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汉语论元实现的可变性
0.00     定价 ¥ 10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690449
  • 作      者:
    作者:杨大然|责编:王丹//张翠霞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8-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以句法-语义接口关系为研究切入点,站在更为宏观的角度审视汉语论元实现可变性所反映出的词汇语义与句法结构的关系问题。在横向比较句法-语义接口关系研究中各种理论方法的基础上,本书优选生成性建构主义作为理论框架,同时取最简方案框架休系内的一致操作和语段推导思想,并借鉴分布式形态学的构词理念,尝试建立一个基于特征一致操作的融事件结构和句法结构于一体的理论模型,系统凝练出影响和制约动词论元实现可变性的关键性因素,并应用已建立的事件句法模型对汉语七类典型句式的生成机制进行深入解释,揭示了论元实现变化的内在根源,实现了对汉语论元实现可变性的描写充分和解释充分。 本书可供汉语语法研究、形式句法理论和语言类型学方向的研究生和教师参考阅读。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章 绪论
  动词和名词是人类语言中两个最基本的语法范畴。就两者的关系而言,一般认为是前者支配后者。纵观语言学理论的研究历史,对于动词的研究始终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动词中心说”也成为一种主流理论,为众多学者所接受。Chafe(1970:64)很早曾指出:“在句子的意义模式中,动词占据着核心地位,起着句子中心组织者的作用。”在汉语界,不少前辈时贤也将动词研究作为汉语研究的首要问题,如吕叔湘(1987a:1)指出:“ 动词是句子的中心、核心、重心,别的成分都跟它挂钩,被它吸住。”吴为章(1994:18)在深刻阐述“动词中心说”对汉语语法研究深远影响的基础上论证了“动词中心”是一种“普世语法现象”。前人将动词确立为句子中心的主要依据是动词对于句中的名词性成分起着支配作用:在语义上,动词作为述谓结构的核心制约着其他名词性成分的数量和语义性质;在句法上,动词决定着其他名词性成分在句法结构中的投射位置。胡建华(2010:15;2013:3)曾提出,动词与名词的差异之一在于前者是“病毒”携带者,具有潜在的“传染性”,这里的“病毒”就是动词的题元特征或论元结构信息,它需要找到合适的“宿主”(即名词成分)进行特征释放,造句实际上就是“动词所携带的病毒进入句法结构后进行病毒扩散的结果”。因此可以说,对动词语义和句法属性研究的核心就是动词的论元实现(argument realization)问题,即一个句子中动词可以支配的名词性成分的数量、语义性质和句法位置,或者说一个动词究竟携带什么类型的“病毒”,其“传染性”有多强。
  早期的生成语法理论也推崇“动词中心论”思想,主张动词在句法构建中占据主导性地位。对于动词论元实现的研究,Chomsky本人主张采取“词汇主义”(lexicalism)方法,即从探索词库内动词的语义性质入手,提出将动词的论元结构作为词汇语义和句法结构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认为从词汇语义衍生出的论元结构决定着句法结构的构建以及论元成分的句法实现。由于动词的词汇语义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早期的大部分研究都将目光聚焦于动词在论元实现上的规律性。论元实现的规律性主要体现为动词所支配名词的数量和性质较为稳定,这种稳定性也成为早期划分动词类别的主要依据。动词从不同的维度上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按照句法功能,动词可分为不及物动词、及物动词和双及物动词等句法类别;而按照语义功能,动词可分为一价动词、二价动词和三价动词等语义类别。