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Science2.0环境下研究人员的交流和协作模式发生深刻变化
科学研究的本质之一是学术交流与合作,即其是一项合作趋向性的活动。溯本求源,早在1973年,TheSociology of Science一书中就指出“科学系统重要价值规范体系的属性之一是‘公有性’,它要求在一个开放的交流体制中科学家能够自由获取他人的科学贡献成果”。1979年,Garvey在研究中发现了研究人员之间的交流量与科研产出量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这意味着沟通是科学的本质,研究人员就其研究工作进行交流,有助于科学知识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改善研究人员的学术交流方式提供了动力,Web2.0促进了用户内容生成、社会化交互与协同。2011年8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在研究报告《信息时代的科学行为变化》中强调数字技术为科学信息的复制和再利用提供了机会,也为科学信息沟通和科学协作创造了条件。因此,信息和通信技术在知识生产中的作用被广泛认可。总之,科技进步,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超越国界的科学共同体。这些新技术的出现促进了科学家或研究人员之间的合作,因此新的交流和协作模式正在形成。
2008年,来自马里兰大学的Shneiderman提出了Science2.0的理念,其内涵主要是指一种利用网络技术实现信息共享和协作创新的新兴科学方法,类似于Web2.0技术驱动下的开放研究和开放科学运动。2018年,Scharf等发表在Nature上的文章再次强调了科学研究跨学科合作的重要性。Science2.0特别强调研究人员之间利用协作而获取的收益,主要利用一些诸如维客(Wikis)、博客、社交网络等在线工具分享各个领域的科研数据及成果发现,这也促进了多种支持免费科研协作网络站点的迅速发展。Science2.0明显区别于传统的科研模式,其对比见表1-1。
由表1-1可知,Science2.0彻底打破了科学建制的传统模式,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人员在学术交流中广泛采用社交媒体,不断开放和接纳多种合作行为,并在学术活动中吸纳更多的利益相关者。从知识扩散的角度看,知识的本质是通过社会关系进行传播和扩散,这从另一方面显示了知识是如何通过合作而产生和传播的。合作也使研究人员能够建立、扩展和维护他们的社会资本,最终引发未来的合作,从而提高他们的生产力。因此,Science2.0对传统的科学结构、研究进程、沟通交流及价值体系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1.2 学术社交网络的新型学术平台受到广泛关注
虽然Science2.0的概念仍在不断演化,但其核心内涵是指基于Web2.0技术引起的研究交流工具和协作互动平台的变化,利用多样化的学术交流工具提升科研交流和协作的效率。
学术社交网络是伴随着多种学术交流平台的逐步演化而形成的,结合研究人员的多样化信息需求,其使用对象大致经历了如下演变阶段。
(1)使用一般的社交网络服务站点开展学术研究。开放存取的理念进一步推动将社交媒体用作学术交流的工具,由于社交网络服务(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SNS)的目的是支持知识的协作创作和传播,因此学者们在学术上对它进行探索应用也就不足为奇,多数社交网络服务均支持用户通过创建在线身份及分享与研究相关的成果而增加知名度,尤其是2007~2008年,研究人员使用社交网络服务从事与研究相关的活动开始日渐活跃,学者们最大限度地利用了一般社交网络服务的各种通信交流功能。例如,学者们使用Facebook的墙贴功能发布消息,也有学者发现使用Twitter来发布学术成果不失为一个有效的分享策略,但其学术服务的专业性也受到了一些学者的质疑。
(2)使用在线参考文献管理站点开展学术研究。参考文献管理站点存储了大量学术文献供用户参考并允许用户发布或分享其参考文献,并生成参考文献列表,如Mendeley、BibSonomy、CiteULike及Zotero。随着专业的参考文献管理站点不断进行学术社交功能的扩展和完善,其逐渐开始支持研究人员广泛的学术资源共享和信息交互。
(3)使用学术社交网络站点开展学术研究。在线社交网络在演化中持续发展。如Facebook,虽然有多种用途,但其最常用的功能是朋友之间的非正式交流;又如LinkedIn,主要还是用于职业沟通和职业网络。这些均表明一般社交网络服务站点在支持学术交流的专业性上还存在局限。2006~2008年,学术社区开始逐渐兴起,近年来,研究人员又逐渐开始使用学术社交网络来开展与研究相关的活动,学术社交网络是比一般SNS更具体、更专业化的学术社交服务站点,专门针对从事诸如论文和数据集分享活动的相关学术机构和学者,并提供出版物发布分析、问题求助与回答及信息交流促进功能。在线学术社交网络作为非正式的学术交流方式,正改变着传统学术交流的范式,促进了日常科研活动的开展,诸如Mendeley、Academia和ResearchGate等全球性学术社交网络已经成为学术领域研究的一部分。
学术社交网络为研究人员提供了单独用于研究的专业化网络,并结合了公开出版研究的社会化网络特征,均能满足学术研究人员的需求。同时,学术社交网络还提供了诸如个人资料和同行互动等传统社交网络的功能,以及特定的学术需求工具,如文章的上传和引文跟踪。按照Ortega的观点,从全球范围看,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的科学家已经非常积极地参与到学术社交网络的活动中。Gruzd等的调查显示,由于方便与同行建立合作关系,并促进研究人员在线工作,学者们在与研究相关的职业活动中已经越来越广泛地采用学术社交网络服务站点,其对于整个科学发展进程的推动作用日趋显著。学术交流与协作工具的创建时间表如图1-1所示。
