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战败者(德军将领眼中的二战决策内幕)
0.00     定价 ¥ 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214261700
  • 作      者:
    作者:(英)李德·哈特|责编:张延安|译者:刘冬
  • 出 版 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10-01
收藏
作者简介

李德·哈特,英国军事战略家、史学家。

曾任英国陆军上尉、英国陆军部长顾问等职务。

他提出了“间接路线”“大战略”等军事理论,倡导闪击战和机械化战争,对一战后重建中的德国国防军产生了极大影响。

战后,美国、以色列、澳大利亚等国均将他的理论引为战略指导思想。


展开
内容介绍

《战败者:德军将领眼中的二战决策内幕》从二战德军将领视角出发,结合作者在纽伦堡审批期间获得的第一手审讯记录和德军高层亲历者的回忆,对自纳粹上台到垮台期间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二战德军做出的重大决策得失进行全面复盘思考,同时结合作者独到的军事理论思想对各大战役进行批判研究,不仅是一部珍贵的二战史学经典,更是一部军事战略理论经典。

展开
精彩书摘

更改防御策略

1943 年,由于资源有限,德军不得不一再修改防御策略,以应对可能的登陆作战。法国原本被当作部队的“疗养院”,在东线打的精疲力竭的部队被调到这里进行休整和重建。对于这样的做法,布鲁门特里特说:“到1943 年,法国曾有50 到60 个师,不断有东线上损兵折将的师被撤回法国轮换休整。这种频繁轮换对海岸防御体系的稳定性十分有害,因此,我们成立了长期性的海防部队,以一个专门的组织来管理这个特殊的战区。这个组织的优点是能确保每支部队对防守的区域足够熟悉,而且让西线有限的武器装备得到了有效的利用。但它也有不可避免的弱点,比如官兵年龄结构偏大,装备也比一线主力部队要差。他们装备了不少缴获的法国、波兰和南斯拉夫的武器,这些武器弹药规格各不相同,在紧要关头他们的物资更容易耗尽。这里的师往往只有两个步兵团,两个炮兵连,共24 门大炮。一个中型炮兵连有12 门大炮,大炮需要用马车运输,机动性极差。“除了这些海防师,还有海岸炮兵。但无论海军还是陆军,都归海军司令部指挥——他们总是和陆军司令部意见不一。”

年底,隆美尔来到西线视察后,又出现了新的复杂情况。此前,他曾短暂指挥意大利北部的德军;11 月,他被希特勒委派,去视察并改善从丹麦到西班牙边境的海防。圣诞节前夕,他结束了丹麦之行,搬到了法国,那里正由伦德施泰特统辖。作为希特勒特别委派的将领,他和伦德施泰特的关系没有任何精确的界定,两人很快就发生了争执,而两人相悖的观点更让他们的矛盾不断加剧。

布鲁门特里特评论说:“不久,军队就弄不明白他们到底是归伦德施泰特还是隆美尔指挥了。隆美尔希望他关于海岸防御的想法能够得到贯彻,为了解决问题,伦德施泰特建议隆美尔接管英吉利海峡沿线最重要的前线地区——从荷德边境到卢瓦尔,而从卢瓦尔到阿尔卑斯山的南部前线将委托给布拉斯科维茨,两人均隶属于伦德施泰特。隆美尔的B 集团军群驻扎在荷兰,其中第15 集团军防守荷兰到塞纳河一线,第7 集团军防守塞纳河到卢瓦尔河一线;布拉斯科维茨的G 集团军群的第1 集团军负责比斯开湾和比利牛斯山脉,第19 集团军负责地中海沿岸。”

据隆美尔的幕僚所言,这个提议出自他之手:“这是迅速将其想法付诸实施的唯一途径”。无论如何,这一安排在隆美尔到达后大约一个月内就得到了批准,并缓解了当时的局势——尽管伦德施泰特和隆美尔的观点分歧并没有得到真正解决。

此外,新的安排还产生了新的内部争议。所有装甲部队都归盖尔·冯·施韦彭堡指挥,当时他刚刚被任命为“西线装甲集群”的指挥官,他自然希望把部队全部纳入他的指挥之下。重新部署不仅削弱了他的权威,还引起了不同战术观念之间的冲突。隆美尔赞成将装甲师分散部署,而这与装甲战的早期领军人物盖尔的基本理念相悖。古德里安也支持盖尔,那时他正担任装甲部队的总监。隆美尔虽然认同集中兵力的原则,但他认为此时的形势,尤其是盟军掌握制空权的现实迫使他在实践中修正这些原则。

