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科技期刊产业发展报告(2021)
0.00     定价 ¥ 1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721549
  • 作      者:
    编者: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责编:王治//祁媛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5-01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科技期刊产业发展报告(2021)》从产业经济视角,以翔实数据和典型案例为基础,对科技期刊产业赋予全新定义,创新提出了“中国科技期刊产业发展指数”,首次定量分析了区域和行业科技期刊产业化发展现状,分析了中国科技期刊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精选了一批期刊集约化、集群化发展较好的代表性案例,展示了中国科技期刊的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结合政策与生态环境剖析了中国科技期刊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对策略和发展路径建议,回答了中国科技期刊产业化基础条件、怎样谋求产业化发展、如何做大做强产业等发展问题。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科技期刊产业综述①
  产业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1]。从供应角度看,产业是指具有类似生产技术、生产过程、生产工艺等特征的物质生产活动或类似经济性质的服务活动总和。随着产业经济的发展,美国经济学家弗里茨 马克卢普1962年在其著作《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中提出了知识产业的概念。他认为,知识产业是或为自身、或为他人消费而生产知识,或者从事信息服务和生产信息产品的组织或机构[2]。许光洪等则从要素投入角度明确,知识产业就是以知识、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投入产出的行业或事业,即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3]。
  科技期刊传承人类文明,荟萃科学发现,引领科技发展,直接体现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4],因此,在推动科技创新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科技期刊作为传播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载体,其刊载的论文,既是科学研究成果的呈现,也是科学研究方向的指引,一直伴随着科技的进步而发展[5]。基本上所有科技期刊的办刊宗旨,都是为学科和行业的创新活动、学习活动提供创新知识和学术交流服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国科技创新事业蓬勃发展,科技、文化出版领域各创新链、产业链环节和要素不断完善,我国科技期刊总体上也在内容质量水平和市场化发展水平上不断提高,面向市场的学术经营、出版经营活动日渐丰富并贯穿科技期刊生产全过程[6],逐步形成了面向科技创新服务的知识产业体系,并迎来了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机遇期。
  本章从科技期刊产业的基本概念、产业机制、产业链要素等三个方面展开综述,以期从理论上探讨我国科技期刊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一节科技期刊产业的基本概念
  1665年,世界上第一本传承至今的科技期刊-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of
  The Royal Society(《哲学汇刊》),在英国皇家学会创立。《哲学汇刊》早期的成本完全由创始人奥丁伯格本人支付,因此,其目的不仅仅是要给当时的科学家们提供更好的学术交流平台,而且还要创造利润。他设计了一种订阅服务,将每本刊物标价1先令(1英磅=20先令),公开发行售卖,其带来的收益,不仅可以支付印刷费用和书商发行服务费用,还可以支付奥丁伯格在伦敦的房租。可以说,世界上第一本科技期刊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种商业活动,是一种带有伟大目的的商业服务,这才使得这份期刊能够存活下来并持续发展到现在[7]。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国际出版商进入中国,我们发现国际上一流的学术期刊年度定价动辄一两千美元,国际大出版商例如爱思唯尔、施普林格 自然等,动辄就是一两千份期刊集合起来报价,形成了巨大的产业效益和社会影响,给我们中国办刊人带来了从办刊理念到办刊实践的巨大冲击。为此,我国科技期刊界也开始思考科技期刊的产业化问题。
  早在1998年,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王振永就发表了《科技期刊走产业化道路的思考》[8],明确提出,中国期刊产业化的内涵是:要走期刊产业化的路子,坚持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服务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出发点,以生产优质高效的精品期刊为目的,以市场需求和市场调节为导向,以现代企业制度为产业运作的基本模式,遵循期刊生产规律,逐步建立起产前、产中、产后的完全市场机制,走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综合发展的路子,实现期刊社(编辑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佳化、*大化。1999年,《科学养鱼》杂志社戈贤平进一步提出,产业化是科技期刊发展的必由之路。科技期刊是联结科研与生产的桥梁和纽带,是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服务的,因此就其自身特点来讲,科技期刊属于信息范畴的第三产业。科技期刊要真正回到为读者办刊的宗旨上来,向产业化方向发展才能具有竞争力,使刊物真正走上健康发展之路[9]。
