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干研究第2辑》:
(一)地理因素
从地理结构看,巴尔干有四大自然地理特征需要特别加以强调。一是其封闭性特征。巴尔干地区北面是高耸险峻的阿尔卑斯山,东北面则有西喀尔巴阡山和东喀尔巴阡山;其西、南、东三面环海,其中西面是亚得里亚海,南面是爱琴海,东面是黑海。
二是以山地为主。除受阿尔卑斯山、东喀尔巴阡山余脉影响外,巴尔干内部还横卧有巴尔干山脉和南喀尔巴阡山等大山,整个地区以山地为主,又有多瑙河及其众多支流顺陡峭的山谷流淌并覆盖半岛。在崇山峻岭及众多山间急流的分割作用下,巴尔干地区地形破碎零散,缺少大平原,土地相对贫瘠,交通不便,不适合大规模发展农业和工业。除罗马尼亚后来发现有一定的石油储藏外,总体而言之,巴尔干的矿产资源相对有限。
三是地处欧亚十字路口,有欧亚通道的特征。巴尔干虽然三面环海,但分别从西、南、东三面与欧洲的亚平宁半岛、亚洲的安纳托利亚高原、东边的俄罗斯及高加索地区隔海相望。而这些海域不算宽阔险恶,即使在古代也能以舟楫通行,如古希腊人就曾长期在爱琴海上望岛行舟,以小舟在爱琴海的欧洲海岸与亚洲海岸之间自由航行。巴尔干与亚洲之间仅隔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一望之地,古代波斯帝国远征希腊,也曾轻松地跨越海峡进入巴尔干半岛,而现在更有现代化的大桥跨越黑海海峡,沟通欧亚陆地。此外,巴尔干与“濒海欧洲”之间也可通过阿尔卑斯山和东喀尔巴阡山的一些隘口、谷地建立联系。在巴尔千周边,自古就帝国林立,如古代的波斯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法兰克王国、神圣罗马帝国等,近代其周边尤其有奥斯曼帝国、奥匈帝国、俄罗斯帝国等。这样一来,巴尔干就成为帝国间相互征战的战场和通道。通过这些征战,不同宗教文化背景的帝国,都或多或少在巴尔干留下了帝国的印记以及民族、宗教和文化遗产。
四是因与所谓“濒海欧洲”隔着高大险峻的阿尔卑斯山和喀尔巴阡山,巴尔干与“濒海欧洲”之间的历史关联性长期若有若无,二者在民族、宗教、文化上差异很大。
正因为存在上述四大地理特征,索尔·科恩在对欧洲进行地理特征分析时,才认为“濒海欧洲”终止于维也纳、布拉格和布达佩斯一线。而这条线以东的巴尔干地区则被他认定具有“大陆性”特征,是欧洲的边缘,甚至与欧洲不属于同一地理单元。
(二)经济因素
从经济因素看,巴尔干地区与“濒海欧洲”的差异也很大,而最大、最根本的差异是巴尔干的发展水平与“濒海欧洲”相比几乎相差整整一个世代。
如前所述,巴尔干以山地为主,境内山脉纵横,河流大都短促湍急,对地形的切割作用大,难以形成大面积平川。因此,这里缺少西欧那样大的农牧业生产区,更没有东欧平原那样的大农场、大牧场。而农牧业产量长期不高、剩余不多,也导致巴尔干的商品化程度不高,国际贸易不发达,经济长期以自给自足为主。同时,巴尔干各国也缺少丰富的矿产资源,加之内外交通并不发达,又阻碍了其发展工矿业。因此,较之欧洲其余部分,长期以来巴尔干地区的工业化程度较低,甚至低于波兰等东欧国家。
根据法国地理政治学家阿·德芒戎提供的数据,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巴尔干居民以农为生的人口比例如下:保加利亚为79%,罗马尼亚为78%,南斯拉夫为76%,而非巴尔干国家的波兰则为64%;在出口产品的比例中,保加利亚、南斯拉夫的农产品占比为80%-85%,罗马尼亚为60%-65%,而不属于巴尔干国家的波兰则为50%-60%。从人均汽车保有量来看,当时巴尔干国家与欧洲主流国家的发展水平也存在差距: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在最发达的西欧国家中,英、法等国每二三十人拥有一辆汽车,比、荷等国每六七十人拥有一辆汽车;而巴尔干国家中,罗马尼亚每800人拥有一辆汽车,南斯拉夫每1150人拥有一辆汽车。
巴尔干之所以发展落后,除了其自然资源禀赋不足外,也与其一次次地错失欧洲的发展机遇有关。导致巴尔干错失欧洲发展机遇的根源,既与地理因素有关,也与民族、宗教、文化因素有关。17-18世纪欧洲开始工业革命时,巴尔干还处在落后的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之下,没能搭上工业革命的顺风车。到了19世纪后半叶,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的统治虽然退潮,但替代者奥匈帝国却是欧洲最落后、最腐朽、最奄奄一息的帝国,不可能给巴尔干带来现代气息和发展机遇,当时的巴尔干不过是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这四大帝国“直接统治的领土或拥有宗主权的藩属”。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通过巴黎和会签署了一系列和约,包括对德的《凡尔赛和约》、对奥的《圣日耳曼条约》、对匈的《特里亚农条约》、对保的《纳伊条约》、对土的《色佛尔条约》等。在肢解奥匈帝国的前提下,大国们胡乱划分巴尔干的政治地图,重新“构建”了匈牙利、“大罗马尼亚”“大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希腊、阿尔巴尼亚等新的巴尔干国家,其结果是加剧了巴尔干的地缘政治乱局,进一步破坏了巴尔干经济发展的地缘政治条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向西欧国家提供了高达120多亿美元的经济援助,就连作为二战罪魁祸首的联邦德国也得到了巨额援助,其中“赠与形式”的援助就高达15亿美元。而巴尔干国家虽然在二战期间遭受严重破坏,亟待援助,却因是苏联阵营国家以及因其斯拉夫人国家和东正教与伊斯兰教的背景,而未能得到马歇尔计划的眷顾。虽然苏联有如“莫洛托夫计划”这样与“马歇尔计划”对抗的方案,同期对巴尔干国家也给予了一定的援助,但因政治关系和地缘政治关系的影响,苏联对巴尔干国家的援助规模远不及其对民主德国、波兰等国的援助。其结果是,巴尔干国家再次错失机遇,未能搭上二战后科技革命的“快车”,又一次拉大了与“濒海欧洲”的发展差距。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