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地缘视角下的西欧史/政党外交论丛
0.00     定价 ¥ 7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9505011
  • 作      者:
    作者:陈会颖|责编:艾薇薇|总主编:申险峰
  • 出 版 社 :
    时事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8-01
收藏
作者简介
陈会颖,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政党外交学院副教授,长期从事国际关系的教学与研究,研究方向为国际关系史、文化与国际关系。主要著作有《大国崛起的文化解读》《文化视域中的国际关系》《法国外交的文化阐释》;译著有《文明的脚步》、《全球文明史》(合译)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地中海是欧洲文明的摇篮,西欧文明的演进便是以地中海域为中心扩展,西欧各国城市的发展与国家的兴衰都与海洋有着密切的关系。基于此,本书从地缘空间的视角去审视西欧各个国家的形成历史和发展道路,以及地缘因素导致的国家关系之间的演变,探索其中的规律,这对于世界历史和国际政治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
精彩书摘

二、与大陆的长期纠葛
不列颠群岛延续了大陆的构造与地形,分享了大陆西海岸的温带海洋气候,也接受了来自大陆的统治者和文明的熏陶,这些联系都使得岛上居民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并未充分意识到自己岛民身份的独特性。相反,他们的目光是倾向于欧陆的,将自身与欧洲大陆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尤其是当来自大陆的法国诺曼底公爵跨海峡征服不列颠群岛,使诺曼底和英格兰这两个曾经各自独立的实体,变成了一个跨海峡的单一政治单位,不仅共拥一个王朝,而且共有一个诺曼底-盎格鲁贵族阶层。直到13世纪初,英格兰与诺曼底的历史都交汇在一起。
但由于地理上的海峡之隔,英格兰与诺曼底又常常因为人为的纷争而被分裂开来,而每当分裂局面出现,王朝就会陷于内乱和动荡。威廉一世去世后,他的儿子们就陷入纷争。次子威廉·鲁夫斯继承王位,称威廉二世(1087—1100年)。长子罗伯特则在海峡对岸的诺曼底成为公爵,并在法王的支持下试图把诺曼底从英格兰王国分离出去。威廉二世去世后,其弟亨利成为新任国王,称亨利一世(1100—1135年)。亨利一世在位35年,不停奔波于英格兰和诺曼底之间,维护了英格兰较长时期的稳定局面。但在亨利一世死后的继承人问题上又出现纷争。王位虽然由威廉一世的外孙、法兰西伐洛瓦的史蒂芬(1135—1154年)合法继承,但史蒂芬无视王国的跨海峡性,他对诺曼底的忽略引起了一些大贵族的不满。1138年,亨利一世的女儿玛蒂尔达凭借其丈夫、法国大贵族安茹伯爵的支持,联合一部分贵族开始争夺王位,英格兰再次陷入混乱局面。1153年,玛蒂尔达与安茹伯爵的儿子亨利以诺曼底为跳板进攻英格兰。次年,双方达成协议,亨利成为王位继承人。1154年12月,亨利正式继位,称亨利二世(1154—1189年),安茹王朝也称“金雀花王朝”,因亨利二世的父亲安茹和曼恩公爵杰弗里喜欢在头盔上插戴金雀花而得名。建立。
亨利二世作为英国国王除了英格兰的领土,还从父亲那里继承了安茹、曼恩、布列塔尼等领地,从母亲那里继承了诺曼底公国,又通过联姻拥有了阿奎坦、波瓦图和加斯科尼等地,整个法兰西有一半处在他的统治之下。这一跨海峡的帝国,疆域从英格兰一直延伸到大陆南端的比利牛斯山脉。尽管身为英格兰君主,但亨利二世的统治中心始终在大陆,在他的出生地——安茹伯爵领地。这一方面是因为与大陆相比,当时的英格兰在社会生活和文化方面还多少有点穷乡僻壤的味道,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大陆领地的庞大和在帝国领土中的重要地位。与之相较,英格兰不过是帝国的一个行省而已。不过凭借着个人的能力,通过不断往返于海峡两岸的各分散领地之间,以巡游的统治方式,亨利二世维持了帝国的统一和稳定。
