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新媒体传播文化(新闻与传播学科理论与实践论文集)
0.00     定价 ¥ 56.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07850529
  • 作      者:
    编者:杭孝平|责编:张晓梅
  • 出 版 社 :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7-01
收藏
编辑推荐

* 展现新闻与传播专业学科建设三年来的研究成果,提高研究生师生团队的科研水平,推动新闻与传播专业学科的持续发展。

* 从短视频与直播、网络媒介素养提升、新媒体传播和策略等方面展开研究,进行规律发现和趋势洞察,为新闻与传播学科建设、新媒体传播理论和实践发展提供借鉴。

* 聚焦网络新媒体、城市文化、影像创作等方向,重点培养具有较高网络媒介素养、新媒体传播技能和精通城市文化的专业型高级人才,为各高校新闻与传播专业的教学和科研提供参考和帮助。


展开
作者简介

杭孝平,传播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联合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带头人、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负责人、网络素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组成员。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长城学者、北京市教学名师(青年)、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北京联合大学百位杰出中青年骨干教师。曾获北京市属高校教师发展基地“市级优秀学员”称号。北京市级智库——千龙智库专家、中国传媒大学传媒经济研究所兼职研究员。曾在纽约市立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访学,在美国加州州立大学等学校学习。研究方向:网络素养、新媒介技术。

展开
内容介绍
本论文集聚焦新闻与传播学科和网络新媒体专业的发展,从新媒体传播的新形态和新特征、网络媒介素养提升、短视频和直播的发展和影响、影视文化传播、媒介文化和社会影响等方面,展开现象分析、问题研究、规律发现和趋势洞察,从而为新闻与传播学科建设、新媒体传播理论和实践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
精彩书摘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短视频传播现状探究

——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短视频为例

鲍宇涵

【摘要】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传媒行业也不例外。短视频与新闻业的融合发展也成为当下传媒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可以说短视频是现今媒体的“兵家必争之地”,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简称“总台”)在内的多家主流媒体对新闻短视频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本文将以总台央视作为案例,研究总台央视在新闻短视频领域的探索;同时将分析新闻短视频的起源、发展、特征及主流媒体在短视频领域的主要举动,通过分析总台央视的新闻短视频作品,探究总台央视在短视频传播方面的特征;最后提出总台央视在短视频领域的一些困境及对应的优化方案。 

【关键词】短视频 总台央视 新闻短视频 媒介融合 


一、新闻短视频的起源与发展现状 

新闻短视频是短视频的一种,是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而兴起的新闻报道形式。由于出现时间较短,国内对新闻短视频的概念尚未有一个统一的定论。一般而言,新闻短视频是时长不超过5分钟,可以利用手机等移动智能终端拍摄、剪辑、播放,通常搭配字幕、音乐等元素,并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进行传播的新兴新闻报道形式。 

因此,短视频与新闻业的结合也成为当下新闻产业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由 

于短视频相对于传统视频来说制作成本低、技术门槛低,因此国内最先涉足短视频传播的是自媒体,但随着短视频的走红,越来越多的主流媒体开始纷纷开设短视频账号。 

在国内,最早将移动短视频应用于新闻领域并进行产品开发的是新华社,2014年11月新华社推出了“新华15秒”这一短视频新闻APP(应用程序)。随后各大主流媒体开始了对新闻短视频的探索,先后有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推出“浙新闻”、新京报推出“我们视频”、上海广播电视台推出“看看新闻”、澎湃新闻推出“澎湃视频”等。 

发展至今,主流媒体在新闻短视频领域的布局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型:第一 

种是自建新闻短视频平台,这种情况下媒体往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搭建平台,还要想办法为平台引流,但自建新闻短视频平台的优势是没有其他媒体的竞争和分流。这其中的代表有新华社推出的“新华15秒”、《人民日报》推出的“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央视频”等。第二种是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建立官方短视频账号,这种方式对于资金、资源的要求少,还能利用社交媒体的流量优势,但缺点是与该平台上其他入驻媒体之间会有激烈的竞争。例如,总台入驻了微博、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社交媒体平台,仅在抖音平台上,总台的不同栏目、频道共开设了近20个账户,其中的竞争是非常明显的。 

