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言
第一章 “崇尚斯文,垂世教人”:宋初四大书的编纂与宋代文化发展的承先启后
第一节 宋初四大书编纂的原因和宗旨
一、“广见闻,增智虑”:《太平御览》的编纂
二、“兄终弟及”与《太平广记》的编纂
三、去除繁芜、以存精华的《文苑英华》
四、“垂世教人”、“足为鉴戒”的《册府元龟》
第二节 《太平御览》的分类及其文化意义
一、《太平御览》对前代类书的承继
二、《太平御览》分类的发展变化
三、《太平御览》分类的文化意义
四、《太平御览》“兵部、四夷部”的分析
五、《太平御览》对其它三书的影响
第三节 《太平广记》的编纂与宋初小说观念
第四节 《文苑英华》的文体分类与文学文化意义
一、《文苑英华》“杂文”类所透露的消息
二、从《文苑英华》的“杂文”到《唐文粹》的“古文”
三、《文苑英华》依题材内容分类的意义
四、《文苑英华》以题材分类对后之选本的影响
第二章 “礼乐交举,儒术化成”:宋代经学的兴盛和经学文献的编纂
第一节 宋真宗在宋初思想文化转变中的作用
第二节 宋代的孟子升格运动与《孟子注疏》的编纂
第三节 宋代经学文献的编纂与文化传播
第四节 宋代的经学与文学:以欧阳修为例
一、欧阳修经学的起点、观念与方法
二、欧阳修经学撰述的特色和成绩
三、从欧阳修经学看北宋疑经风气的兴起
四、欧阳修的经学与文学
第三章 宋人对唐代文献的整理与文化传承:以宋绶、宋敏求的文献整理为中心
第一节 “喜藏异书”、“择之甚精”:宋氏的家学与藏书
第二节 “礼乐之因革”:《唐大诏令集》的编纂与唐宋典章 制度的传承
第三节 “纂唐文章 之散逸、巻部不伦者”:对唐人别集整理的贡献率
第四节 从宋氏藏书看王安石《唐百家诗选》的编纂
第四章 “欲知唐诗者,观此足矣”:王安石《唐百家诗选》的编纂与影响
第一节 前人诸说之检讨第二节《唐百家诗选》的文献来源
第三节 “去取之间,用意尤精”:《唐百家诗选》编选的旨趣
第四节 “论诗如舒王,方可到剧挚之地”:《唐百家诗选》的影响
第五章 “中原文献之所传”:吕祖谦在中国文献文化史上的地位
第一节 “华丽家族”:吕氏的家学渊源
第二节 “以广大为心”与“以践履为实”:吕氏思想的特色
第三节 《古周易》与“左氏三书”:吕祖谦的经学文献撰述
第四节 吕祖谦的史学研究第五节吕祖谦文学文献的编纂
第六节 《古文关键》的编选及其文章学意义
第七节 文化绍兴:《皇朝文鉴》的编纂与两宋思想文化的传承
第六章 文艺“绍兴”:南宋复雅词风的兴起与复雅词集的编纂
第一节 以雅论词的渊源与内涵
第二节 《复雅歌词》等词作总集的编纂
第三节 复雅词风的兴起与南渡礼乐文化重构
第四节 复雅词的范式及其嗣响
第五节 “把周郎旧曲谱新翻”:三家《和清真词》的分析
第六节 三家《和清真词》的文学与文化意义
第七章 “南渡好诗都刻尽”:南宋的刻书业与文学
第一节 南宋坊间刻书的繁荣第二节苏轼诗注本的繁兴
第三节 陈起与“江湖”诸集的编纂第四节“江湖”诸集编选的文学、文化意义
第八章 《古文真宝》的编选、刊刻、传播与南宋文化的转变
第一节 《古文真宝》的隐与显第二节《古文真宝》的编者
第三节 《古文真宝》的版本与流传
第四节 《古文真宝》的编选宗旨
第五节 《古文真宝》的传播与儒家思想文化的下渗
第九章 “其所发明,有足观者”:宋代目录学著作的编纂与文献文化的保存
第一节 图书典籍的收藏与书目编纂
第二节 官修书目的导向作用
第三节 私修书目的繁兴与特色
第四节 宋代的书目编纂与文化传承
征引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