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清华学堂时期工程教育的萌生
第一节游美肄业馆时期赴美工程留学生的选派
第二节清华学堂时期工程科目设置及赴美工程留学生的选派
第三节清华前三批直接赴美工程留学生在美学习情形
第四节清华前三批直接赴美工程留学生选派及工程科目设置的历史
意义
一、 庚款留学生的派遣拉开了留美高潮的序幕
二、 庚款工程留学生对社会发展的历史作用
三、 清华学堂手工科目及相关课程的设置,增强了国内工程
教育的力量
2清华学校时期工程学系的建立
第一节清华学校时期工程留学生的选派
一、 赴美工程留学生的选派
二、 庚款工程留学生在美学习情形
第二节清华学校时期工程学系的建立
一、 清华学校前期工程学课程设置
二、 清华学校后期工程学系的建立
第三节清华学校时期工程学系的发展特征
一、 以培养“完全人格”为教育目标
二、 课程设置逐步体系化、科学化
三、 师资队伍结构渐趋优化
四、 基础设施不断改善
五、 人才培养逐步由留美预备向自主化转型
第四节清华学校时期工程学系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一、 清华学校工程学系成为国内工程学科的重要组成
二、 清华学校工程留学生的历史影响
目录清华时间简史:工程教育3国立清华大学初期工学院的创办
第一节国立清华大学初期工学院的创办历程
一、 工程学系裁撤风波
二、 工学院创办
第二节国立清华大学初期工学院的发展特征
一、 奉行“通识教育”的教学方针,课程结构日趋完善
二、 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
三、 人才培养规模逐步扩充
四、 基础设施得到改善
五、 科研工作取得显著成果
第三节国立清华大学初期工学院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一、 国立清华大学工学院的历史地位
二、 国立清华大学工学院的历史影响
4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工学院的辗转图存
第一节西南联大工学院的历史沿革
一、 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工学院院系设置
二、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工学院院系(所)设置
第二节西南联大工学院的发展特征
一、 秉承“通识教育”的教学方针
二、 课程设置的延承与创新
三、 师资队伍规模大幅扩充
四、 “冀由学术研究,增强抗战力量”
五、 学生人数得到大规模发展
第三节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工学院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一、 西南联大工学院发展成为国内工程学科的核心力量
二、 西南联大工学院的历史影响
5复员时期国立清华大学工学院的恢复与发展
第一节复员时期国立清华大学工学院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复员时期国立清华大学工学院的发展特征
一、 实施“通识教育”的教学方针
二、 师资队伍力量逐步增强
三、 科学研究工作计划受挫
四、 人才培养“重质而少重量”
第三节复员时期清华工学院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一、 复员时期国立清华大学工学院的历史地位
二、 复员时期国立清华大学工学院的历史影响
6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清华大学工程教育的重构
第一节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清华大学工科院系的逐步调整
一、 清华大学工科院系初步调整和扩充计划
二、 清华大学工科院系的全面调整
三、 清华大学工科院系调整后续延伸
第二节实施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教学方针
一、 教学改革前期准备(1949—1952)
二、 以学习苏联为中心的教学改革(1952—1957)
三、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1958—1966)
第三节力破时艰,取得科研硕果
一、 努力恢复科研工作(1949—1952)
二、 “向高级科学进军”(1952—1966)
第四节教工队伍规模与结构逐步调整
一、 师资队伍规模的调整及思想改造(1949—1952)
二、 “团结百分百,两种人会师”(1952—1966)
第五节“红色工程师的摇篮”
一、 学生数量小规模增长,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1949—1952)
二、 “又红又专,全面发展”(1952—1966)
7“文革”时期清华大学工科的变动
第一节“文革”前期清华大学工科的停顿
第二节“文革”中期清华大学工科的恢复
第三节“文革”后期清华大学工科的发展
8改革开放后清华大学工程教育的快速发展
第一节改革开放后清华大学工科院系的沿革历程
一、 恢复与调整工科布局(1977—1993)
二、 凝练重点、优化结构,建设工科优势学科群(1994—2011)
三、 实现内涵式发展,构建世界一流工科(2012—2020)
第二节构建多层次、多类型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一、 持续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
二、 建立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提升研究生培养水平
第三节面向国际学术前沿与国家战略需求,推动科技创新新局面
一、 科研工作恢复正常秩序(1977—1984)
二、 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注重提高科研水平和质量
(1984—1995)
三、 “顶天、立地、树人”(1995—2011)
四、 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引领科研创新突破(2012—2020)
第四节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
一、 改善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业务水平(1977—1993)
二、 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1994—2011)
三、 深入实施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
(2012—2020)
第五节人才培养规模与质量大幅提升
一、 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本科拔尖创新人才
二、 建立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提高研究生培养水平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