(一)央视新闻短视频发展概况 

2019年起,总台央视大力发展新闻短视频业务。作为一家各项实力都很雄厚的新闻机构,总台央视在新闻短视频方面的布局既有自建的短视频平台,也有在其他主流社交平台上开设的官方短视频账号。 

2019年11月,总台央视正式推出了短视频社交媒体平台“央视频”。在形式上,“央视频”以短视频为主,但也兼顾了长视频和直播。在内容上,“央视频”以总台资源作为依托,涵盖了新闻资讯、文化娱乐等多方面内容。值得注意的是,传统算法分发类社交平台往往会因为算法过分侧重阅读量等因素,不可避免地导致内 

容呈现低su化趋势,但是“央视频”的算法会综合浏览量、转发量、新闻内容、传播价值等多方面因素,以抵制低su化等倾向。 

同时,总台央视也相继在短视频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力。2019年8月24日,央视《新闻联播》栏目同时入驻国内两大短视频社交媒体平台——抖音、快手,建立官方短视频账号,并保持两个账号的同步更新。截至2021年8月26日,央视《新闻联播》节目的账号一共发布了555个视频,其选题分别为民生新闻239个、政策新闻13个、国际新闻66个、经济发展新闻28个、体育新闻14个、科技文化新闻16个、疫情相关新闻129个、正面人物事件宣传50个。 

(二)总台“央视新闻”短视频与央视其他短视频的差异分析 

除了“央视新闻”之外,总台央视的很多其他栏目也纷纷入驻短视频社交媒体平台,开设短视频账号,目前总台央视的不同频道、节目在抖音开设的账户近20个,“央视新闻”是总台央视所有短视频账号中粉丝数量和点赞数量最多的账号。 

与总台央视的其他短视频布局相比,总台“央视新闻”短视频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内容放眼全球,综合性强。其他短视频账号的内容往往聚焦于某一单一领域,但“央视新闻”短视频的内容涵盖全球要闻,综合性更强。翻阅“央视新闻”近期在抖音账号发布的内容不难发现,既有《“七连问”日本核废水排海》《印度疫情超34万例》等国际新闻,也有《央行等四部门再次约谈蚂蚁集团》《疫苗接种应尽量不等于“一刀切”》等国内新闻热点,还有《0卡0糖饮料很健康 可以放心喝?》《教育部“出招”保障学生充足睡眠》等民生话题,其内容高度和大局观意识是其他短视频账号所无法比拟的。 

第二,后续事件有跟进,连续性强。由于新闻往往是不断进展、动态发生的, 

因此总台“央视新闻”短视频账号往往会对新闻进行跟踪报道,力求保持新闻的时效性和完整性。而其他短视频账号的视频内容往往各自独立,不会有这么强的连续性。例如,针对“日本将福岛核废水排放入海”事件,“央视新闻”先后发布了10条短视频跟踪报道此事件,既有事件进展跟进,也有国际媒体的声音,还有对事件的解读,其通过多次短视频的发布,尽可能全面报道这一事件。

二、总台央视新闻短视频传播特征分析 

(一)传播主体:从“严肃的传播者”向“亲切的引导者”转变 

主流媒体为了打造自身的权威性,在传统媒体时代往往会把自己塑造成为一 

个严肃、专业的“传播者”。以“新闻联播”为例,每天固定的时间、正式的着 

装、统一的开场白、不苟言笑的播报风格,“新闻联播”一直以来给人以厚重的印象,这样的传播主体身份塑造与总台央视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有关。总台央视不仅仅是为了向大众传播新闻,更是社会主义传播体系构建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这也就决定了总台央视的形象必须是理性、严肃的,但也拉大了与广大观众之间的距离。移动互联网、短视频的出现改变了主流媒体过去“高高在上”的媒体格局。大量观众转移到短视频社交网络平台之中,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竞争忽然加剧。总台央视想要保持自己领导者的地位,其根本还是在于吸引用户、留住用户,因此从过去“高高在上的发言人”转变为“亲切的引导者”让总台央视更有人情味,也拉近了央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二)传播语态:从“高居庙堂”向“江湖语态”转变 

