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新型研发机构研究--政策研究与案例分析(精)/创新理论与创新管理丛书
0.00     定价 ¥ 17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732798
  • 作      者:
    作者:张光宇//刘贻新//杨诗炜//马文聪|责编:陈会迎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12-01
收藏
内容介绍
《新型研发机构研究:政策研究与案例分析》作为“智库篇”,从新型研发机构自身发展角度,紧紧围绕其本质特征与高质量发展这一重大的现实问题,按照“状况探析—政策研究—案例分析”的分析框架,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规范性研究。《新型研发机构研究:政策研究与案例分析》首先从我国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历程与存在的困境出发,总结了国际先进研发组织创新的相关管理政策,梳理了国内新型研发机构相关的政策,并进一步分析了我国新型研发机构政策的演进与特征,多角度刻画出我国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状况;其次,结合现实困境,围绕新型研发机构的机构认定、分类管理、财政支持、税收优惠、金融创新、国有资产管理和人才支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新型研发机构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后,《新型研发机构研究:政策研究与案例分析》通过国内外典型的新型研发机构案例,为相关政策制定与实施提供借鉴。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篇状况探析
  第1章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
  1.1发展历程
  1.1.1产生背景
  21世纪以来,我国新型研发机构不断涌现,其产生与发展并非偶然,而是顺应当前我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和科技产业革命浪潮的必然需求。
  1.国家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客观需求
  20世纪80年代,针对科研机构存在的产业核心技术不足、创新资源缺乏、改革进展不快、科技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等问题,党中央和国务院围绕科研机构的发展方向和治理体系方面进行了重大调整,揭开了我国科技管理体制的改革序幕,旨在通过优化科技创新力量,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和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加快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撑,这为新型研发机构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机遇。作为我国衔接科技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桥梁,新型研发机构承担着产业共性及关键技术研发的关键角色,并以灵活的创新机制和市场化运作模式,找到了科技与产业结合的合理途径,成为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新力量。
  当前,我国发展到了依靠创新驱动的阶段。从主要创新指标看,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要真正达到创新驱动发展的条件,还需要在科技进步贡献、对外技术依存度、创新产出水平等方面进一步提升。在这个阶段,全国创新资源正加快通过市场机制配置,寻找*合适的科技成果转化场所和机会,推动创新资源合理高效地流动,这为新型研发机构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目前,我国正处于产业变革与科技革命的历史交汇期,新时代的发展机遇为新型研发的组织形式产生提供了可能。在国家呼吁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如何保障企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提升创新实力,成为我国研发机构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建立新时代科研组织体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需要。新时代科研组织体系可以称为现代化科研组织体系,地方的新型研发机构是先导,启动了对传统科研院所体制的增量改革,因此是现代化科研组织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研院所体制的存量改革必然随后启动,与新型研发机构共同构成现代化科研组织体系。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催生新的研发模式,但科技体制改革过程中难免遇到诸多难题,需要有一个“试验田”,类比当年经济体制改革,同时也需要有“改革特区”先行先试,正是在此背景下,新型研发机构应运而生。
  总的来说,新型研发机构的兴起,为我国传统科研院所的转型提供了新思路与新途径,对我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落实有着十分深刻的意义,新型研发机构是当前探索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治理体系的“特区”和深化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1-2]。
  2.国家创新动力转换的必然选择