而生成语法理论则主要依据论元结构内动词所支配的题元角色数量来进行分类,将动词分为一元动词、二元动词和三元动词三个类别。这样的分类更像是从语义和句法的接口角度来进行分类。一元动词只带一个必有论元,如英语动词run和arrive,汉语动词“哭”和“跑”;而二元和三元动词带两个或两个以上必有论元,如英语动词hit和give,汉语动词“打”和“给”。应该说,这样划分的优点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可以适用于绝大多数的自然语言。然而,随着对动词性质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逐渐认识到这样静态性的类别划分过于笼统,是粗颗粒的,既无法准确刻画同一类别内部的不同动词在句法表现上的差异,也无法准确捕捉单一动词在句法性质上所呈现的跨类表现。例如,Fillmore(1970:123-124)很早就发现,同为及物动词的break和hit在论元实现上存在很大差异,一个重要表现是前者可以进行所谓“致使性交替”(causative alternation),而后者不允许这样的结构转换。例如:
  (1)a. John broke the stick (with a rock).(引自Fillmore,1970:123)
  a’. The stick broke.(引自Fillmore,1970:123)
  b. John hit the tree (with a rock).(引自Fillmore,1970:124)
  b’. *The tree hit.(引自Fillmore,1970:124)
  在后来的研究中,学者们发现,动词句法性质的不稳定不仅表现于同一类别中的动词在论元实现上的差异,对于同一个动词而言,它在不同的句式结构中也会呈现出不同的句法性质和论元实现方式,形成所谓的“多重论元实现”(multiple argument realization)现象(Levin & Rappaport Hovav,2005:5)。Levin和Rappaport Hovav(1995:188)的研究显示,英语中相当数量的施事性活动动词在单独作谓语和与方向性介词短语共现情况下会呈现非作格、非宾格和致使动词(causative verb)三种性质的转换。例如(引自Levin & Rappaport Hovav,1995:188):
  (2)a. The horse jumped.
  b. *The rider jumped the horse.
  c. The horse jumped (over the fence).
  d. The rider jumped the horse over the fence.
  如(2a)和(2b)所示,jump单独作谓语时属于典型非作格动词,只有不及物形式,没有相应使役形式,不能呈现使役和不及物的形式交替。在(2c)中,当jump与方向性补语共现后,其句法性质由非作格动词转换为非宾格动词,the horse占据内部论元位置,这样就可以加入一个表外部使因的论元转化为相应的使役形式[即(2d)],呈现出非宾格和使役的形式交替。大量的研究表明(Hoekstra & Mulder,1990;Zaenen,1993;Borer,1994等),英语jump的这种性质变化并非个案,类似的情况在形态丰富的语言(如荷兰语、意大利语和希伯来语)中也广泛存在。除了非宾格和非作格的转换之外,某些活动动词还可以呈现相当丰富的论元实现方式,以英语中的表面接触动词(verbs of contact)sweep为例,它可以有如下的多种论元实现方式(Rappaport Hovav & Levin,1998:97-98):
  (3)a. Terry swept.
  b. Terry swept the floor.
  c. Terry swept the crumbs into the corner.
  d. Terry swept the leaves off the sidewalk.
  e. Terry swept the floor clean.
  f. Terry swept the leaves into a pile.