  2000年,柳建乔提出,科技期刊的产业化,是指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发行以及相关的经营活动中,以市场需要为导向,按产业方式和规律组织各种活动的一种办刊模式和管理模式。科技期刊产业化的核心是科技期刊办刊的市场化和规模化[1'同年,陈宏愚和高建平对科技期刊的产业化进行了系统研究,首次提出,科技期刊产业是指以科技期刊及其网络为载体依托,存在并发展于科技期刊物化产品和非物化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技术、物质、资金等要素及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的科技期刊的基本功能结构体系,是从科技期刊诸社会功能中衍生出来的各种生产活动的总和。它既包括了科技期刊的传统社会功能,同时也涵盖了研究咨询、成果转化、中介服务、展览会议、广告策划、资本营运、评估监测、受众引导、人才培养、教育传授、学科建设等不断衍生出来的社会功能,并探讨了科技期刊产业化的路径及其支撑体系[11]。2005年,刘大乾根据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的先进理念,结合我国科技期刊实际,分析了知识经济条件下我国科技期刊参与国际竞争亟须加强基础性建设,进而介绍了版权产业为期刊“走出去”“引进来”参与国际竞争提供的几种模式[12]。2007年,张宏翔对国外科技期刊的主要经营模式、经营方式,对国外科技期刊的产业化运作方式如市场调查、期刊策划、规模化经营进行了研究分析,并结合我国科技期刊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探讨了我国科技期刊可行的经营方式与发展方向[13]。2009年,刘明寿探讨了科技期刊出版产业链概念的界定,阐述了科技期刊出版产业链整合的作用,分析了困扰我国科技期刊出版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从而提出我国科技期刊出版产业链整合的原则和资源整合的基本思路[14]。2010年,聂传云以我国主要的神经科杂志为例,分析了科技期刊出现的困局及其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指出科技期刊应树立为行业所有客户服务的思想,走市场化、产业化道路[15]。2011年,肖宏提出,要办好学术期刊,无论是从单本还是从集群来说,都必须从期刊产业链的三个环节全面提升工作质量——编辑工作、出版工作、市场工作。学术期刊的经营,应从学术经营、出版经营、市场经营三个方面入手才行[6]。
  当前,我国“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目前的研究焦点较多地集中在“如何办刊”以及“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含义和标准上。但是,也有业内人士注意到了科技期刊产业应该成为“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张昕、王素、刘兴平等明确提出“要推动科技期刊产业化发展”[16]。武晓耕和郝媛媛通过对中国科技期刊产业发展的梳理,也注意到国内的期刊出版企业虽然还无法在国际上与西方出版巨头竞争,但在“内循环”的模式下也正在蓬勃发展;在梳理中国科技期刊产业发展的基础上,该文深入探索中国科技期刊产业如何能在国际产业链条中占据更加有利的位置,进而提升在国际科技期刊产业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17]。
  综上所述,从产业经济的角度,科技期刊产业,可以定义为围绕科技期刊的所有经济活动的总和,包含科技期刊从内容组织、编辑加工、出版发行、市场营销、传播应用到综合管理与服务等各个分工不同但又利益相互关联的行业所组成的业态总集合。其存在的必要性,来自需求和供给两方面的市场组合,以支撑国家科技创新需求为根本、满足作者和读者两个市场都发展的需求为目的,以可持续发展自身供给能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效益双丰收为结果。从性质来看,可以归属为“知识产业”,是专门的知识生产、加工、消费的经济活动的总和,但又分别和科技事业、科技产业,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相交叉,是公益性质和商业性质相融合的产业;从内容和服务对象来看,又有特定的内容(科学技术成果)、特定的服务对象市场(科教人员)、特定的消费体系(科教机构和企业研发机构),构成了独立的产业服务体系,故也可以独立称之为“科技期刊产业”来对待。
  第二节科技期刊产业发展机制
  一、科技期刊产业的动力机制
  近年来,我国科技期刊产业能够不断发展壮大,其动力机制首先来自于国家的发展战略与政策驱动,其次是来自于学术创新与交流服务蓬勃发展的外在需求驱动,当然更离不开市场经济与社会发展环境下科技期刊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驱动。
  (一)国家发展战略与政策驱动
  2013年12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提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要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朝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不断前进[18]。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提到:科学研究既要追求知识和真理,也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袓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19]。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会第五次会议提出:要以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为目标,科学编制重点建设期刊目录,做精做强一批基础和传统优势领域期刊[4]。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明确指出:要办好一流学术期刊和各类学术平台,加强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21]。2021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22]。
  2014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规范学术期刊出版秩序促进学术期刊健康发展的通知》要求:严格学术期刊出版资质和要求,建立完善学术期刊出版准入制度;完善扶持激励政策和保障体系,构建学术期刊发展长效机制;落实责任,强化管理,切实推动学术期刊健康有序发展[23]。2019年,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提出优化科技期刊与出版结构布局、着力提升科技期刊专业管理能力、着力提升科技期刊出版市场运营能力、着力提升科技期刊国际竞争能力等4个重点任务,要求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科学编制重点建设期刊目录,全力推进数字化、专业化、集团化、国际化进程,实现科技期刊管理、运营与评价等机制的深刻调整,构建开放创新、协同融合、世界一流的中国科技期刊体系。要面向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前沿,按照国家准入政策和出版管理制度,鼓励引入企业力量协同办刊,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要支持若干科技期刊出版企业跨部门、跨地区重组整合期刊资源,打通产业链、重构价值链、形成创新链,加快集聚一批国际高水平期刊,打造国际化、数字化期刊出版旗舰[24]。