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思路及框架
上篇 目的价值取向的变化
第一章 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历程
一、综艺节目主导时期(1983—1996年)
二、游戏节目盛极一时(1997—2000年)
三、益智节目异军突起(2000—2003年)
四、真人秀节目一枝独秀(2004—2012年)
五、多种节目形态共存(2013—2020年)
六、主导性节目形态所在场域的位移
第二章 电视娱乐节目形态结构模式的流变
一、同一结构模式的颠覆性发展
二、结构的变异和视野的扩张
第三章 由政治价值主导到娱乐价值主导
一、综艺节目形态:政治为“体”,艺术为“用”
二、游戏节目形态:身份意义的消失与身体的狂欢
第四章 从经济价值主导到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共同主导
一、益智节目形态:消费主义生产逻辑的引入
二、真人秀节目形态:应对市场不确定性的形式乌托邦
三、多种节目形态共存时期:文化主导与去游戏化
第五章 目的价值取向评析:滞后与同步
一、滞后于同时期文学艺术领域
二、整体趋势与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进程一致
下篇 手段价值取向的变化
第六章 社会价值取向的变化:一元主导与多元共存
一、从彰显群体价值到强调个体价值的转变
二、集体主义取向的出现
三、功利价值取向的兴盛
四、社会价值取向评析
第七章 审美取向的变化:由追求生活真实到“唯真主义”统领
一、“唯真主义”释义
二、“前台”的“后台”化趋势
三、对“原生态”风格的追捧
四、从“乌托邦”到“异托邦”
五、唯真主义审美取向的不可避免及现实影响
第八章 结论
一、对中国社会价值观演变历程的具体回应
二、价值取向失衡主要集中在地方娱乐场
三、难以逾越的消费文化生产逻辑
四、行政干预是矫正价值取向失衡的必要手段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2003—2020年五大省级卫视真人秀节目统计
附录2 2006—2020年涉及“综艺节目”的相关规定
附录3 1984—1997年央视春晚出现的地方艺术形式
附录4 《朗读者》第一、第二季嘉宾身份统计表
附录5 《见字如面》第一、第二季写信人身份统计表
附录6 2013—2020年省级卫视娱乐节目平均收视率排名前20位
附录7 2013—2020年省级卫视平均收视率前20位的团队参与式娱乐节目统计
附录8 《亲爱的客栈》《中餐厅》中的空镜头统计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