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穿越边界--科学社交视域下的科学传播研究(精)/学者文库
0.00     定价 ¥ 7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0881947
  • 作      者:
    作者:侯蓉英|责编:周小尧
  • 出 版 社 :
    九州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12-01
收藏
作者简介
  侯蓉英,硕士生导师,博士后,2017年-2020年由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战略咨询研究院联合培养,从事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领域)的博士后科研工作;2016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专业方向为科学传播;华北科技学院教师。曾发表《科学的社交传播形态的变迁研究》《中国科学地域传播研究》《国外科学传播与科普产业研究》《疫情下的中国应急科普建设与发展》《疫情下的国际科普文化建设》等论文几十篇,出版编著一部。主持“科技传播视野下的公众科普路径研究”“新时期的应急科普产业研究”等多项科研课题。主要研究领域为科学传播、科技政策、应急科普、科普产业、负责任研究与创新以及科学文化。
展开
内容介绍
  《穿越边界:科学社交视域下的科学传播研究/学者文库》以“科学社交”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借助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厘清“科学社交”的概念,依据史料挖掘过往历史中已有的科学社交方式,如飨宴社交、广场社交、官邸私密社交、风尚社交、政治社交、公共社交等,通过生动有趣的例证展现了科学人士或科学共同体以不同形式的科学社会交往方式,推动了科学发展的进程,从而勾勒出了科学社交传播形态的历史变迁。该研究进一步表明,不同时期社会各个阶层精英在与科学人士的交往过程中,都曾给予科学发展极大的帮助,成为非常有力的科学传播舆论领袖。
  在此基础上,《穿越边界:科学社交视域下的科学传播研究/学者文库》综合运用布尔迪厄“场域”理论,分析了科学社交的边界地图、流动资本对科学传播的作用。
  《穿越边界:科学社交视域下的科学传播研究/学者文库》注重例证,强调了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科学社交边界的传播和控制程度对科学社交的传播模式和互动机制产生的影响,并为新时期中国的科学传播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的缘起
1.1.1 “科学社交”的研究背景
1.1.2 “科学社交”研究动因与意义
1.2 国内外的科学传播学术研究现状
1.2.1 科学传播的学科基础
1.2.2 国外科学传播的研究进程
1.2.3 国内科学传播的研究格局与流派
1.3 本书的创新点与研究关键
1.3.1 本书的创新
1.3.2 研究价值
1.3.3 本书的研究关键
1.4 问题的提出
1.4.1 “科学社交”概念的厘清
1.4.2 “科学社交”的时空范畴
1.5 研究目标与突破点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进路及重要问题
1.6 研究方法

第2章 科学社交的传播形态变迁
2.1 古代科学社交的起源
2.1.1 科学“广场式社交”
2.1.2 科学“飨宴”社交
2.2 15-17世纪私人家宅性科学社交
2.2.1 伽利略等学者流连往返于“官邸科学社交”
2.2.2 切西公爵、美第奇家族私宅庇护下的科学社交
2.3 17-18世纪的科学风尚社交
2.3.1 英国皇家学会的时尚社交
2.3.2 沙龙派对式的科学社交
2.4 18-21世纪科学权力的政治社交
2.4.1 共济会、宇宙俱乐部、波西米亚俱乐部
2.4.2 科学的旋转门机制
2.5 21世纪数字媒体的科学公共社交
2.5.1 ResearGhate:跨越时空的科学社交网站
2.5.2 StarWalk:科学移动社交App

第3章 科学社交“舆论领袖”的传播推动
3.1 科学政治家
3.1.1 国王的科学供给
3.1.2 红衣主教、贵族的科学初期支持
3.1.3 拿破仑、富兰克林的科学推动
3.2 科学赞助者
3.2.1 美第奇、罗斯柴尔德、洛克菲勒大家族的经济支持
3.2.2 贵族、乡绅
3.2.3 科学商人
3.3 科学代言人、科学外交家
3.3.1 万尼瓦尔·布什
3.3.2 卡尔·爱德华·萨根
3.3.3 伊西多·艾萨克·拉比——科学外交家

第4章 科学社交的传播结构:边界交融
4.1 科学社交的边界形成
4.1.1 科学社交的边界
4.1.2 边界构成:时间、空间
4.2 科学社交边界的交融:创新力
4.2.1 科学社交边界跨越
4.2.2 科学社交边界的混合体:创新力
4.3 科学社交边界的传播结构
4.3.1 科学社交的边界思想
4.3.2 科学社交的边界传播结构

第5章 科学社交边界的传播资本:场域的贸易兑换
5.1 科学社交边界的场域资本兑换
5.1.1 科学社交边界形成的场域
5.1.2 科学社交场域中的贸易兑换
5.2 国家元资本
5.2.1 国家元资本至高无上的权力
5.2.2 赋予科学的合法性权力
5.3 经济资本
5.3.1 科学运营
5.3.2 科学半商业化体制
5.4 社会资本
5.4.1 科学社交中的社会网络
5.4.2 万尼尔·布什的社会资本运用

第6章 科学社交边界的传播控制研究
6.1 科学意识形态与科学距离
6.1.1 科学社交的意识形态传播
6.1.2 科学与政治社交的边界力
6.1.3 科学的边界距离
6.2 党派竞争下的科学控制
6.2.1 小布什总统对科学家的控制
6.2.2 奥巴马、小布什政府的执政轮换竞争:科学沦为战利品
6.3 科学社交的数据边界与数据控制
6.3.1 科学社交数据边界
6.3.2 数据控制

第7章 中国现当代科学社交传播个案及问题研究
7.1 钱学森的科学军事社交
7.1.1 钱学森参与美国军事研究
7.1.2 钱学森受到中国国防部领导热情接见
7.2 罗沛霖的红色科学社交
7.2.1 罗沛霖的科学社交统战工作
7.2.2 罗沛霖上书党中央建立“中国工程学院”
7.2.3 罗沛霖推动科学传播:电子应与文化产业结合
7.3 李政道与政界伟人、艺术名流的科学社交
7.3.1 向毛主席、周总理提出科学建议
7.3.2 邓小平采纳其博士后、自然科学基金会制度的设想
7.3.3 李政道与艺术家的交往: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7.4 路甬祥的科学思想库社交
7.4.1 知识创新工程得到江泽民的支持
7.4.2 倡导科学思想库社交
7.5 果壳网的科学生活公共社交
7.5.1 科学公共娱乐消费
7.5.2 科学公共文化
7.5.3 科学公共创业
7.6 当前中国科学社交存在的问题
7.6.1 局限于同类小圈子的交往
7.6.2 缺乏自由流通的社会交往机制

第8章 科学社交边界传播模式及中国科学传播建议
8.1 科学社交边界线性传播模式
8.1.1 科学社交边界求实效益的线性模式
8.1.2 戈斯顿委托代理机制
8.1.3 中国科学传播建议:科学共同体在政治中的传播角色定位
8.2 科学社交国际边界模式
8.2.1 二轨制下的国际科学社交
8.2.2 科学国际边界的超组织
8.2.3 中国科学社交的国际传播建议
8.3 科学社交边界生态系统传播模式
8.3.1 科学边界生态系统的循环开放模式
8.3.2 科学边界的生态流通
8.3.3 建立中国科学生态圈的传播机制
8.4 科学社交边界的生活传播模式
8.4.1 科学社交边界的生活传播
8.4.2 孕育中国科学社交生活广场的传播氛围

第9章 结语
9.1 本书结论
9.2 创新成果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