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平面媒介的定义,从媒介的广泛含义谈起。“媒介”一词可能由英文“Media”音译而来。“Media”主要指大众传播工具,例如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这其实是狭义的媒介。另外两个英语单词“Medium”和“Vehicle”也有媒介之意。前者指传播信息的媒介、手段、工具、方创作时使用的材料;后者指表达思想、感情或达到目的的手段,括交通工具,如舟船、车辆等。即使Media、Medium、Vehicle三者意义相结合,也不足以界定广义的媒介。界定广义媒介应该从内部结构和能两方面入手。在古代汉语中,“媒”和“介”是两个词。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介、界古今字,分界则必有间。”指有间隔,也即没有关联的双方。《说文解字》:“媒:谋也。谋合二姓。”指“介绍或协助两姓缔结婚姻”。“媒介”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合成词,《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使双方(人或事物)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如果双方用甲、乙表示,“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用连线表示,那么媒介的能就可以用符号表述为“甲-乙”。至于其内部结构,传播学巨擘麦克卢汉说:“除了电灯光之外,一切媒介都成双成对。”①即是说,媒介由两个元素构成。不过,两个元素并非等质等量,其关系相当于形式与内容。“形式”方是载体,也被称为介质;“内容”方则是搭载者。于是媒介的内部结构可表述为“搭载者/载体”。广义的媒介,即由载体与搭载者构成,在甲、乙双方间建立关系的东西。用符号表述为:“甲、搭载者/载体、乙。”这与通讯四要素“信源、信道、信息、信宿”的能相似。区别仅在于,信源与信宿之间是发出与接收关系,而甲与乙之间则常常等的。以上大致框定了广义媒介的内涵,而外延则需要通过各类不同的媒介加以认识。
媒介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且千差万别。据其重要差异,可分为各种类型。媒介分类有两个理所当然的依据:一是能差异,二是内部结构差异。基于人与自然的巨大差异,媒介分类还应该有第三个依据,即来源差异。来源、结能就是媒介分类的三个基本角度。
首先,根据来源的不同可以将媒介分为自然媒介和人工媒介。自然媒介是大自然的杰作。130多亿年前的宇宙大爆炸,产生了空间和物质。物质散布于广袤空间,相互隔离,即段玉裁所谓的“必有间”。研究表明,虽然大爆炸形成的物质各自相距十分遥远,它们之间的联系却从未中断,否则就没有宇宙化、太阳系的形成以及人类的产展。科学家普遍认为,除电磁波外,宇宙中任何东西的远距离移动都需要介质。例如物理学所谓四大基本力——引力、电磁力、和弱核力中,电磁力的传播介质是虚光子,的传播介质是胶子,弱核力的传播介质是W及Z玻色子。虽然人类尚未发现引力的传播介质,但仍然相信其存在,并命名为“引力子”。毫无疑问,自然媒介是广泛的存在。将碎片推向太空或其他星球的冲击波,将彗星吸引到地球的引力子,传来太阳的热能的电磁波等,都属于自然媒介。有学者将自然媒介细分为物理媒介和生物媒介。物理媒介与宇宙共生,生物媒介则诞生于几亿年前。生物,尤其是群居动物,广泛使用媒行交流。如蜜蜂用复杂的舞蹈将花粉方位、距离、多寡等信息传播给同类,猫鼬哨兵发出尖叫向伙伴报警,蚂蚁之间用气味交流信息……人类设计制造的媒介叫人工媒介。人工媒介诞生于几万年前。最早的人工媒介可能是利用表情或手势传递信息的肢体语言,以及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口头语言。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工媒介日益复杂多样。传播语言的文字,加工储存信息的电脑,传播声音、图形、影像的网络等,都属于人工媒介。需要指出的是,早在1909年,美国社会学家库得就把铁路称为一种重要的传播手段,在当时可谓语惊四座。他说:“铁路交通是人和物的流通。”①铁路把人或物从出发地运送到目的地,出发地是甲,目的地乙,列车为载体,运送的人或物为搭载者,完全符合媒介的广义定义!到了1964年,马歇尔·麦克卢汉发表《理解媒介》一书,直接把汽车、列车、飞机之类的交通工具称为媒介,并被学界广泛接受。所以广义的人工媒介,不仅有人们熟知的纸张、书籍,也包括传输电能的电线,传送人或物资的独木舟、汽车、飞机,甚至包括传递信件的信鸽、邮差,传递物件的快递小哥、撮合婚姻的红娘。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媒介也不断改善结构、优化功能,结果是内部结构越来越复杂,外部功能越来越强大。例如硬盘仅是复杂媒介——电脑的一个元件,其信息储存量可达一座小型图书馆,需要电能的输人,并能输入和输出数据。
P1-3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