自诺曼底征服后,英格兰的国王同时是法国领地的领主,这双重身份也带来了英法两国关系的变化。此前英王与法王的关系是平等的,但此后英王成为法王的臣属。英法纠葛从此开始。尤其安茹王朝开始后,法国近一半的领土都成为英王的领地,势力大增的英王不愿久居人下,日益感到威胁的法王则开始介入和干涉英格兰的内部事务,利用各种机会剥夺英王的大陆领地。
1173年,亨利二世的四个儿子在法王路易七世的支持下,在诺曼底、布列塔尼等地起兵反叛,后被镇压。1188年,亨利二世的次子理查德与法王菲利普·奥古斯塔斯结盟并向法王宣誓效忠,以此换取法王支持其争夺王位继承权。1189年亨利二世去世,理查德成功继承了王位,称“狮心王理查德” (1189—1199年)。理查德获得了安茹王朝的全部领土,使得这个跨海峡的大帝国避免了分裂。
1190年夏,趁理查德参加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之机,其弟弟、亨利二世的小儿子约翰在国内叛乱。得到消息的理查德迅速班师回国,却不幸落入德意志国王亨利六世手中,被囚禁一年有余。法王趁机占领了安茹王朝在大陆的一些领地,包括诺曼底公国。1194年,理查德被赎回后,不惜重金招募了一支雇佣兵,并利用这支军队从法王手中重新夺回了被占去的领土。
1199年狮心王理查德去世后,因王位继承问题纷争再起。按照继承顺序,王位应归于亨利二世的三子杰弗里的儿子、年幼的布列塔尼公爵亚瑟。亚瑟也得到了法王的支持。但英格兰和诺曼底的贵族们更倾向于亨利二世的小儿子、阿奎坦公爵约翰。1199年4月,约翰自封为“诺曼底公爵”。5月,约翰又抢先在伦敦加冕为英格兰国王。8月,约翰与昂古莱姆的女继承人结婚并随即以妻子名义要求获得在大陆的新领土。法王趁机支持亚瑟与约翰开战。结果亚瑟在战争中被杀身亡,法王则借口约翰拒绝出席法国王室法庭受审,违反附庸义务,宣布剥夺英王在法国大陆的领地,并在其后几年中陆续派兵占领了诺曼底、曼恩、安茹和布列塔尼等地,约翰则逃往英格兰避难。此时他在法国的领地就只剩下了阿奎坦公国,因此在历史上被称为“失地王约翰”。
不甘心失败的约翰一心想收复大陆失地。1206年远征法国西南部的加斯科尼、1214年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等结成的反法政治军事同盟都遭遇失败。不断的扩军备战和横征暴敛还引起了贵族的不满和反叛。反叛者得到了法王菲利普的支持,经过近半年的斗争,1215年6月,约翰被迫在贵族们起草的《大宪章》上签字,对于封臣的权利予以了全面承认。《大宪章》是大贵族为保护其财产和生命权利而制定的,是英国宪法政治发展的一个起点。此后一直作为国王应该遵守法律的象征而存在着,成为英国有限君主制传统的永久见证。
失地王约翰去世后,他的儿子继位,即亨利三世(1216—1272年)。亨利三世统治时期,其先祖在大陆领有的广大领地只剩下法国西南部的加斯科尼一处了。也就是说,安茹王朝初期英格兰只是跨海峡的安茹帝国广大疆域中一部分的状况,早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的英格兰已成为安茹王朝无可争议的统治中心,由于大陆领地的丧失,英格兰王国政治的岛国特性越来越明显了。但与此同时,国王们的民族独立意识也在不断增长。
亨利三世之后的英王爱德华一世(1272—1307年)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因为对威尔士和苏格兰的征服而获得“威尔士的征服者”“苏格兰的锤子”及“英格兰的查士丁尼”等荣誉称号。他不但致力于不列颠群岛的统一,还坚决维护英格兰在大陆的最后一块领地,不愿见到法国王权在加斯科尼的影响。但对于法国国王来说,英国国王是他的封臣,加强对加斯科尼的控制又是其利益所在和王权的象征。于是,围绕着加斯科尼问题的争端就不可避免。1293年,法王借口加斯科尼与诺曼底的船只之间的冲突而出兵占领了加斯科尼。英王爱德华一世决定捍卫自己的利益,于1297年带兵亲征,最终以法王封臣的身份收复了加斯科尼。这一结果为半个世纪后的英法百年战争埋下了伏笔。
