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立德树人(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研究)
0.00     定价 ¥ 8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718778
  • 作      者:
    作者:徐晓飒|责编:崔文燕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3-01
收藏
内容介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强国之基、兴国之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事关国家的前途命运,对于大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高校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因此其机制的构建需要从多个层面和维度展开。本书着力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研究,旨在从实践层面解决困扰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具体机制的建构问题,试图从文化形成与践行、课程体系建构、高校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学生心理认同、师生激励与惩处以及推进理论研究等六大机制构建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 本书可供高等教育管理者、学生管理工作者、一线高等教育研究者、高校专业教师和学习者参阅。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学校文化形成与践行机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进一步强调了其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④与此同时,大会又进一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内容从内部逻辑层面,做出了“国家、社会、公民”三位一体的精炼表述,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紧密相依、环环相扣,共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呈现出来;这24个字,将国家当前及未来的发展蓝图、社会整体的价值方向、个人的道德规范囊括其中;这24个字,为当代中国国民教育应该立什么样的“德”、树什么样的“人”这一根本教育问题指明了方向。因此,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涵,对增强当代教育工作者、新时代的大学生的“四个自信”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生、发展、传承的重要阵地,具有先天的、独*的传播优势。一所学校不仅有普遍意义上应当存在并践行的社会文化体系,在此基础上,还具有各种特色的学校文化。一所学校在其个体式独*的发展历程中,经过时间的变迁、经济的发展、观念的嬗变等,长期积淀而形成的特色价值体系,即价值观念、办学思想、群体意识、行为规范等,集中体现了其办学精神与环境氛围。如何充分发挥高校价值体系对弘扬、传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引领作用,对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增强我国在世界舞台上的文化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
  一、发挥大学精神的引领性作用
  大学精神是学校文化主体的实质性体现,体现了大学的历史、传统、声誉、学风及其特点。学校文化的主体是校园的传统精神文化,它是基于长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积累,进而发展成为大学特有的本质精神。大学精神是大学在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对于大学的整体教育功能而言,它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也反映了不同高校大学生所具有的独*的文化、心理及精神面貌。大学精神的实质是学校文化的深层次结构性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它充分体现了全体成员在大学的长期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所培养和认可的文化价值指向。大学精神的实质包括大学的办学特色、文化和艺术氛围、自然环境、道德标准、精神面貌和学生的人格特征等,它可以充分地反映大学整体团队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活力。文化创新不仅推动着大学的不断改革,更决定着学校的创新和发展趋势,在大学精神的推动和大学师生的参与下,校园文化将在一定的文化活动和建设标志物的基础上,逐步将大学的办学特色转变为个人的具体主题活动。
  从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角度来看,大学精神在本质上是我国一流大学走向国际教育竞争舞台的关键所在。作为现代化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基础配置之一,大学精神将成为其发展进程中的灵魂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明确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⑤“特色”的关键是要体现独*的大学精神。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形势风云变幻,对高校教育也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新时代中国的一流大学应当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深入挖掘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符号的大学精神,积极、正确地引导师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确保“两个维护”,在价值引领、群体凝聚、教育感化、精神激励上发挥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挥应有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呈现跨越发展的趋势,同时,大学精神的形成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与世界一流大学之间的差异也不容忽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大学精神的引领性作用。
