忍着伤痛继续冲杀。浴血奋战到第二天傍晚,终于全歼陈炯明精锐的守城部队。蒋介石看中作战勇敢的
陈赓,后来下令调他的连队到总指挥部担负警卫任务。攻城部队冲进城后,紧接着就命令总预备队派一个团迅速入城,经过剧烈的巷战,才把城内敌军全部歼灭。因为惠州城四面被包围,敌人除死伤以外全部被俘,他们无法逃跑。10月14日下午4时,东征军完全攻克陈炯明的老巢惠州。前文所提的陈明仁成为第一个登上城墙的勇士。战役结束的第三天,全体官兵集合召开庆功大会。蒋介石亲发口令,三次吹号向陈明仁致敬,还亲自带头呼口号:“向陈明仁看齐!”南京军事博物馆有一幅大型的油画,既画了陈明仁率先登城的场面,也画了蒋介石临阵督战的情景。此次战役最终以死伤400多人的代价攻陷惠州,结束了惠州自建城以来未曾被攻破的历史。10月16日,入城的革命军在惠州第一公园举行追悼大会。周恩来在演讲时指出:“今天是我们很悲痛的日子。我们的悲痛拿什么来安慰?我们只有努力继续已死同志未做的工作,才是我们最后的成功。”同时他指出,廖仲恺是惠州人,很早就认识到惠州的重要战略地位,夺取惠州是廖仲恺的心愿,“我们现在已把惠州攻下了,庶可以慰廖先生在天之灵,我们也可改惠州为仲恺城”。追悼会后,周恩来将跟随他负责宣传工作的肖隽英留在惠州负责开展工农群众运动,周恩来对他说:“惠州是个战略要地,需要发展我们党的组织和开展工农群众运动,你是客家人,语言能与当地群众相通,留下你在这里开展工作较为适合,以后广东区委将会派人与你联系和指导工作。”这样就开创了中国共产党在惠州活动的历史。
——惠州之战
目录:
一、合作
(一)护法沉思
(二)改组政党
(三)中共建党
(四)北伐梦碎
(五)联俄联共
(六)中共三大
(七)国共携手
(八)共创局面
二、北上
(一)北京政变
(二)曲折之路
(三)孙张会谈
(四)弥留之际
(五)革命遗愿
三、第一次东征
(一)革命中心
(二)进攻广州
(三)讨伐叛军
(四)东进淡水
(五)淡水之战
(六)智取海丰
(七)棉湖之战
(八)勇夺华城
四、第二次东征
(一)改组政府
(二)卷土重来
(三)再次出征
(四)惠州之战
(五)横扫溃军
五、南讨
(一)八属联军
(二)负隅顽抗
(三)扫平南路
(四)渡海攻琼
六、北伐
(一)酝酿准备
(二)两湖战场
(三)进占赣闽
(四)会攻南京
(五)宁汉分裂
(六)二次北伐
(七)革命镜鉴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