2013年,在线教育出版商Elsevier收购了在线文献管理服务提供商Mendeley,据推测,收购总额为0.69亿~1亿美元;三周之后,比尔?盖茨(Bill Gates)联合其他投资者,向全球学术社交网络站点ResearchGate投资0.35亿美元。此外,ResearchGate上还活跃着许多知名学者,如荣获数学最高奖项菲尔兹奖(Fields Medal)的陶哲轩(TerenceTao)。这些事例充分证明了学术社交网络作为新兴社交媒体工具在科学传播领域显著的利益表现,以及受到的广泛关注。
1.1.3 用户对学术社交网络信息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学术社交网络确实能促进知识的交流和传播,但是在线参与的用户生成内容的开放性也加剧了低质信息甚至是错误信息的生成风险,这种用户生成内容造成的低质信息的社交窘境,类似区域经济学中谈及的“公地悲剧”。学术社交网络的内容贡献质量问题成为备受学者们争议的话题。因为传统学术资源的公开出版方式,经过了各方面专家及同行的评审过程,这种编撰加工方式保证了学术资源的来源可信度,某种程度上减轻了人们对于学术内容质量判断的认知负担,而学术社交网络的用户内容生成,在潜在风险不确定的情况下,对用户的信息判断和组织形成了巨大挑战。
学术社交网络上的信息质量并没有经权威人士或专家审核,把关人的角色已经从学术专家或学术权威转变为参与社区的各个研究成员,并且互动和开放一直是Web2.0下学术社交网络承袭的精神,内容质量评测和控制的困难也正是源于这种互动和开放,在学术社交网络平台,每个人都可以在未经同行评审的情况下提供学术资源。因此,这些资源的质量或高或低,为学者们发现高质量的资源带来了困难,很可能会降低他们加入学术社交网络获取和分享学术信息的欲望。因此,信息质量问题成为学术社交网络长期面临的独特挑战,用户对学术社交网络平台提高信息质量的期望是需要格外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丰富的学术社交网络站点为研究人员提供了多样化的学术交流空间,也向研究人员甄别有价值的学术信息资源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催生了研究人员对精准信息的需求。信息质量是用户生成内容的核心问题,由于信息质量在具体情境下具有鲜明的用户主体特征,信息质量也源于用户的最终评价和判断,立足于用户视角研究学术社交网络感知信息质量各个因素的选判,充分了解用户对信息质量的体验和判断,将为深入分析用户感知信息质量提供理论依据,为推动学术社交网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那么,备受关注而又被广泛讨论的学术社交网络究竟是怎样一种科学服务工具形态?能否实现Science2.0下所倡导的价值?学术社交网络具有的社会网络结构有哪些特征和规律?现有的用户行为研究集中在哪些方面?针对学术社交网络的多方面评价有哪些?为什么人们相信并愿意使用学术社交网络?人们为何乐于在学术社交网络上贡献内容?高质量的内容具有哪些特征?如何进行信息质量的判断?学术社交网络该如何进行信息质量的建设和管控?这些都是学界和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对学术社交网络用户行为进行系统严谨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1.2.1 学术社交网络的功能与结构研究
Science2.0环境下,研究人员在学术研究和交流阶段广泛使用了各种学术社交网络,诸多学者对现有学术社交网络的功能及社会网络结构研究进行了梳理。
1.2.1.1 学术社交网络的功能研究
早在2011年,Listed就提出学术社交网络为促进高效的研究协作提供了途径,并且最大的功能优势在于其众包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个体提出一个问题,往往可以获得社区专家的回复,以此实现学术思想的交流,该种模式特别适合解决复杂问题的大规模协作难题。同年,有学者认为一些学术社交网络,如科学博客,已经开始探索有关科学的命题,比如有关科学和社会的关系研究,不局限于科学发现成果的发布。2014年,Van Noorden的研究表明,研究人员选择不同的学术社交网络的目的有所不同,如使用ResearchGate和Academia平台的目的是联系合作者,而使且Mendeley主要是为了发现新发表的文章。
协作功能的探讨方面,Bardakci等根据对土耳其34所大学95名学者的调查结果,从社会文化和科学惯例的角度讨论了学术社交网络在研究协作中的重要作用,Thelwall和Kousha调查了哲学学科成员使用学术社交网络Acadmia. edu的情况,发现教师群体的主页访问量要高于学生群体,这与社交媒体的年轻化使用特征背道而驰,说明学术社交网络的主要功能还是在于学术交流,而非社交;类似地,Pieterse和Meishar通过对以色列研究人员的问卷调查,发现社交网络主要的使用功能在于信息消费,而非信息交互,这表明学术社交网络站点主要是受到学术资本驱动,而非友谊驱动。然而,Oh和Wei强调了学术社交中的协作,认为学术社交网络的主要功能在于促进跨学科的合作。该观点在后来的研究中得到进一步认可,如Rohani和Ow通过对5个不同学术社交网络站点的调查,将其功能特征概括为管理、协作、报告和整合,其中协作功能就涵盖了多学科的合作。
基本功能的界定方面,Gruzd将学术社交网络的基本功能界定为两种,即支持社交网络的交流和基于文献管理的应用。在此基础上,Bullinger等分别对Academia、Mendeley和ResearchGate的10位平台创建者进行深度访谈,同时结合24个学术社交网络站点的案例分析,再次强调了协作功能,将学术社交网络的功能扩展为4种,即个人身份和网络管理、学术信息管理、交流管理和协作管理,并将其功能分类整合到框架体系中,如图1-2所示。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