  sweep在英语中一般被归为二元动词,但在上例中我们看到,该动词可以分别构成不及物结构、及物结构和致使结构等多种句式,表现出多重的论元实现方式。
  对于现代汉语而言,多重论元实现现象的例证也并不少见。汉语中的很多动词常常发生“跨类”现象,与不同类型的句法结构相融,表现出多样性的论元实现方式。以常用动词“吃”为例,一般认为“吃”是典型的二元及物动词,带有施事(即“吃”的动作发出者)和受事(即“吃”的动作承受者)两个论元成分,但在下面的例句中,只有(4a)的“吃”符合这一基本用法,其余“吃”的论元结构都发生了变化,但所得到的都是为人们所接受的合法句子。
  (4)a. 他写了,吃了饭 (1994年《作家文摘》,转引自CCL语料库 )
  b. 你快吃吧,一定饿得不行啦!(刘流《烈火金刚》,转引自CCL语料库)
  c. 新县为啥穷?是吃大锅饭吃穷了。(《读书》第25期,转引自CCL语料库)
  d. 富春同志基本上每天一日三餐都吃食堂。(2000年《人民日报》,转引自CCL语料库)
  e. 乔茵王皎皎之辈,住父母,吃父母 (朱天文《巫言》,转引自CCL语料库)
  f. 住在隔壁的夏先生吃饱了饭,喝足了酒 (1995年《作家文摘》,转引自CCL语料库)
  g. 不然工人们还觉得咱们吃了他多少黑心钱呢。(1996年《作家文摘》,转引自CCL语料库)
  从上述英汉语的例子得出,基于论元结构的词汇主义方法虽然有助于我们严格把握不同类别动词的句法表现,但与此同时却忽视了动词论元实现的动态性和多变性特征。这些特点对于注重动词静态的语义特征,把论元结构看成静止不动或泾渭分明的传统生成语法理论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引发了学界对于动词的词汇意义与论元实现两者内在关系的深入思考。功能主义学派针对这些现象曾提出所谓的“浮现语法观”(Hopper,1987)和“动态论元结构假说”(陶红印,2000),即把语法结构看成是话语力量驱动下的一个动态性产物,强调论元结构并非固定不变的句法语义现象,而是随实际语言运用而不断变化的。本书也承认论元结构的动态性特征,但我们并不主张从语用和认知角度进行研究,而仍是以生成语法理论作为大的理论背景,从句法-语义接口这一宏观理论问题出发对汉语的多重论元实现现象进行深入解释。本书的指导思想是汉语动词论元实现的变化并非杂乱无章的现象,而是有其内在的规律可循,这些现象既反映了动词句法行为的多样性,同时也反映了论元实现的规律性,论元实现的可变性是以狭义句法提供的多样性构造手段为基础,能够在统一的句法理论模型内得到全面系统的解释。据此,本书以新兴的事件结构理论中生成性建构主义思想作为理论基础,同时借鉴最简方案框架和分布式形态学理论的部分思想,尝试建立一个融句法结构和事件结构为一体的具有普遍性解释效力的事件句法模型,对汉语不同类别的动词在所带的论元数量和性质上的变化做出统一的解释,同时也将对汉语与英语等其他语言在论元实现上的差异进行一定的分析和解释。
  1.1 何为“论元实现的可变性”?
  汉语界对于动词的句法行为及论元实现的研究较早是从动词配价开始的,当时主要是借鉴了国外“配价理论”(Valence Theory)的研究方法。基于“配价理论”的学者所研究的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动词所支配的名词的性质,如配价名词的语义类型有哪些,这些语义类型应该如何定义;二是支配一定数量名词的动词的性质,如不同动词分别可以支配多少名词成分,结构中哪些名词算作动词的配价成分,哪些不算,如何根据其支配名词的数量和性质对动词进行分类等等。从配价理论角度讲,本书所关注的论元实现的可变性指的是动词在“价位”上的变化,如一价动词有时可以用作二价动词,三价动词有时可以用作一价动词等。虽然这些问题涉及的也是动词所带名词成分的数量和性质问题,但从本质上讲,国内采用“配价理论”所研究的汉语问题与生成语法的题元理论和论元实现问题似乎联系更为密切,国内研究内容已经超出了国外配价研究的范围和目标。正如徐烈炯和沈阳(2000:2)所指出的那样:“ 目前汉语配价研究的许多问题与这种‘题元理论’讨论的问题倒更接近些。可是汉语学界在讨论这些问题时却往往封闭在‘配价’的圈子中,不去参考有关题元的研究。”据此,本书对于汉语论元实现的研究并非在“配价理论”框架内进行,而是在生成语法的理论背景下对动词在论元实现上的可变性进行研究。首先,我们有必要简要介绍生成语法体系中与论元实现有关的一些基础性概念,包括题元角色、题元关系、论元以及论元结构等一系列术语,以便帮助读者更好理解本书所研究的对象和问题。
