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喜兰校长:
大家好!我是朱登峰的妈妈,朱登峰今年18岁,已经读高三了。其实对于玩游戏这件事情,我是理解的。就像刚才李校长说的,孩子玩游戏也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快乐,释放压力。所以有时候,他在家里当着我们的面玩游戏,我也没有特别反对,也没有特别批评他,我理解他想释放一下压力。
因为我本身对游戏也不是特别了解,所以我想问少乙几个问题。玩游戏多长时间算是上瘾?每天玩多长时间算是正常?他现在在读高三,基本上都住校。他偶尔放假回来玩游戏,我是可以理解的,最近他马上就要面临放假,这样就不好管控了。像他姐姐朱育莹成长的年代,智能手机还不是特别流行,而且她是女孩子,对玩游戏不是特别有兴趣。我和朱育莹也沟通交流过,她说朱登峰玩游戏挺正常的,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沉迷游戏,确实有很多的孩子会沉迷游戏。孩子沉迷游戏的原因是什么?游戏到底满足了孩子什么样的心理需求?或者未来会有什么东西能够取代游戏吗?因为它和体育锻炼还是有一点儿不同的,游戏玩多了对身体有伤害,体育锻炼玩多了可能就是累一点儿,但是体育锻炼负面的影响不多,这是第二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少乙,你是如何规划玩游戏与学业时间管理这种关系的?
李少乙:
第一个问题,关于游戏多长时间才算上瘾,其实问这个问题,我也无法告诉你一个准确的数据,比如每天玩三个小时就算上瘾,这个是无法明确的,要通过每个人的不同情况来做决定。举个例子,柏斌大家都认识,他很喜欢玩《和平精英》,这个游戏不知道大家接没接触过,是一个射击类团队竞技,就是小队,组4个人的小队,然后打别的小队。他当时玩这个游戏的时候,基本上一个人是不怎么玩的,我把他叫上,我把虎博也叫上,我们三个人一起玩。尤其是在美国的那段时间。我们玩的时间也不短,当时一天都玩三个小时,但是柏斌他做得很好,他没有在游戏上上瘾,因为他玩就是为了娱乐,就是让我看到他打枪打不准的时候和他笑场,让我开心,他玩游戏的时候纯粹就是为了开心快乐,和我一起开心快乐,这是他打游戏的一个目的。
他是每天陪我玩三四个小时,你说他上瘾了吗?他并没有。其实真正的上瘾应该怎么说?可能就到了一个过度的热爱,导致无法自拔。比如说每天只打游戏,而且连续长时间,尤其是在有事情做的时候仍然选择玩游戏,我认为那就是上瘾了。你明明有别的事情做,可以和别的同学出去一起爬山、去户外郊游,也可以在家里读书写作业,但是你偏偏选择要以打游戏的方式来打发时间。这可能就是真的上瘾了,我刚才讲了打游戏是一种娱乐方式,但是我也没说打游戏就是唯一的娱乐方式,娱乐方式还有很多。刚才我也讲了看电影、和朋友吃饭,这都是娱乐方式,你为什么非要选择打游戏,我认为这就是真的上瘾了。
我今年打游戏的时间也不短,而且每天都玩,但是游戏不是唯一的娱乐方式。我有时候想出去散步,天气热了我买个冰激凌,周六、周日妹妹回家的时候,我带她去水上世界玩,我平常找一些朋友一起打球,打完球吃个饭、看个电影,这也是娱乐方式。我没有说只选择打游戏,在打游戏上,我没有上瘾。真正上瘾可能真的就是明明有别的事情做,但还是选择打游戏,把游戏作为唯一的事情来做,那就是上瘾。
我举个别的例子,比如我们之前对话的一位嘉宾,她叫吴美玲,世界珠算冠军。她当时对算盘的热爱就是上瘾了。每天都打算盘,明明可以做点别的事情,但还要选择打算盘。其实这种也算上瘾,这种热爱算得上职业精神,就是将算盘作为职业了。
如果朱登峰每天喜欢打游戏,把游戏当成了学习,说明他真正热爱,或者说他真正有天赋,我认为是件好事,因为他真正找到了自己想做的,他未来可以做一个职业选手。职业赛场上打游戏的也挣钱,你看世界职业比赛冠军,挣的钱可不少,一点儿也不亚于我们现在的上班族,但他们现在这种职业只有赢才有钱,你不赢就没钱,那就破产了。
我认为像我们现在打游戏可能纯属为了娱乐,我相信朱登峰打游戏也是为了娱乐,娱乐不是真正说将游戏作为他人生的职业,我是这么理解的。
第二个问题,打游戏和打篮球有区别吗?打篮球还能锻炼身体,但是打游戏打时间久了,身体就酸痛。比如,虎博他很喜欢打篮球,让他每天打五六个小时的篮球,你说他身体能扛得住吗?当然扛不住。他不是那种专业的球员,他没有身体天赋,每天让他打个七八个小时、每天投篮训练,身体不久也会出问题的。
体育竞技和电子竞技,其本质上是一样的,可能技巧和方法上存在一些区别。打游戏是动手指、动脑子、动眼睛,那些体育竞技用身体,这是我对体育竞技和电子竞技的看法。
第三个问题是什么?
张喜兰校长:
少乙,你是如何管理规划自己的游戏与学业时间的?
李少乙:
其实我做得也不是很好,我只能说我做的是最适合我自己的。因为我比较喜欢和朋友一起玩,一起社交,在北京我的朋友不是很多,之前认识的这些小学同学,大家现在都要上学,其他认识的人就不多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