英法百年战争的直接导火线是法国的王位继承问题。1314年,法王菲利普四世去世。之后他的三个儿子先后继承了王位。直到1328年,最后一个儿子查理四世去世,无男性继承人。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1327—1377年)以菲利普四世外孙的资格要求继承权,遭到拒绝。法兰西贵族拥立了查理四世的旁系堂弟、伐洛瓦家族的菲利普继承王位,是为菲利普六世(1328—1350年)。当时爱德华三世也刚登基不久且年纪尚幼,为保有在法国的领地而向菲利普六世行了臣服礼。但随着自身在国内统治地位的稳固,英王爱德华三世继续提出对法国王位的要求,英法百年战争爆发。
1337年5月,菲利普六世借口英王允许法王的仇敌避居英国,下令没收英王在法国的最后一块封地。10月,英王爱德华三世则公开宣布他应该拥有法兰西王位,英法海战于是爆发。英法两国统治王朝之间为争夺领地而展开的斗争,是这场战争的深层次原因。对于法国统治者来讲,只要英王在法国境内占有领地,就会影响法国的政治统一,因此下决心要把英国人彻底赶出大陆。但对于英国统治者来说,绝不甘心丧失在大陆的领地,而且只要其在法国的领地还没有被完全剥夺,就仍抱有在法国乃至在欧洲大陆的更大范围扩张势力的野心。
从1337年到1453年,这场战争时断时续地进行了上百年。战事不仅限于两国之间,低地国家、伊比利亚半岛的卡斯蒂利亚、葡萄牙、苏格兰、爱尔兰等出于各自的利益也都卷入其中。战争的第一阶段,英国取得了胜利。1360年的《布勒丁尼和约》不但扩大了英王在法国西南部的领地,还确认了法国北部包括加来港在内的一些地区为英国所据有。此外,法国还需交出50万镑的巨额赎金以赎回被俘的国王。
1415年8月,英王亨利五世与法国联姻的要求遭到拒绝后,战事再起。法国由于内部的分裂而在战争中不断失利,1419年被迫再次接受《特鲁瓦和约》。和约废除了法国太子的继承权,规定英法联姻,法王查理六世死后由英王亨利五世继位,两国联合共戴一君。和约签订仅三年后,亨利五世与查理六世先后去世。根据和约,亨利五世与法国公主年仅十个月的儿子成为英法两国共同的国王,是为亨利六世(1422—1461年)。但法国王太子查理拒不接受,自行宣布继承法国王位,称查理七世。
战争的最后阶段,法国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法王查理七世在广大人民的支持下不断收复失地。1436年把英国人逐出了巴黎;1450年,英国人又被赶出了诺曼底;1453年,英国军队被迫撤出了加斯科尼。除了北部的加来港,英王的势力被彻底赶出了法兰西。至此,百年战争结束。
三、岛国意识的觉醒
在不列……

展开
目录
目录


第一章英国()
一、入侵者的大熔炉()
二、与大陆的长期纠葛()
三、岛国意识的觉醒()
四、海洋霸权的确立()
五、“大陆均势政策”()

第二章法国()
一、罗马的高卢行省()
二、法兰克人的国家()
三、突破哈布斯堡围困()
四、追求“天然疆界”()
五、陆海复合的地缘局限()

第三章西班牙()
一、不断涌入的早期移民()
二、罗马的征服与统治()
三、征服与再征服运动()
四、哈布斯堡王朝的建立()
五、连续不断的对外战争()
第四章德国()
一、“中央之国”的建立()
二、东征南伐的扩张之路()
三、城市同盟的黄金时代()
四、三十年战争策源地()
五、从王朝战争到“大陆政策”()

第五章意大利()
一、罗马的崛起与扩张()
二、四分五裂的政治格局()
三、城市国家的繁荣()
四、文艺复兴的摇篮()
五、从分裂走向统一()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