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写本学研究(第2辑)
0.00     定价 ¥ 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00208536
  • 作      者:
    编者:伏俊琏|责编:贺茹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22-07-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5—11世纪中国文学写本整理、编年与综合研究”成果之一。写本是与刻本相对的文献载体。与刻本文献的程式化、批量化和规范化不同,写本的个性化特征较为突出。大致在北宋以前,文化传播的载体主要是写本,宋代以后,刻本成为书籍的主要形式,而写本仍在很大范围内作为辅助形式存在,像《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等书也用写本的形式保存,民间文书更是大量以写本形式流传保存。20世纪以来,随着战国到汉晋简帛文献、敦煌写本和吐鲁番文书等的发现,大量宋以前的写本重现于世,在此基础上,写本学应运而生。近年来,受书志学、考古学方法的影响,我国写本学研究的面貌有了较大变化,一批学者从写本整体入手,发现了诸多学术新问题,写本学研究逐渐发展起来。本辑刊则是国内第一家以“写本学”为名的学术集刊。
展开
目录
写本群意识与敦煌文书整理琐议
——以张球及其作品研究为例
S.2607+S.9931书手为张球考
S.6537、P.3271歌辞集阐幽
从读经、抄经到解经:敦煌僧人经典的传与习
——以敦煌摘抄经为中心-
敦煌文学写本的装帧形态
试论吐蕃统治对敦煌地区书写工具、纸张及书籍形式的影响
敦煌写本制作的流动性考察
——以P2972为中心
《大唐嵩山会善寺故大德道安禅师碑》拓本版本及校勘
西夏写本文献概说
南江县菖蒲涧题刻小考
——兼论从文物到载籍的嬗变
《元朝秘史》写本学特征
——由十二卷变向十五卷时
稀见商承祚手写本《古器物铭释》初读
抗战时期一篇学术论文写本的考证
《杨树连日记》所见杨树达与郭晋稀师友风谊
杨树达致郭晋稀书剳十通释读
《西洋写本学》简介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