  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来看,科技体制中的各种创新主体(如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在创新价值链所占据的生态位有所侧重。不同创新主体的职能使命,实质上是围绕着创新价值链上“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三个功能的不同定位及其组合而演变的,各创新主体所在的生态群落都有着独*优势,如以技术创新为主的科研院所是技术生态位的优势群落,与企业和高校相比有着更善于技术研发的特质;以产品创新为主的企业是市场生态位的优势群落,更善于产品的迭代创新。不同类型的创新主体在不同的创新阶段发挥相应的功能作用,是国家科技创新的主要动力来源。
  回顾我国科技创新的历程发现,前期推动国家创新发展的动力源大致划分为两种:一是以传统科研院所和高校为主导的创新动力源;二是以科技型企业及其内置研发部门为主导的创新动力源。以上两种动力源,在特定时期都承担过创新发展“主力军”的角色,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科学创新需求的不断提升,前期不同创新动力源与现实需求的矛盾不断凸显,如传统科研院所体制机制的僵化、创新能力不足和创新活力欠缺,导致原始创新水平低下,满足不了产业需求;企业及其内置研发部门受技术水平和自身逐利性的局限,导致出现了产业共性技术的难于支撑问题以及关键技术的安全问题等。从企业利益驱动视角来看,大部分企业是“逐利者”,只做对自身发展有利的事,一旦技术变革的成本预算超出了对收益的预估,企业往往不会选择技术变革。换句话说,涉及整个行业的关键共性技术往往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以及承担巨大的风险,这也是靠单个企业无法解决的问题,尤其需要一个第三方机构来整合研发资源,对关键共性技术进行研发管理。
  可见,单纯以传统科研院所、高校或企业及其内置研发部门作为当前国家创新的动力源的优势已逐步退化,2018年发生的“中兴事件”就是一个典型范例。政府已意识到只有快速推进科研机构的发展,加快研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共性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发展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的高附加值产业,才能保证我国的高质量发展。在此背景下,我国迫切需要寻求一种新的创新动力源来破解创新驱动发展的难题。作为推动新技术产业化的创新主体,新型研发机构具有其自身的职能定位和功能作用,能促进知识群落与商业群落有机衔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现代产业变革,发挥技术创新的转化支撑优势,有效促进创新资源的整合配置,将其作为国家科技创新的新动力源,有着更为明显的优势。
  1.1.2形成动因
  新型研发机构的产生具有一定的时代背景,这是其产生的外在动因。更重要的是,新型研发机构的产生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尤其是新型研发机构解决了碎片化知识的创新需求,实现了产学研合作的内在需求,这是其产生的内在动因。
  1.外在动因
  1)经济发展的推动
  如今,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的边界日益模糊,技术更新和成果转化速度不断加快,科技创新活动不断突破地域、组织和技术的界限。在这种形势特点下,迫切需要新型的研发机构来适应。多数传统研发机构仍沿用过往的运行机制与研发模式,很难对企业发展提供有力且稳定的指导。传统的研发机构在形式及效率上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创新需求以及形式灵活的交易环境,新型研发机构的出现很好地弥补了这一衔接差异,它有效地将产业群落与高校群落有机衔接,有力地支撑了区域经济发展。
  传统研发机构的职能通常由多个机构或部门来实施,主要有科研院所、企业研发部门、财政部门等,存在人才结构和机构业务单一、发展定位和创新效果与产业实际需求严重脱节、管理体制机制落后等问题。新型研发机构则不同,其设立将技术研发转化、技术服务和资金管理等多项职能融为一体,对创新成果的转化支撑具有明显优势。在新的产业需求驱动下,新型研发机构可为产业提供创新性服务,以形成集研发、服务及人才培养为一体的产业技术研究院,并将产业创新与产学研紧密结合起来,建立起创新的研发新体制,广纳高水平科研团队,利用其高效的运行机制鼓励和留住人才,并面向产业搭建集研发、服务和人才培养为一体的体系。同时积极向外开展合作,时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保持自身活力与优势。
  2)市场需求的拉动
  市场是新型研发机构成功与否的*终试金石。现代的市场经济体制对科研组织提出了要求,即科研组织能够直接服务于市场,以提升其市场竞争力。也只有这样,科研组织才能在市场竞争环境中保持稳定的发展态势,并为现代科研组织的出现创造空间。随着市场因素的逐渐渗透,各类新型研发组织便不断涌现。
  越发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需要更高的创新效率。当前,国际技术研发的组织形式逐步向多元性、开放性和虚拟性发展,学科边界、技术转移与产业化边界正不断模糊。大量跨学科、跨专业成果的产生让技术的更新迭代加快,也为科技创新链条变换和产业转型升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术创新向生产力转化已成为考验国家创新发展的重要指标。新型研发机构能够推动产学研合作发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成果产业化。新型研发机构作为吸引高端科技人才、推进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加快技术产业化的重要组件,其建设已成为国际大势所趋。为此,世界各国纷纷设立多级创新机构来支撑科技创新,并将推进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作为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重要手段。新型研发机构作为我国区域性的创新中介组织,必将发挥强大的创新效应,支撑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2.内在动因
