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赵毅衡论意义形式/当代名家论语丛书
0.00     定价 ¥ 4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2708508
  • 作      者:
    作者:赵毅衡|编者:陆正兰|责编:党旺旺|总主编:曹顺庆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11-01
收藏
作者简介
  赵毅衡,符号学家,叙述学家,艺术学家。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博士,四川大学符号学-传媒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主持国家重大研究项目2项,个人项目4项。著有《远游的诗神》(1985)、《新批评》(1986)、《苦恼的叙述者》(1994)、《礼教下延之后》(2001)、《对岸的诱惑》(2003)、《符号学:原理与推演》(2011)、《广义叙述学》(2013)、《哲学符号学》(2017)、《艺术符号学》(2022)、The Uneasy Narrator(1995)、Towards a Modern Zen Theatre(2001)、The River Fans Out (2021)、Semiotique Philosophique(2021)、小说集《沙漠与沙》(1995)、散文集《有个半岛叫欧洲》(2007)、《好一双中国眼睛》(2012),另有《赵毅衡文选》八卷本(2013)。
展开
内容介绍
赵毅衡,专注于意义的形式研究凡50年,本书摘引他半个世纪以来的形式理论,提出要点,以及关键性的概念,俾于读者一览无余。所摘引的书包括《新批评》(1986)、《文学符号学》(1990)、《苦恼的叙述者》(1994)、《窥者之辩:形式文化学论集》(1996)、《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1998)、《礼教下延之后》(2001)、《符号学:原理与推演》(2011)、《广义叙述学》(2013)、《哲学符号学》(2017)、《艺术符号学》(2022)等。这些观点,都等待着读者的批评与挑战。
展开
精彩书摘
  《赵毅衡论意义形式》:
  二度区隔的“不透明”效果:由于与经验世界隔开两层,虚构叙述不能在经验世界求证。(2014:77)
  从符号学的双重分节原理来理解这种区隔:框架把我们的体验分开成再现外与再现内,虚构外与虚构内。我们的感知连续带,就分成了几个本体地位很不相同的独立域界。忽视区隔造成的虚构叙述变成透明,从而获得“真实性”的怪事。(2014:80)
  处在任何一个再现框架区隔中的人物,无法看到区隔内的世界是符号再现,因为区隔的定义,就是把让框架区隔中再现的世界与框架外世界隔绝开来,让它自成一个世界。一个区隔层次,是一个独立的世界,其中的事物和人物,只有对同一世界的存在物具有意义。
  在同一区隔中,再现并不表现为再现,虚构也并不表现为虚构,而是显现为事实,这是区隔的基本目的。因此,塞尔指出,虚构文本中的“以言行事”,是“横向依存”的,也就是说,在同组合段(同一文本)中有效。
  正因为虚构世界中的人物并不认为自己是被虚构出来的,这些人格存在于一个被创造出来的世界中,被叙述世界对于人物来说,具有足够的存在性。(2014:82)
  再现世界中,如同在经验世界中一样,叙述文本最基本的品格是纪实型。虚构叙述在虚构区隔框架之内,是纪实的,否则虚构世界中的受述者,没有理由接收这个叙述。(2014:83)
  想象力的汪洋恣肆,文采的斐然成章,是读者阅读某文本的理由,却不是受述者接收叙述的理由。虚构只是对虚构外的世界是虚构。(2014:83)
  一旦虚构框架区隔暴露,虚构的“内真实”就被破坏。(2014:84)
  电影虚构出来的故事,是在电影虚构区隔出来的世界中,正如我们在经验现实中,只有当一度再现是纪实的,才能将二度再现的虚构故事说出来。也正是因为纪实型是叙述最基本的特征,任何叙述对于落在同一区隔内的世界,都是纪实型的。(2014:84)
  虚构与谎言的根本不同点之所在:两者都无指称性,用指称性解决不了两者的根本区别。但谎言在一度再现框架中展开,被要求有指称性;虚构在二度区隔中展开,二度区隔具有不透明性,是因此接收者对虚构文本不会有指称性要求。谎言之所以是谎言,因为它是“纪实型”的一度再现。用塞尔原理的“作者目的”衡量,两者是一样的(作者都不想说实话)。就二度区隔原理来说,二者是完全不同的:虚构不是谎言,因为二度区隔使它不透明,也是读者不能要求它透明。(2014:83)
  各种谎言都不是虚构,而是纪实:忏悔可以翻案,因为是纪实型的,不然无案可翻;流言之所以可以证明是造谣,因为是纪实型的。而虚构叙述无法被证明为作假、翻案、造谣,也不是无案可翻,因为它们根本就不是纪实型的。流言的叙述者必须对是否对应经验事实担责,固然他可以设法以“听说”等为借口逃避担责,但在堂皇的纪实型叙述(例如审判书,例如历史,例如预言),发出者也一样可以以各种借口逃避担责:逃避担责本身就是对体裁担责的反应。(2014:83)
  ……
展开
目录
第一编 意义、形式及符号哲学
意义
意识
意义世界
形式
意义对象,局部化
区隔
共现
想象
人类共相
认知差与交流动力
意义的未来品质
元符号

第二编 符号学基本原理
符号与符号学
符号载体与空符号
“物-符号”二联体
符号过程悖论
符号三性
理据性
双重分节
伴随文本
全文本与普遍隐合作者
双轴关系
标出性
象征与象征化
反讽
元语言
解释漩涡
……

第三编 跨媒介广义叙述学
第四编 艺术的意义构成
第五编 诗的意义方式

引用文献
编后记 形式论的意义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