短视频最早来自自媒体,这也就决定了短视频在传播语态上呈现出“草根”式的“江湖语态”。在这样的背景和趋势之下,总台央视等主流媒体过去“高高在上”的姿态必然会显得格格不入。因此,总台央视在短视频的内容制作过程中, 

传播语态以一种更接地气、更贴近受众的形式构建。以《主播说联播》栏目为例, 

《主播说联播》是总台央视新闻新媒体中心于2019年7月29日正式推出的短视频栏目。《主播说联播》的内容密切关注热点,结合当天的重大事件和热点新闻,用通俗语言传递主流声音。在《主播说联播》的出镜主持人都是《新闻联播》节目的主持人,但他们一改往日一本正经播新闻的风格,更多地尝试使用网络用语来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例如,康辉说的“荒唐得令人喷饭”,李梓萌所说的“这曲戏演得,看来是想给美国股市‘打call’啊”,都以靠近受众的语态更好地传播了主流声音。


展开
目录

目录: 

短视频与直播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短视频传播现状探究    鲍宇涵 

——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短视频为例   

慢直播与空间媒介化及其传播实践      陈 丽 

——以《疫情 24 小时》为例   

短视频:全民表达的基点与革新    张志伟 

抖音中的北京:短视频与城市的互动性研究    赵悦帆 

“乡村网红”的传播特征、影响和趋势研究    金 韶 王佳晨 


网络媒介素养 

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人保护法》探讨未成*人网络保护     刘 倩 

网络直播环境对青少年网络素养的影响研究    孟 丹 杭孝平 

家庭在未成*人网络保护中的作用探析     赵金胜 杭孝平

网络直播带货的传播特征和网民文化素养提升研究     肖屈瑶 


新媒体传播和策略 

新媒体环境下意见领袖在红色文化传播中的影响研究    韩晓宇 

网络时代新闻记者的访问技巧研究    刘振宇 

基于群体模仿的流行:网络迷因视域下的“网抑云”现象    杜丹妮 吴惠凡 

信息网络传播视域下的“深层链接”行为定性及规制    高胤丰 张钧凯 

虚拟现实技术在电影产业中的应用及影响    金 韶 褚婉宏

大学生用户的共享单车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林玉娜 

——基于山东高校大学生群体的调查    

微信公众号标题构成策略和计算研究      罗 茵 

——以影评类爆款文为例  


影视文化传播 

新媒体视域下主旋律影视传播的新逻辑与新动力     陈 彤 

——以《觉醒年代》为例   

“后真相”时代以艺术真实塑造文化记忆    刘丽丽 周春霞 

——以《觉醒年代》为例    

文化地理学视域下的河北电影    杜晓莹 杜剑峰 

中外运河主题纪录片叙事策略比较研究    齐 溦 

——以《京杭大运河》和《我与大运河》为例    

空间理论视域下对电影《天安门》的解读    陆涵昀 


媒介文化与社会 

京味儿文化在北京地铁公共空间中的表达     乔 谦 

——以地铁 8 号线为例    

浅谈民间艺术的法律保护    解 嵩 

社交媒体语境下泰国公益广告的戏剧主义修辞分析    刘 丽 

专业硕士课程思政的特点与实践     赵伊纯

——以新闻与传播专业为例    

“盲盒经济”的文化特征、消费逻辑和价值提升    肖 迅 金 韶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