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学科重构与大数据分析
0.00     定价 ¥ 13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693914
  • 作      者:
    作者:任国友|责编:李晓娟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7-01
收藏
内容介绍
当前,劳动科学已然成为新时代显学,成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本书以劳动+学科为研究对象,在新时代的视角下探讨了劳动教育的学科属性与基本特征。基于大数据分析了劳动+学科的知识图谱,从劳动教育提出背景、学科定位以及劳动+学科的知识图谱演化规律、知名学者和研究机构排行等方面揭示了中国劳动+学科发展趋势和显学特征。从基础性、发展性和创新性三个维度,系统考察了制约劳动教育的关键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提出并建立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督导评价指标体系,进而给出强化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本土化路径。 本书既可供从事劳动教育、教育学等研究人员、大中小学德育工作者参考,也可作为课外读物供高等学校MPA(公共管理硕士)、劳动教育等相关专业学生使用。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章 导论:劳动科学视域下的新时代劳动教育
  1.1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提出背景
  劳动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劳动教育的核心是使劳动者自身变得更好(娄雨,2020),新时代劳动教育成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习近平总书记论述的劳动教育内容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卓晴君,2019)。如何在劳动学科下具体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关于劳动教育的讲话精神既是一个理论课题,又是一个时代课题。因此,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学科重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徐茂华和周梨洪,2019)。
  1.1.1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研究现状
  新中国成立70多年以来,劳动教育得到了学术界的持续关注。鲍忠良(2013)探讨了社会劳动教育;廖婷(2018)探讨了劳动教育课程改革;王坤等(2019)提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研究的时间轴,即分为四个阶段:学习过渡阶段(1949~1959年)、偏离正轨阶段(1960~1978年)、崭新发展阶段(1978~2000年)、丰富深化阶段(2010~2019年)。本研究将劳动教育分为传统劳动教育和新时代劳动教育两个主要阶段分析。
  1)传统劳动教育。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劳动教育不是一个新话题,但在时代更迭变化中,劳动教育理应根据时代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孙瑞芳,2019)。檀传宝(2018)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步,但也存在劳动教育的短板。赵荣辉(2012)认为在现实的教育情境中,劳动教育的本义遭到扭曲,成为学校获得经济利益的工具、惩罚的手段以及规训的方式,这是劳动教育弱化、淡化、虚无化的体现。朱桃英(2003)认为中小学生缺乏正确的劳动观念,缺乏实际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使其出现人格方面的缺失。鲍忠良(2013)认为劳动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良好思想品德,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何云峰和宗爱东(2019)发现中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经常被占用,师资、场地、经费缺乏,忽视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的培养。李作林(2019)认为学校应加强对劳动教育内涵的深入理解,强化劳动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作用。胡倩云(2019)认为应重视劳动在学生情感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何云峰和宗爱东(2019)认为中小学应有效强化劳动教育,提升学生劳动素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态度和习惯,以及拥有一定的职业和劳动技能。总之,传统劳动教育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既彰显了劳动与生产结合培养学生一定的劳动技能的重要作用,也暴露出其在劳动价值观培养方面的不足。
……
展开
目录
目录
新时代劳动教育彰显了“劳动+”学科的显学特征
第1章导论:劳动科学视域下的新时代劳动教育1
1.1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提出背景1
1.2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发展趋势3
1.3小结9
参考文献10
第2章基于大数据的劳动+学科显学特征分析12
2.1劳动+学科的提出背景与研究现状12
2.2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14
2.3劳动科学基础理论学科知识图谱分析16
2.4劳动经济学学科知识图谱分析20
2.5劳动法学学科知识图谱分析25
2.6劳动关系学学科知识图谱分析29
2.7劳动管理学学科知识图谱分析34
2.8职业培训学科知识图谱分析39
2.9劳动社会学学科知识图谱分析44
2.10劳动安全卫生学学科知识图谱分析48
2.11劳动计量学学科知识图谱分析53
2.12劳动统计学学科知识图谱分析58
2.13劳动社会保障学学科知识图谱分析63
2.14劳动+一级学科知识图谱分析68
2.15劳动+学科显学特征分析71
2.16小结74
参考文献75
第3章劳动+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可视化分析77
3.1问题的提出与文献综述77
3.2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79
3.3安全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可视化分析结果80
3.4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可视化分析结果100
3.5小结105
参考文献106
第4章劳动+职业卫生学科可视化分析109
4.1问题提出与文献综述109
4.2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110
4.3职业卫生可视化结果分析111
4.4小结115
参考文献115
第5章劳动+学科知名学者和研究机构评价117
5.1劳动+学科的评价背景117
5.2排行榜测度数据计算118
5.3劳动+学科学者影响力排行榜结果分析121
5.4小结172
参考文献172
第6章劳动学科视角下的劳动教育督导评价173
6.1新时代劳动教育亟需督导评价173
6.2以往劳动教育及其督导评价的主要不足175
6.3新时代劳动教育督导评价维度176
6.4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督导评价体系构建177
6.5推进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督导评价的操作要义182
6.6小结183
参考文献183
附录185
附录1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185
附录2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指导意见189
附录3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194
后记205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