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让心灵洒满阳光--高校心理育人理论与实践
0.00     定价 ¥ 5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1828160
  • 作      者:
    作者:张海霞|责编:顾瑞兰
  • 出 版 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9-01
收藏
作者简介
张海霞,女,1982年生,讲师,陕西延安人,2008年毕业于西南大学教科所,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测评。发表论文数篇,参编著作2部,主持省级课题1项,校级课题2项。主要承担的课程有:心理与教育测量、公共心理学、健康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等。长期担任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员。
展开
内容介绍
纵览全书,作者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贯通,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三个维度系统研究了高校心理育人基础理论、历史演进和现实发展等问题。概括起来,全书至少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对高校心理育人的准确定位。作者注重系统思维,始终把心理育人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中的重要子工程,展开历史回顾、理论研究与实践探讨。该书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统一,强调在了解学生需求、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不断为学生提供接纳、欣赏与肯定的正向心理支持,注重对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人格与价值观等进行深层次的引导与干预,从心理和精神层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是注重严密的逻辑分析。该书从阐释高校心理育人的科学内涵、功能、理论基础等理论问题着手,在全面回顾总结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脉络和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揭示高校心理育人的基本规律与发展趋势,进而对新时代高校心理育人科学发展的实践路径进行探索,较为系统地回答了心理育人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三是运用正确方法开展研究。该书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指导,综合运用文献研究、系统分析、个案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努力做到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应然与实然相结合、综合概括与个案分析相结合,读来既接“地气”,又有一定的理论深度。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高校心理育人的基础理论问题阐释
第一节 高校心理育人的科学内涵
第二节 高校心理育人的功能
第三节 高校心理育人的理论基础与思想资源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心理育人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心理育人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特点
第三章 大力促进高校心理育人的基本思路
第一节 科学定位高校心理育人的主要目标
第二节 严格遵循高校心理育人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准确把握高校心理育人的基本要求
第四节 系统构建高校心理育人质量提升体系
第四章 高校心理育人的关键环节
第一节 构建普及性教育体系
第二节 构建心理危机预警干预机制
第三节 打造专业化师资队伍
第四节 搭建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第五节 形成示范带动良好效应
第五章 高校心理育人的重点群体
第一节 大一新生
第二节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第三节 学业困难学生
第四节 违纪学生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