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业发展规模适度产业重点领域的产能规模与社会需求(包括国内需求与国际需求)相适应。农业农村产业发展,具有实现规模经济、经营者成本降低等特征。培育发展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制造业重点领域产能规模满足国内市场发展,兼顾国际市场需求。钢铁、建材、有色、石化等产能总量与环境承载力、市场需求、资源保障相适应,空间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产能利用率达到合理水平。
服务业产业规模发展适度,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特征的高技术成为服务业发展的主要支撑,数字化、信息化成为服务业提高能力和发展水平的共同选择,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制造业向产业链高端转移。
(二)产业发展质量效益高
农业经济从注重规模和数量的“吃饭农业”逐步向注重质量和效益的“品牌农业”转变。实现农业由“增产”向“提质”高质量发展。
制造业产品占据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环节,产品附加值高。发展智能制造、精细制造,掌握核心设备和关键零部件制造技术。
服务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满足消费者多层次、定制化需求,提供高质量、多样化、个性化服务。
(三)产业结构合理
科技、资本要素供给水平不断提高。制造业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变,高技术产品所占比例增高;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实现快速增长。
提高标志性产业的集中度。如: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我国规模以上(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钢铁企业目前有2000多家,产业集中度低于40%。钢铁行业是流程性产业,具有规模效应,必须提高集中度,才能提高对上下游产业和金融业的议价能力,我国钢铁工业要素资源分散,重复建设严重,整体创新能力不强。要实现从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的转变,必须加快资源整合,不断提高产业集中度。宝钢和武钢合并后,再次与马钢合并,就是一个例证。
(四)产业国际间伸缩能力强
高水平“引进来”和全方位“走出去”并举,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引领,形成全球化生产体系和跨国供应链,产业生产资料、工程、产品、服务全球布局,国际产能合作更加深入。
(五)产业原始创新能力强
关键共性技术研究、主要工艺流程和技术装备达到较高水平。以先进技术的产业化应用为导向,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政策链相互支撑,形成高效立体的产业创新体系。制造业突破核心技术、关键基础材料、关键产品、重大技术装备等“卡脖子”短板,实现关键共性技术有效供给,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六)产业融合发展趋势更加明显
不同产业协调融合发展,先进要素、技术创新在一、二、三产业相互渗透、紧密交融、互相促进。以转变生产方式为主线,以大数据为核心,智能应用为方向,云计算和互联网为支撑,信息产业有力支撑三大产业融合发展,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升。以工业、互联网、服务业理念发展现代农业,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进农业与产品加工、休闲旅游、文化创意、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制造业与服务业物流、金融等一体化协调发展,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逐步建立。二、社会发展维度社会协调发展,社会利益结构更加合理,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更加有力,群众参与度进一步提升,重大群体性事件有所减少,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系统,社会治理手段更加精细化、现代化,社会治理配套的相关综合管理服务更加智能化、便利化。
(一)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不断壮大
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扩大,形成合理的利益结构、可持续发展的“橄榄型”社会结构。2019年,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发布分析与预测报告,预计未来15年内,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数量有望翻倍。北京师范大学曾做了一个系统研究,预测我国的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到2025年可以超过50%。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迟福林指出,2020年到2035年是我国由中高收入阶段迈进高收入阶段的关键时期,中等收入群体比例需要从现在的30%左右提高到50%以上。
(二)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完善
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更加安全,抗灾害和安全事件的能力得到显著增强,公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得到有效保障。在高危行业领域,强制实施安责险制度,调动社会专业技术服务力量,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遏制重特大事故。村民(代表)会议、村级议事协商等各类村民自治制度得到完善落实,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组织实现规范化建设,村民自治机制更加健全。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的预测,到2030年,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全面定型、稳定发展,以覆盖城乡的基本保障制度为基础,确保人人享有基本的社会保障,并在规范、有序的条件下实现良性运行。到2050年,完成社会保障由基本保障型向生活质量型转变。社会保障制度的重点任务将不再是项目扩张,而是通过进一步完善制度、提升保障水平、建设发达的公共服务体系,向生活质量型保障转化。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