  (一)深刻理解大学精神的实质内涵
  中国创建一流大学精神的逻辑起点是要清楚地认识一流大学的精神实质。新时代中国一流大学的精神实质与形成于现代化时期的西方大学精神不同。我国现代大学是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危难时刻诞生的,许多大学的精神和文化标志仍然保留着那个时期的烙印。进入新时代,中国高校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从救国到复兴的里程碑式的转变,这必将赋予高校精神新的实质内涵。只有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把握新时代大学精神实质的演变,才能深刻回答我们从过去继承了什么的问题,并立足现在,展望未来。新时代中国一流大学精神的实质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同时更应当具备“不忘本来,面向未来”的基本特征和对外开放的时代特征,努力体现“四个服务”的政治意识与世界一流的发展趋势相融合的元素,反映了理想主义与艰苦奋斗相统一的精神,始终如一地迈向人类发展历史和社会道德的*高点,以增强高校不断前进的信心和发展驱动力。
  从实践上讲,新时代中国一流大学的精神实质上是在继承以往大学精神的前提下进行创新和发展的结果。*根本的传承是我国大学创立的初衷,即振兴中国、培养人才,用科研成果报效祖国,这可以更好地体现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两个*基本的功能;当今高校建设*关键的是要在新时代继续创新,创新的主题是关爱人类、包容互鉴、勇攀高峰,这体现了改革、创新和开放的时期需求,体现了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广阔胸怀。总的来说,主要从以下六个层次体现大学精神继承与自主创新的特征。
  1.扎根:爱国主义是高校文化建设的根基,是促进一流大学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引擎
  爱国主义精神是我国高校文化建设的根基所在。根基不稳,何谈枝叶?从扎根的角度来看,奉献精神可以更好地反映中国大学的精神实质。如上海交通大学的校训“饮水思源、爱国荣校”就突出了对爱国主义精神的继承。从自主创新的角度来看,新时代中国一流大学对“四项服务”的承诺*能体现其精神实质,即面向教育现代化并按照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培育忠诚、责任与担当的典范。在知识和行动方面,中国一流大学要从创新精神出发,为党为国家培养具有奉献精神的新时代人才,积极服务于我国的重大发展战略,正确引导师生投身一线调研,输送大量优秀学生扎根基层,致力于中西部地区建设,在国家需要的广阔天地中有所作为。
  2.铸魂:尊重生活的艺术和教育的规律,一流大学应成为培育人才的摇篮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德育是大学的基本教育方针。从传承角度来看,铸魂体现了“成德”“教化”“博雅”的育人传统。如清华大学“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等传统政策;浙江大学“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特色价值观教育,把对大学生的灵魂铸造作为其教育工作的重要指标;香港中文大学的“博文约礼”办学精神也体现了对德育的重视。从自主创新的角度来看,铸魂体现了新时代中国一流大学对心怀梦想、努力拼搏的大学生的需求,因而新时代中国一流大学的主要任务就是用心育人,培养大批有远大目标、洞察力、扎实的工作能力、健全的人格和使命感的师生队伍,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素质的建设和师生奋斗精神的培育,培养大批具有政治鉴别力、积极捍卫公平正义和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人才。这就需要加快现代教育信息化进程,为高校智慧校园建设及各高校之间协作创新平台的构建提供支持。
  3.启真:追求真理的学术研究定位,一流大学应成为重大自主创新的源头
  大学始终是“海上灯塔”“社会之光”。从传承的角度来看,启真即坚持对真理的追求,坚持从事实中寻求真理,延展和丰富真理,这正是大学的根本魅力所在。例如,哈佛大学的校训“真理”和剑桥大学的校训“此地乃启蒙之所和智慧之源”以及浙江大学的校训“求是创新”等,都表达了对真理的追求。从自主创新的角度来看,启真是新时代中国一流大学全面崛起的关键,即必须在自主创新方面下足功夫。新时代中国一流的大学体现了启真的精神所在,即回归知识本源,不仅要重视文化,更要牢固打造尊重知识的社会风尚,树立脚踏实地、务实求真的精神追求,要有克服培育重大创新项目困难的决心,着力解决影响创新攻关的关键问题,为在未来占据自主创新的有利地位奠定坚实的基础。这就要求促进科研探索层面自由风格的形成,并根据自身的研究资源、研究专长,合理开展自我创新实践活动,建立民主化的科学研究治理体系,以激发高校各研究部门自主创新的活力。
  4.崇善:一流大学应该关注人的价值和理性,成为社会公德的义地
  创新精神和人文理想一直都是大学精神的发展进程中重要的两个方面。崇善精神的传承*能体现高校对社会发展的独*关怀,它不仅具有对人本的关怀,更有仁爱情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终极价值。浙江大学校歌中的“天下来同”表达了
展开
目录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学校文化形成与践行机制 1
一、发挥大学精神的引领性作用 3
二、加强高校当前校园文化建设 32
三、案例 48
第二章 课程体系构建机制 51
一、“博雅专精”课程体系的整体构建 54
二、推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专门教育 77
三、加强红色文化教育价值 90
四、重视吸收优秀世界文化 92
五、案例 101
第三章 高校与社会良性互动机制 103
一、与社会良性互动的育人机制 105
二、建立社会宣扬与服务实体 111
三、案例 119
第四章 建立学生心理认同机制 121
一、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23
二、通过多元渠道进行积极引导 128
三、通过干预和疏导对负面情绪加以引导 147
四、案例 161
第五章 师生激励惩处机制 163
一、激励教师内在自觉性的奖惩机制 165
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奖惩机制 171
三、对辅导员队伍的培育与建设机制 178
四、案例 183
第六章 推进理论研究机制 185
一、建立实体化的研究组织 187
二、深化理论体系研究 194
三、案例 201
参考文献 203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