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新时代家庭心理健康教育ABC
0.00     定价 ¥ 3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211089246
  • 作      者:
    编者:郑先如|责编:陈宽
  • 出 版 社 :
    福建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11-01
收藏
作者简介
郑先如,副教授。1986年7月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系学校教育专业,曾先后担任龙岩师专教育学科主任、龙岩学院教育系书记、龙岩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副院长、龙岩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院长。中国心理学会会员。曾任福建省心理学会6、7、8三届常务理事等学术职务。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秉持一个基本理念,即心理健康教育要牢牢把握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对于学生(孩子)角色切换的根本制约作用。具体来说,个体发展是在不同分析水平的生态环境里进行的,家庭和学校是分析水平不同的两类环境,它们既是个体的支持来源,也是压力和冲突的来源,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对于学生(孩子)具有不同的意义,在这两种人际关系中角色切换对于形成教育合力有着重要影响。基于此,本书前四章聚焦家庭、家长、孩子和亲子关系,分别阐述它们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地位与要求,这四章也构成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面;第五章论述家校协同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指出这是协同教育的必经途径,说明学校主导与家庭支持如何形成合力;第六章、第七章分别讲传统文化与互联网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传统文化相较于西方文化占优势的互联网文化,心理健康教育如何利用这些资源有所作为是很值得钻研的现实问题;最后,第八章通过提供家庭心理健康教育若干案例,让读者掌握实施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多种方法,以取得更大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效益。本书不追求面面俱到,但渴望在基础知识构成上有所突破,努力为新时代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做点贡献。
展开
精彩书摘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侧重于感性思维,喜欢凭感性做事,因此,比较容易出现做事偏激、固执的情况,有时还会做出一些冲动的事情。比如,一个同学考试没考好,他就觉得十分丢人,感觉大家都在看他、议论他、笑话他。其实,这就是他自己的思想太过偏激了。如果理性一点思考,就会明白:如果有同学一次没考好,自己会不会整天关注他呢?只要能这样想,心结就能打开,也就不再偏执了。
  偏执的孩子心里总会有莫名的烦恼,须向人倾诉,需要的就是心理上的开导,而家长无疑可以成为很好的倾诉对象。另外,多听听孩子的想法,对孩子的行为多一些理解和积极的暗示,这样可以和孩子靠得更近一点,才有机会和孩子更好地沟通,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是情绪化。孩子进入青春叛逆期以后,情绪变化非常快,而且常常是一段时间非常低落,对什么都不愿意理睬,但是过后又像变了个人一样,又变得阳光爱笑了,也不会动不动就生气了。这种情绪化的表现经常出现在青春期的前期,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情绪周期,也称情绪生物节律,它反映了人体内部正常的周期性张弛规律。
  青春叛逆期孩子的情绪主要有3个特点:一是情绪体验迅速,情绪不稳定,来得快去得也快;二是情绪明显呈现两极性,情绪活动很容易从一个极端转换到另一个极端;三是情绪反应强烈,理智控制作用减弱,容易做出不计后果的过激行为。
  三是冷漠。一方面,青春叛逆期孩子有以自我为中心、喜欢自作主张、不听规劝、不服管教等行为,在和家长的相处中这种表现尤为明显,有的是直接和家长对抗如吵架等,也有的用沉默来对抗,对待家长的态度总是冷冰冰的。另一方面,大多数家长平时都很关心孩子的衣食住行,自己也感觉对孩子的关爱无微不至,但是往往忽略了对孩子情感的关注。这将导致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对话减少,曾经缠着家长不放的“暖宝宝”成了若即若离的“冷宝宝”。这样的现象之所以会发生,家长忽略了孩子的成长、忽视了孩子情感的需要是重要原因。这个时期的孩子会有很多烦恼和心事,如果无人可倾诉,孩子就会一直憋在心里,就会变得压抑以至于冷漠。家长能做的就是主动关心孩子的情感需要,善于走进孩子的情感世界,积极帮助孩子排忧解难,助力孩子开朗、快乐起来。
  四是孤独与自闭。孤独与自闭往往结伴同行,因为孤独而自闭,而自闭又导致了孤独。很多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会发出这样的感叹:“为什么就没有人能理解我呢?我好孤独呀!”他们的孤独和自闭一般表现为情绪低落、悲观、厌世,严重的自闭可能导致自杀。所以,当孩子出现孤独、自闭的倾向时,家长应该高度重视,有效地和孩子沟通,尽快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把孩子拉回到阳光下。
  心理学上有一个布朗定律,说的是一旦找到了打开某人心锁的钥匙,往往可以反复利用这把钥匙打开这个人的其他心锁。也就是说,对于孩子的自闭现象,只要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其他问题也会迎刃而解。比如,孩子因为升学压力导致学习焦虑,继而产生自闭现象。这种情况下,家长就要想方设法打开孩子的心扉,找到这个根源,然后开导、安慰孩子,帮助孩子消解心理压力。当然,如果自闭过于严重,家长还是要及时带孩子去看心理专科医生。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场所
一、心理是什么?
二、健康的含义
三、心理健康标准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五、家庭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六、家风的潜移默化作用

第二章 父母——心理健康教育的首任老师
一、婚姻关系的影响
二、父母的教育理念
三、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
四、家长的职业类型
五、家长的兴趣爱好
六、家长的休闲方式,
七、心理效应的应用

第三章 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主体
一、胎教
二、幼儿心理发展
三、第一反抗期
四、婴幼儿情绪的发展
五、学习习惯
六、第二反抗期
七、性心理
八、人际关系
九、师生关系
十、身体与心理关系
十一、学习压力
十二、情商培养

第四章 亲子关系——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纽带
一、亲子关系的界定
二、良好的亲子关系的特征
三、不良的亲子关系
四、亲子关系的影响
五、发展和谐的亲子关系

第五章 家校协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家校协同的基本界定
二、良好的家校协同关系
三、不良的家校协同关系
四、家校协同关系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五、建设和谐的家校协同关系

第六章 传统文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宝贵资源
一、心理现象的文化来源
二、传统文化心理
……
第七章 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的多元平台
第八章 他山之石——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