装甲战专家之间的这种观点冲突使伦德施泰特陷入了两难境地。直觉上,他倾向于盖尔和古德里安所坚持的原则;但在具体的战术方针上,他也必须承认,隆美尔是根据与盟军作战的经验说话的,他们拥有极大的空中优势,而盖尔和古德里安只有东线的经验,在那里,空军并没有起到多大作用。虽然大多数关于冲突的记载都把它描绘成伦德施泰特和隆美尔之间的矛盾,但在具体的方针上,隆美尔和得到古德里安支持的盖尔的分歧更为严重,伦德施泰特不过是一个仲裁者——还要受希特勒以及战况的制约。

在跟我谈到隆美尔时,伦德施泰特说:“他英勇无畏,善于指挥小型战斗,但他不是真正的帅才。”( 这种观点虽然在高级将领中普遍存在,但我也发现,在隆美尔手下作战的大多数指挥官,以及先后担任他参谋长的精明强干的总参谋部军官都十分反对这种观点。) 不过他并不质疑隆美尔的忠诚:“当我下达命令时,隆美尔总是无条件地服从。”

此外,那些并不赞同部署计划的人,开始抱怨伦德施泰特,批评他明明有着不同的意见,而隆美尔的观点又会严重影响到他的决策时,他却迟迟不愿推翻隆美尔的观点。有人认为,伦德施泰特太过谨慎,不愿意干涉他认为下属应有的正当职责。盖尔则更直截了当地说:“伦德施泰特太软弱,不能坚持自己的观点。在各种观点的冲突中,他总是保持中立。因此,一旦出现争议,我们很难从他那里得到明确的决定。我们坐在一艘没有舵手的船上,随波逐流。”盖尔还说:“伦德施泰特是一位绅士,聪明而理智,但他也是我一生中在军界见过的最懒惰的军人。他讨厌我‘无事生非’的性格,到1944 年,他已经是垂垂老矣。他的身体不健康,心理上又不甘心毫无成就,作为指挥难免会显得慵懒。”

盖尔的这些叙述,实际上可能低估了伦德施泰特受隆美尔据理力争影响的程度。隆美尔的参谋长斯佩德尔将军告诉我,伦德施泰特后来同意了隆美尔的观点,盖尔也承认这一点,不过他只是将这看成是伦德施泰特缺乏“为他自己所坚信的信念而斗争”的意志的证据。纵观所有的记录,可以看出,伦德施泰特已经身心俱疲,还受不少烦恼困扰。这种状态可以解释不少问题。但是,一个已经如此精疲力竭的老人,还能保持着那么多为他服务的人的尊敬,让他们承认他是不可替代的,这显然表明他具有一种特殊的人格魅力。战争结束后,他沦为战俘,此时他的这种人格魅力却又更加强烈地闪耀起来,并让他以一种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方式经受住了考验。

在这里,我想说明的是,随着我与伦德施泰特的往来越来越多,他给我留下的印象越好,很多事情都能直接或者间接证明这一点。他资历不浅,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他的德高望重;但哪怕是与他一同被囚禁的人,也都能与他产生深厚感情。他的思想十分正统,且不仅表现军事领域。他机敏干练,心细如发,这让他显得如此卓越。他的外表威严肃穆,但却经常露出微笑,他的幽默感更让他不会让人感到难以接近。一次,我们和他一起走回狭窄的囚室,穿过布满铁丝网的大门,进入里面的院子,来到前门。我示意他先进去,他却笑着做手势说:“哦,不,这可是我的居所。”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 希特勒的将领们

第一章 自我毁灭式分裂 / 002

第二章 塞克特锻造的德军体系 / 009

第三章 布隆伯格和弗里奇时代 / 019

第四章 布劳希奇—哈尔德时代 / 031

第五章 古德里安——初期胜利的缔造者 / 045

第六章 “太阳下的战士”——隆美尔 / 059

第七章 阴影下的军人 / 069

第八章 “老卫兵”——伦德施泰特 / 086

第二部分 战争前的初步行动

第九章 希特勒的崛起 / 094

第十章 装甲部队雄起 / 102

第三部分 德军将领眼中的战争

第十一章 希特勒如何击溃法国、拯救英国 / 122

第十二章 敦刻尔克的“暂停进军” / 169

第十三章 法国战役的终结和德军首次败北 / 184

第十四章 地中海战役的失败 / 210

第十五章 希特勒入侵苏联 / 224

第十六章 兵败莫斯科的原因 / 237

第十七章 兵败高加索和斯大林格勒 / 262

第十八章 兵败斯大林格勒之后 / 289

第十九章 苏联红军 / 301

第二十章 盟军进攻意大利 / 312

第二十一章 诺曼底失守 / 351

第二十二章 西线指挥部视角中的刺杀希特勒密谋 / 394

第二十三章 希特勒孤注一掷——第二次阿登战役 / 408

第二十四章 希特勒——一位年轻将领的见解 / 429

结论 / 433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