  1)接通创新价值链的客观需求
  创新价值链的三个环节由不同主体构成并承担着相应的职能,其中知识创新环节主要由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构成的研究群落承担,具有公益性质,不以追求利润为目标,解决的是知识发现、知识创造的科学问题。产品创新环节主要由大中小微企业构成的商业群落承担,具有私有属性,以追求利润为目标,解决的是产品市场化、产品品牌化、市场品牌化问题。技术创新环节没有明晰的主体承担相应任务,即使有机构承担技术创新和应用研究,也由于责任、权利、义务不对等,组织边界不清晰,关键创新主体的缺失等问题,无法主动创新,资源投入不够,创新价值链上的知识流停滞而无法运行,出现创新价值链断裂现象,形成了“死亡之谷”和“达尔文之海”两道鸿沟[3]。这时,有必要在创新价值链上架起一座桥梁,一是承担知识流动任务,串联知识从研发环节向应用环节和市场环节流动,二是明晰主体责任,激励主体不断提高能力去吸收创新知识,捕捉市场机会,并促进创新的知识能够为市场所用。新型研发机构像桥梁一样把商业群落和研究群落这两个群落连接起来,实现对话和沟通,支撑技术创新环节的发展,有效连接创新价值链,促进知识流动和价值转换,破解“死亡之谷”和“达尔文之海”困局。
  2)解决知识碎片化的内在需求
  知识需要集成才能创新,新型研发机构产生的第二个内在动因就是要解决创新价值链上的知识碎片化、分散化问题。创新价值链的知识创新环节的功能和作用主要是进行研发、设计,其创新源泉由众多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组成,创新交流发生在研究群落内部,无法向市场扩散,同时由于主体目标和性质原因,只能做到知识产出,无法转化知识,其根本在于组织功能的有限性。目前,在“研”的产业化、市场化过程中缺少制度支持和路径支持,因此创新知识分散于创新价值链的一极,或分散于一极中的研究群落内部,呈现出知识碎片化现象。
  无论是知识创新环节还是产品创新环节,由于承担的功能主体不同,组织目
展开
目录
目录
第一篇 状况探析
第1章 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 3
1.1 发展历程 3
1.2 发展状况 11
1.3 发展困境 16
第2章 新型研发机构的基本概念 22
2.1 本质与定义 22
2.2 特征与功能 24
第3章 国内新型研发机构的相关政策 29
3.1 广东省 29
3.2 北京市 33
3.3 上海市 37
3.4 江苏省 41
第4章 我国新型研发机构政策演进与特征分析 45
4.1 政策的总体分析 45
4.2 政策力度特征分析 48
4.3 政策工具特征分析 50
4.4 主要结论 52
第二篇 政策研究
第5章 新型研发机构认定政策建议 57
5.1 现有代表性的认定标准 57
5.2 存在问题 62
5.3 政策建议 66
第6章 新型研发机构分类管理政策建议 71
6.1 现状梳理 71
6.2 存在问题 77
6.3 政策建议 78
第7章 新型研发机构财政支持政策建议 84
7.1 现状梳理 84
7.2 存在问题 85
7.3 政策建议 91
第8章 新型研发机构税收优惠政策建议 94
8.1 现状梳理 94
8.2 存在问题 99
8.3 政策建议 105
第9章 新型研发机构金融创新政策建议 110
9.1 现状梳理 110
9.2 存在问题 114
9.3 政策建议 115
第10章 新型研发机构国有资产管理政策建议 119
10.1 现状梳理 119
10.2 存在问题 124
10.3 政策建议 127
第11章 新型研发机构人才支撑政策建议 131
11.1 现状梳理 131
11.2 存在问题 137
11.3 政策建议 144
第12章 新型研发机构提质增效总体建议 152
12.1 原始创新与科学研究 152
12.2 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 154
12.3 知识创新与成果转化 157
12.4 统筹设计与错位发展 160
12.5 开放合作与协同创新 163
12.6 SNM视角的提升路径 164
第三篇 案例分析
第13章 海尔集团HOPE平台 169
13.1 案例简介 169
13.2 主要做法 173
13.3 经验启示 177
第14章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179
14.1 案例简介 179
14.2 主要做法 181
14.3 经验启示 190
第15章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194
15.1 案例简介 194
15.2 主要做法 197
15.3 经验启示 198
第16章 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 203
16.1 案例简介 203
16.2 运行特点 204
16.3 特色做法 206
16.4 经验启示 208
第17章 美国国防部国防创新实验单元 210
17.1 案例简介 210
17.2 运行特点 211
17.3 特色做法 213
17.4 经验启示 215
第18章 美国能源部国家实验室 216
18.1 案例简介 216
18.2 运行特点 219
18.3 特色做法 221
18.4 经验启示 224
第19章 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 226
19.1 案例简介 226
19.2 运行特点 229
19.3 特色做法 231
19.4 经验启示 234
第20章 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235
20.1 案例简介 235
20.2 运行特点 238
20.3 特色做法 240
20.4 经验启示 243
参考文献 245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