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功能共振(网络舆情演化与治理)
0.00     定价 ¥ 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2720746
  • 作      者:
    作者:陈华明|责编:黄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7-01
收藏
作者简介
陈华明,文学博士,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院研究员、网络空间治理研究所所长,四川大学“双一流”建设办公室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网络与新媒体、传播与社会发展、网络空间治理。
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等科研项目八项;出版学术专著两部、编著两部;在CSSCI来源期刊及SSCI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多篇研究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等全文转载。曾为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者;曾任美国基督教亚洲高等教育基金会(United Board)高级研究员,在美国、菲律宾、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多所大学访学与研究。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将网络舆情置于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视阈下展开研究,以常用于安全科学、风险评估学科的功能共振分析方法来研究网络舆情治理与化解社会风险的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网络舆情治理功能共振”概念,搭建了网络舆情功能共振模型,厘清了网络舆情作为网络社会“技术-社会”系统形塑的复杂性社会功能,明晰了“弱者强势、情绪优势、轻者为重、次者为主”的演化机理,提出了以解决社会治理问题为导向的政府主导、媒体引导、网民自治的三大功能主体协同的网络舆情治理机制。
展开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价值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价值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关于功能共振理论的研究现状
二 关于网络舆情演化与治理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框架
上篇 问题提出与理论构建
第一章 理解功能共振
第一节 功能共振理论的内涵和要素
一 共振现象的发现
二 共振现象的研究及理论发展
三 功能共振理论的提出及基本内涵、构成要素
第二节 功能共振与相关共振概念的关系
第三节 其他理论融合视角
一 网络舆情研究的媒介学进路
二 复杂系统及复杂系统范式
三 社会复杂性治理视角
小结
第二章 网络舆情的复杂性思考
第一节 复杂性:社会运行的基本动力
一 复杂性解析社会运行现象的普遍适用性
二 风险社会中的复杂动力及其特征
三 技术与复杂社会:技术与社会共同形塑复杂社会网络
第二节 网络舆情:根植于技术—社会复杂系统的演化机理及新变化
一 网络舆情世界的复杂性机理认知
二 网络舆情复杂性机理下的新特点、新要求、新方式
小结
第三章 功能共振理论与网络舆情治理的逻辑契合
第一节 前提要件契合:以复杂性为依托的运行基础
一 基础层面:都以涌现作为核心机理
二 要件层面:都具有适应性主体
三 结构层面:都与众多复杂要素相勾连
第二节 运转模式契合:以非线性为特征的演变取向
一 认知与模式探索层面:均经历了从线性思维到非线性思维的转变
二 现实与客观事物层面:与对象的联系均是多元复杂而又非线性的
三 实际操作与应对层面:均无法用简单的线性思维思考与解决问题
第三节 演化动力契合:以多因素动态耦合为助力的发展机制
一 结构层面:以耦合为核心要件的基本构成机制
二 动能层面:基于耦合机制的系统演化动力
三 指向层面:从耦合到协同的共同整体目标
第四节 理论实践契合:以新理论开辟舆情研究新思维的路径创新
一 认知层面:“历时+共时”新视野
二 演化层面:“随机性+规律性”新思维
三 治理层面:“现代化治理+治理现代化”新路径
小结
中篇 模型构建与案例分析
第四章 基于FRAM分析框架的网络舆情功能共振模型建构
第一节 网络舆情的功能共振模型建构
一 网络舆情构成要素
二 功能的识别与描述
三 网络舆情演化的功能共振模型构建
四 确定功能共振及功能共振的影响因素及失效模块
第二节 基于FRAM模型的案例分析
一 自然灾害类事件:山东某市水灾事件
二 社会矛盾类事件:四川某县某中学学生死亡事件
三 公共安全类事件:福建某酒店坍塌事件
四 社会卫生类事件:四川成都某中学食物中毒事件
第三节 基于功能共振理论的仿真模型构建
一 基于FRAM框架的模型构建
二 基于大数据模拟的仿真结果分析
小结
第五章 网络舆情的主动功能及治理转变
第一节 网络舆情的主动功能
一 功能共振视域下网络舆情主动功能的提出
二 网络舆情的主动功能及其特性
三 网络舆情主动功能的发挥——调节共振
第二节 网络舆情的主动功能约束演化
一 网络舆情演化受主动功能约束的原理
二 主动功能约束网络舆情的策略
第三节 主动功能约束下的网络舆情治理转向
一 主动功能约束下的现代化治理改变转向
二 主动功能约束下的多主体协同应变转向
三 主动功能约束下的多因素耦合异变转向
小结
下篇 基于功能共振理论的网络舆情治理策略
第六章 政府主导策略:强化整体设计夯实治理基础
第一节 网络舆情环境变化中的政府治理转变
一 顶层设计理念:从“运动式管理”向“整体性治理”转变
二 中观管理规范:从“松散管控”向“集中管控”转变
三 底层治理手段:从“单一路径”向“多元方式”转变
第二节 基于功能共振机制的政府网络舆情协同治理模型
一 功能识别与描述
二 识别功能模型中的耦合
三 确定功能共振
第三节 “刚性嵌入”与“柔性融入”的政府治理参照
一 加快网络舆情治理的“法治生态体系”建设,实现体系化的“刚性嵌入”
二 加快转型网络舆情治理中的传统范式,实现多元治理形式的“柔性融入”
小结
第七章 媒体协同策略:畅通沟通渠道建立主流共识
第一节 媒体:话语导向与共识建构的助推者
一 媒体形态与传播环境变迁
二 媒体作为网络舆情治理的功能主体
第二节 功能共振理论下媒体协同网络舆情治理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