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再启(产学融合研究生培养探索与实践)
0.00     定价 ¥ 165.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12275533
  • 作      者:
    作者:潘召南//张宇锋//彭海浪|责编:唐旭//张华
  • 出 版 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6-01
收藏
作者简介
  潘召南,毕业院校:1983年7月-1987年7月,就读于四川美术学院工艺美术设计系。
  工作单位:1987年7月就职于四川美术学院至今。
  职务职称:四川美术学院创作科研处处长、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资深室内设计师、国际A级景观设计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近年获奖和代表作品:
  2020年12月《寻》《行》获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2020年12月获“建筑装饰行业科学技术奖”(国科奖社字第0313号)。
  2019年12月获“光华龙腾奖2019中国装饰设计业推动金质奖章”(国科奖社字第0223号)。
  2019年10月设计作品“重器、重地、众心——中国重大国防主题旅教基地功能性规划设计”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
  2014年11月合作作品“四川美术学院校园景观设计——共生·校园(1000亩)”获“第十二届全国美展铜奖”。
  个人荣誉:
  2015年3月,被评为“2014中国设计年度人物”。
  2016年4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评审专家。
  2017年2月,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评审专家。
  2018年10月,国家艺术基金会项目评审专家。
  2019年11月,入选重庆市委首批“重庆英才计划-创新领军人才”。
  2019年12月,被重庆市教委授予“巴渝学者特聘教授”。
  研究项目:
  2014年主持研究“十二五重大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中国传统村落民居营建工艺保护、传承与利用技术集成”课题(已结题)。
  2017年8月主持重庆市研究生教改重大项目——“跨区域、跨校际、跨行业”研究生联合培养案例库建设。
  2018年5月主研国家艺术基金“重拾营造——中国传统村落民居营造工艺研究成果展”项目(已结题)。
  2019年6月主持重庆市研究生教改重大项目——“跨区域、跨校际、跨行业”研究生联合培养案例库建设。
  2021年8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乡村建设设计伦理问题与策略研究”。
  2021-2022年主持重庆市重大城市建设项目“重庆美术公园方案设计”。
  近年出版多部著作:
  2018年《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9年《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20年《重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年《生态水景观设计》(2012再版),西南大学出版社。
  2021年《振兴·来自西部乡村的力量——乡村建设中的地方性立场与民族性视域》,西南大学出版社。
  
  张宇锋,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总经济师,中建城镇规划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社会职务:
  中国建筑学会工程总承包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四川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央企业青年联合会副秘书长
  中央企业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中国建筑青年联合会执行秘书长
  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理事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评标专家
  张宇锋先生为国家发改委PPP专家库、财政部PPP专家库专家,曾参与中国平安全国后援中心项目,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全国建筑装饰奖”、上海市建设工程“白玉兰”奖;参与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项目,获“全国建筑装饰工程奖”;参与北京香格里拉饭店项目,获“第十五届亚太地区室内设计大奖金奖”;参与大连国际机场航站楼工程,获“北京市建筑装饰优良工程奖”;参与中国华能大厦装饰工程,获2010年“美国LEED绿色建筑金奖”;参与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三期工程,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参与徐州北三环高架环线工程,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等。
  
  彭海浪,广田设计院院长、董事,高级环境艺术设计师,高级工程师,高级室内建筑师,广州美术学院硕士生导师,四川美术学院硕士生导师。曾获第九届中国国际空间大赛(中国建筑装饰设计奖)“十大杰出建筑装饰设计师”“岭南设计功勋奖”“中外酒店(八届)白金奖十大白金设计师”“2016中国设计年度人物”等荣誉。建筑室内设计作品曾多次获“金鹏奖”“绿棕榈奖”“筑巢奖”“亚太室内设计双年展大奖”等国际国内大奖。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为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管理机制和培养案例解读。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是四川美术学院六年前首次开展的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经过几年的培养和实践,这种模式已经成为多所院校研究生培养的教学模式,同时联动几所院校共同开展相关校企培养活动,并将企业的地点、企业方向等做了扩充,从规模到导师都有了增加,并形成了多元产业结合的社会实践模式。为设计专业研究培养的方向打开了新思路,是教学和实践的良好结合,也为我国高校的研究生培养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本书适用于环境设计、艺术设计专业师生,相关从业者、设计管理人员及相关专业爱好者阅读参考。
展开
目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