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与马克思主义在上海的传播(精)/马克思主义研究文库
0.00     定价 ¥ 95.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9462307
  • 作      者:
    作者:徐立波|责编:刘兴华
  • 出 版 社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7-01
收藏
作者简介

徐立波, 男,中共党员,法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上海师范大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复旦大学博士后。主要从事中共党史党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青年项目1项、教育部社科基金年度青年项目1项、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项目1项;主持完成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一般项目等5项。在《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社会主义研究》《江苏社会科学》《学术界》、人民网等权威媒体以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省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荣获上海师范大学第十三届优秀青年教师、上海师范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分析了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出现的历史背景、产生的原因、阶级基础和现实条件、发展的人才条件等基本问题,并对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报人群体进行了深层次剖析。由于上海经济比较发达,加之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上海救亡图存的社会氛围与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上海开放的文化环境和报刊事业蓬勃发展的文化氛围共同为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在上海的广泛传播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展开
目录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问题的缘起

一、问题的缘起

二、关于“中共早期”及“中共早期报刊”范围界定

第二节本书相关研究现状

一、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二、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研究的重要问题

三、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研究评析


第二章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发行状况及报人群体分析

第一节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在上海发行概况

一、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的出现

二、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产生的阶级基础和现实条件

三、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诞生和发展的思想文化环境

四、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的诞生和发展的人才条件

五、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的诞生是中国近代报刊发展的结果

第二节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报人群体在上海分布情况

一、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是党报党刊的主要撰稿群体

第三节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报人群体集中上海的原因

一、现实基础:上海经济比较发达和工人阶级日益壮大

二、社会基础:救亡图存的社会氛围和政治环境相对稳定

三、文化基础:相对开放的文化环境

第四节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报刊在上海的发行概况

一、《新青年》的创刊与终刊

二、《共产党》月刊的创刊与终刊

三、《向导》周报的创刊与终刊

四、《热血日报》的创刊与终刊

五、《先驱》的创刊与终刊

六、《中国青年》的创刊与终刊

七、《劳动界》的创刊与终刊

八、《妇女声》的创刊与终刊


第三章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在上海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宣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生平和贡献

一、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生平的宣传

二、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贡献的介绍

第二节大量译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一、对马克思恩格斯经典作家著作的译载

二、对列宁相关著作的译载与传播

三、阐释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理论问题

第三节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

一、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

二、总结十月革命的经验教训


第四章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阐释

第一节中共早期报刊对中国革命对象与动力问题的阐释

一、关于对中国革命对象问题的探索

二、关于对中国革命动力问题的探索

第二节对中国革命性质和前途问题的阐释

一、中国革命性质、前途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二、对中国革命性质与前途问题的理解与阐释

第三节对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的理解与阐释

一、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关乎中国革命成败

二、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策略

第四节中共早期报刊对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问题的阐释

一、统一战线、武装斗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二、中国共产党关于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问题的探索


第五章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与马克思主义在上海传播的路径

第一节出版专号特刊进行集中传播

一、专号特刊的主要类型与情况

二、开设的专号特刊突出特色

第二节各报刊相互配合进行组合传播

一、中共早期报刊定位明确、各具特色

二、各刊互做广告、相互配合

三、在与读者交流沟通中互动传播

四、针对不同读者群体进行分众传播

五、在与非(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斗争中批判传播

六、使用多种方式进行伪装实现巧妙传播



第六章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特点、贡献与局限


第一节中共早期报刊对马克思主义在上海传播的特点

一、由碎片传播到聚合传播

二、由上海局部地区传播扩展到上海整体传播

三、由小众学说到主导理论的传播

四、由单向传播到双向互动传播

五、由专注于思想学术研究到政治立场鲜明的传播

第二节中共早期报刊在上海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贡献

一、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理论准备

二、促进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确立

三、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

四、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建设吹响了前进号角

第三节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局限

一、常因经费短缺导致传播受限

二、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势力的阻挠与破坏

三、报刊杂志主编更换对报刊发展方向产生深刻影响

四、编辑部成员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水平有待提升


第七章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在上海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启示

第一节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式发展传播马克思主义

一、传统报刊的受众依然强大

二、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有效结合

三、着重宣传传统报刊与新型报刊存在的时代意义

第二节正确应对与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舆论斗争

一、科学鉴别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及其危害

二、对非马克思主义思潮要有批判性思维

三、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

第三节党报党刊必须坚持党性、人民性、实践性等基本原则

一、党报党刊必须坚定党性原则

二、党报党刊必须坚持人民立场

三、党报党刊必须坚持问题意识,从实践出发

第四节建设高素质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

一、培养高素质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

二、创新马克思主义人才队伍建设的方法

第五节坚持问题意识, 解决时代迫切难题

一、党报党刊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己任

二、党报党刊必须关心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