  与论元实现有关的最重要也是最基础性的两个概念是题元角色和论元。按照生成语法理论的定义,题元角色(theta role)是指谓词(一般为动词)指派给其固有的子语类成分(subcategorized element)的语义角色。这些语义角色是谓词所表述的事件中相对恒定的参与者角色,用于表达事件所涉及的主体(施事/经事)、客体,或其行为、状态等所处的场所,活动的起点、方向、终点,事件发生的原因及造成的结果,施事凭借的工
展开
目录
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何为“论元实现的可变性”? 4
1.2 关于语料来源 7
1.3 汉语论元实现可变性的具体表现 9
1.3.1 论元增容 11
1.3.2 论元缩减 15
1.3.3 论元交替 19
1.4 写作路径 24
第2章 前人研究评述 28
2.1 国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28
2.1.1 投射主义方法 28
2.1.2 生成性建构主义方法 41
2.1.3 对投射主义和现有生成性建构主义的简要评述 46
2.2 汉语界研究现状及评述 50
2.2.1 林宗宏的研究 50
2.2.2 林之平的研究 53
2.2.3 黄正德等的研究 56
2.2.4 熊仲儒的一系列研究 59
2.3 本章结语 61
第3章 理论背景 64
3.1 理论背景之一:最简方案框架体系 65
3.1.1 人类语言官能的基本特性 65
3.1.2 语言官能与外部认知系统的界面关系 67
3.1.3 句法操作的技术手段和运算模式 68
3.2 理论背景之二:分布式形态学理论 75
3.2.1 DM的整体架构 76
3.2.2 DM的构词途径 78
3.2.3 DM的具体操作手段 79
3.3 本章结语 81
第4章 生成性建构主义事件句法模型 84
4.1 词根的基本性质 84
4.1.1 词根的投射及论元的分类 84
4.1.2 词根的语义性质 92
4.2 事件功能语类的设定 96
4.2.1 施事与致使 98
4.2.2 终止性与状态变化 101
4.3 词根与事件句法结构的融合机制 103
4.4 事件句法模型的构建 106
4.4.1 各事件类型句式的句法构造 107
4.4.2 对论元实现规律性和可变性的解释 110
4.5 本章结语 114
第5章 汉语论元增容现象研究 116
5.1 现象之一:假宾语句 117
5.1.1 前人的研究及存在的问题 118
5.1.2 基于事件句法模型的推导模式 123
5.1.3 句法-语用互动层面的考量 131
5.2 现象之二:领主属宾句 133
5.2.1 前人研究回顾 134
5.2.2 领属句的定性与派生过程 140
5.2.3 本推导方案的优势 148
5.3 现象之三:非典型双宾句 150
5.3.1 非典型双宾句的基本特点 151
5.3.2 既有研究回顾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53
5.3.3 非典型双宾句生成结构的分析 159
5.4 本章结语 167
第6章 汉语论元缩减现象研究 169
6.1 现象之一:受事主语句 169
6.1.1 既有分析回顾及简要评述 172
6.1.2 汉语活动动词论元交替的允准条件 174
6.1.3 渐进客体主语句的事件句法构造 178
6.1.4 与小句分析法之比较 180
6.2 现象之二:及物动词构成的存现句 182
6.2.1 研究现象概述 182
6.2.2 先前研究回顾及存在的问题 184
6.2.3 本书的分析 190
6.3 本章结语 201
第7章 汉语论元交替现象研究 203
7.1 现象之一:致使性交替现象 203
7.1.1 既有研究回顾及其主要问题 205
7.1.2 汉语界的相关研究 211
7.1.3 非派生视角下的分析 212
7.1.4 对跨语言差异的解释 226
7.2 现象之二:主宾语交替及相关句式 230
7.2.1 前人研究回顾及主要问题 231
7.2.2 解释方案 240
7.3 本章结语 246
第8章 结论 248
8.1 对词汇语义与句法结构关系的解答 249
8.2 对汉语论元实现可变性的系统解释 250
参考文献 254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