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乐于助人是好的,可是做傻好人是不行的,我要让她做一个聪明的好人。我启发她:“这个叫花子有什么特征?以前见过吗?多大年纪了?你跟他说了些什么?”女儿回忆了一下说:“他年纪不大,大概40多岁,有点脏,以前没见过。他到我们家门口站了一会儿,开始的时候外公在我身边,后来外公去买菜了,他走近我说:“小妹妹,我好几天没吃饭了,能不能让我吃点东西?说到这里,女儿好像明白些什么了,她接着说:“现在想起来,他是有点不对劲,以前这里也常有讨饭的,不过都是年纪很大的人,早就失去了工作能力,而且他们通常会向外公外婆乞讨,好像怕吓到我。可是这个人,还年轻却不工作,在门口看了许久,看到外公走了才向我开口,的确可疑。”说到这里,她的小脸仿佛一下子开朗了很多。
我心里一阵欢喜,女儿很聪明,不用我说,她已经自己理出了思路。我接着问她:“那么以后,你还会帮助别人吗?“女儿抬起头,坚定地说:“我会继续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而不仅仅是向我提出请求的人。”我很惊讶女儿会用“需要”和“请求”来区分帮助的对象,她接着说:“首先,我要先观察他是不是真的需要我的帮助,在我的帮助之前,他自己尽力了吗?其次,在帮助的过程中,我也要尽量保护自己不受伤害,比如这次,带陌生人进门就有危险,而且还把他独自留在客厅里,更有危险。” 从那以后,女儿不改善良本色,仍然不避讳上门乞讨的人,但是不再轻易把他们叫进自己家,而是一边跟他们说话,了解他们的家世,一边叫外婆拿吃的送他们离开。
做人,就要做聪明的好人。
耐心
人是要有耐心的,假如没有耐心,许多事情是办不成的,但没有耐心,是很多人的通病。为了培养女儿的耐心,我是费了一点苦心的。我先问自己,如何才能培养一个人的耐心呢?想来想去,我得出了两点结论:一是要让人懂得,万事万物都有其发展规律,人只能去适应它,或通过自身的努力,有限地促使它朝着有利于人的方向发展;二是让人品尝到有耐心的甜头,所谓利益驱使。
想通了,就好对症下药。我记得自己小的时候,与一家邻居同一天在相邻的自留地里种山芋,后来几个月中,两块山芋地几乎是同样的管理,但只因为邻居家中粮食青黄不接,比我家提前5天收获山芋,结果我家出土的山芋比邻居的居然大了一倍。儿时的这件事让我记忆深刻,也让我品出了道理——山芋有它的生长规律,耐心是收获的一部分。为了让女儿能从一件事中懂得耐心的重要性,有一年秋天快到收获山芋的时节,我把她带到农村老家住了10天。头一天就和她一起下地挖山芋,并把挖出的山芋放着,到了第十天,我又和她一起去同一块地里挖山芋,并把挖出的山芋与先前挖出的两相比较,结果自然和我分享的经验一样——晚出土的比早出土的大许多。我借此告诉女儿,成功往往在最后的努力或等待中。当时才7岁的女儿在实例面前,又听了我上升到理论的话,若有所思,频频点头。
P9-11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