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将理论与具体语例相结合,通过分析晋语构词与音系之间的互动模式,提出参数化的理论模型,以提醒学界关注汉语中复杂的构词-音系交互现象,能够为词库音系理论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汉语构词音系的研究现状
第二节 晋语之于构词-音系接口研究的价值
第三节 关于晋语构词与音系交互的理论问题
第二章 形态与音系交互关系的理论研究
第一节 生成语言学之词库研究
第二节 标准词库音系学框架内的汉语词库研究
第三节 形态与音系互动的两种分析方法
一、词库音系学:层面排序假设
二、关注结构表达的分析方法
三、语段理论
四、词根层面与词层面的区分——从SPE到词内语段理论
第四节 词基驱动的构词与音系交互模式
一、词基驱动的词库分层假设和词内语段理论
二、修正后的词基驱动的词库分层模式
三、语段的循环拼出与模块化的PIC理论
四、音系模块的再调整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晋语区方言构词特点
第一节 词库内词汇的分类
第二节 词库内构词操作的分类
一、词基的形态范畴
二、语义的组合性和音系变化的可预测性
第三节 双重表现的词缀
第四节 构词操作之间的馈给关系
第五节 重叠构词的实质
一、重叠作为特殊的加缀法
二、重叠作为特殊的复合法
三、晋语中的重叠构词
第六节 双音节复合词的结构类型与音系形式
……
第四章 辉县盘上话构词与音系的交互模式
第五章 平遥话构词与音系的交互模式
第六章 神木话构词与音系的交互模式
第七章 总结
译名对照表
图表目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