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大学生健康素养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0.00     定价 ¥ 35.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31754930
  • 作      者:
    作者:王静//张文熙//蔡娜娜|责编:张璐
  • 出 版 社 :
    北方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4-01
收藏
内容介绍
《大学生健康素养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是一本系统研究大学生健康教育素养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著。本书在阐述健康教育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对影响健康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大学生健康素养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深入探讨。同时,本书在分析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对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从学习、生活、交际、恋爱、就业等多方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讲解,旨在为提高我国大学生健康教育水平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展开
精彩书摘
  《大学生健康素养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三、构建多维度的健康教育体系
  高校应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生活的观念。由高校的健康教育课程逐渐转变为健康促进,带动家庭和社会,从而使整个社会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氛围,为健康中国事业添砖助力。
  (一)高校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中共中央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提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健康教育一直在高校教育中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国家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并没有得到高校的重视,高校健康教育的形式主义较为严重,所以对高校领导和老师进行健康知识再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健康教育课程不能仅限于体育课,对学生心理层面的关心也是不可少的。调查表明,大一学生和大四学生的心理问题较多。大一新生刚刚进入大学校园,第一次离开父母,在身体和心理上都会出现不适应。大四学生面对学业和就业的双重压力,在身体和心理上产生了较多的变化。学校应该针对各个年级学生面对的不同压力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编写相对应的心理教材。进一步研究发现,学生的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也是学生健康素养不高的原因之一。高校在进行身心健康教育的同时,应针对学生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及健康观念进行教育,逐步改变学生的健康观念,使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从而终身受益。
  (二)健康课程教育转变为健康促进
  健康促进是运用行政或组织的手段,广泛协调社会各相关部门及社区、家庭和个人,使其履行各自对健康的责任,共同维护和促进健康的一种社会行为和社会战略。20世纪80年代,在第一届国际健康促进大会上人们第一次提出了“健康促进”一词。健康教育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社会教育活动,目的是改变民众的生活方式及行为习惯。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的一部分,健康促进是为了营造积极健康的生活氛围,使健康的环境能够可持续发展。健康促进离不开健康教育,健康教育促进了健康促进。1995年我国引进了健康促进,以北京和上海作为试点。在2016年的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上,展示了上海的健康促进成果,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建立了健康促进的平台,便于民众更加快捷和方便的接受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推动了上海市民的健康、环境健康、社会健康水平的提高。高校对健康促进的认识不足,只简单将健康促进工作与体育卫生联系在一起,健康促进缺少专业的培训机构。健康促进教育不仅仅是对学生的健康教育,更是对教师和高校领导的健康知识的再教育,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教师及高校领导的健康素养水平,从而提高整个学校的健康氛围,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健康高校。健康促进是社会战略,高校健康生活的氛围改变不但有助于学生的健康理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更能为社会的健康促进做出贡献。高校学生能将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传入原生家庭,从而改变各个家庭的生活方式,再由各个家庭逐步带动社区健康氛围的转变,逐渐提升整个社会的健康生活水平。以学校为重点的健康促进教育已经逐步成为国家发展健康促进政策的重点,所以必须提升全体师生的健康素养水平,提高高校的健康教育水平,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的高校健康促进生活方式。
  (三)建设高校和家庭一体化的健康网络体系
  健康促进发达的国家,高校的健康教育需要社区和家庭的更多配合,而家庭和社会的配合度也是非常高的。现阶段,我国国民的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国民对健康素养的认识不足,尤其在信息相对闭塞的地区,国家实施健康政策的难度较大。所以我国家庭和社区对高校健康教育活动的配合度不高,学生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对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高校健康活动开展的效果不佳。所以,应以高校作为展开健康促进的重点,以学生带动家庭健康观念的发展,以各个家庭带动社区,活跃整个社会的健康氛围,从而形成高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健康网络体系。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健康与健康教育
第一节 健康概述
第二节 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
第三节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第二章 大学生健康素养与健康教育
第一节 大学生健康素养与健康教育的关系
第二节 大学生健康素养与健康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第三节 大学生健康素养与健康教育的实现途径

第三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节 心理学概述
第二节 心理健康概述
第三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四章 大学生学习心理
第一节 大学生学习心理概述
第二节 大学生学习心理障碍与调适
第三节 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第五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
第一节 人际交往概述
第二节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原则与艺术
第三节 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与调适

第六章 大学生恋爱心理
第一节 爱情与心理学
第二节 大学生恋爱心理
第三节 大学生恋爱心理困扰与调适

第七章 大学生情绪管理
第一节 情绪概述
第二节 大学生情绪的特点及影响
第三节 大学生常见不良情绪及调适

第八章 大学生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
第一节 大学生压力概述
第二节 大学生挫折概述
第三节 大学生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

第九章 大学生生涯规划
第一节 生涯规划概述
第二节 大学生生涯规划中的心理误区与心理困扰
第三节 大学生能力发展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