202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要构建国家科研论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25]。2021年,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再次强调:鼓励符合条件的学术期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做强做大。支持规模性出版企业探索协作办刊等模式,跨地域、跨部门、跨学科整合期刊出版资源,打造若干具备较强传播力影响力的学术期刊出版集团。学术期刊出版单位符合条件转制为企业的,可按规定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学术期刊出版企业上市融资。同时,提高学术期刊市场开拓和竞争能力,使之成为我国学术“走出去”的重要平台[26]。
  由此可见,加强科技期刊建设和产业化发展,融入科技强国和文化强国建设主潮流,对于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这是国家意志,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环境下,我国科技期刊产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展开
目录
目录
前言 i
第一章 科技期刊产业综述 1
第一节 科技期刊产业的基本概念 2
第二节 科技期刊产业发展机制 4
一、科技期刊产业的动力机制 4
二、科技期刊产业的技术机制 9
三、科技期刊产业的人才机制 11
第三节 科技期刊产业链 12
参考文献 15
第二章 科技期刊产业需求与现状分析 18
第一节 中国科技论文产出数据分析 19
一、中国作者科技论文总量分析 19
二、中国作者科技论文的学科分析 25
三、中国科技期刊的世界比较 30
四、中国科技论文地区分布情况分析 37
第二节 中国科技期刊经营数据统计分析 43
一、中国科技期刊总体经营情况 43
二、区域期刊经营情况 49
三、行业期刊经营情况 59
第三节 科技期刊产业发展的可行性、必要性分析 66
一、我国科技期刊产业发展的可行性 66
二、我国科技期刊产业发展的基本必要条件 69
参考文献 72
第三章 科技期刊产业发展策略与路径 73
第一节 代表性案例调研 74
一、科普期刊——注重品牌建设,拓展多元经营 74
二、专业学术期刊——立足专业资源,拓展多元发展 91
三、专业技术期刊——立足行业优势,开拓多种经营 132
四、综合学术期刊——关注内容提升,拓宽影响渠道 179
第二节 学科专业化集群调研分析 185
一、有色金属集群 185
二、光学集群 191
三、医学集群 197
四、煤炭集群 204
五、冶金集群 209
六、地理资源集群 214
七、机械技术集群 218
八、信息通信集群 225
第三节 综合类期刊集群(中国科学院、高校)调研分析 235
一、《中国科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 235
二、上海交通大学期刊中心 240
三、西安交通大学期刊中心 245
四、浙江大学出版社 251
五、清华大学出版社期刊中心 254
第四节 期刊服务企业调研分析 258
一、平台服务型企业 259
二、技术服务型企业 261
三、生产贸易等综合服务型企业 264
第四章 科技期刊产业发展生态 272
第一节 出版产业新技术新业态分析 272
一、科技期刊出版的生态级平台建设 272
二、开放科学及其开放获取与开放评价对于期刊产业的影响 279
三、数字出版内容、形式延展及新兴论文格式与工具 286
四、视频期刊与增强出版 293
五、平台周边新技术等因素对期刊产业的影响 299
六、领衔国内的出版平台、技术供应商典型案例报道 307
第二节 高质量发展的保障体系 326
一、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知识产权保障体系 326
二、科研诚信与出版伦理体系 333
三、期刊学术评价体系 339
四、中外合作与海外并购 346
第三节 人才队伍建设策略 351
一、国内外科技期刊人力资源发展态势 352
二、我国科技期刊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356
三、科技期刊人才队伍建设思路与目标 362
四、打造一流期刊办刊队伍:举措与实施 363
参考文献 375
第五章 科技期刊产业计量经济学分析 381
第一节 科技期刊产业发展指数设计 382
一、数据来源与标准 382
二、科技期刊产业发展指标设计 382
三、科技期刊产业发展指数计算方法 392
第二节 科技期刊产业发展指数区域计量分析 394
一、各区域科技期刊产业发展指数分析 394
二、各区域科技期刊产业投入指标分析 396
三、各区域科技期刊经济效益指标分析 398
四、各区域科技期刊社会效益指标分析 399
第三节 科技期刊产业发展指数行业计量分析 401
一、各行业科技期刊产业发展指数分析 401
二、各行业科技期刊产业投入指标分析 403
三、各行业科技期刊经济效益指标分析 404
四、各行业科技期刊社会效益指标分析 406
参考文献 407
第六章 对我国科技期刊产业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 408
第一节 我国科技期刊产业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410
一、良性发展的主要挑战——如何提升内容质量,吸引优秀稿件 410
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挑战——如何提升刊物综合经营能力 411
三、面向国际竞争的主要挑战——如何形成强大的商业模式、市场力量和国际品牌 414
第二节 科技期刊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416
一、提升产业规模,扩增期刊总量 416
二、扩增产业产能,加强多元化经营 418
三、提高产业效率,优化产业生态环境 419
四、升级产业业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420
五、优化产业内核,分类施策 422
参考文献 423
附录一 国内外科技期刊出版商经营状况报告 425
一、调研概述 425
二、国际科技期刊出版商经营状况 427
三、国内出版上市企业经营状况 443
附录二 科技文化产业政策大事记 457
一、科技体制改革 458
二、文化体制改革 459
三、科技产业规划与促进 460
四、文化产业规划与促进 463
五、基础研究与学科建设 474
六、科研管理与人才培养 477
七、科研评价与学风建设 482
八、出版产业与科技期刊发展 485
九、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494
十、科技与文化产业财税政策 495
十一、知识产权政策 498
科技文化产业政策年份索引表 500
后记 507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