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文化软实力与中国文论话语建设(精)/中国语言文学与中华文化全球传播学科群名家文库
0.00     定价 ¥ 15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728449
  • 作      者:
    作者:曹顺庆//罗富明|责编:常春娥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9-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分为文化软实力研究概述和中国文论话语建设两部分。前一部分包括对中国、英美、日本、德国等软实力研究,涉及文化软实力与文化战略、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分子及民族心理、新闻传媒、影视、大众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后一部分包括中国文论西方化的现代性语境、科学主义话语与文学元语言替换、科学主义与“文学批评史”及科学主义与文论话语、体系、范畴等方面的内容。 本书可供文化与话语研究及中国语言文学方向的研究者阅读和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
  软实力指文化、意识形态、政治制度、外交策略等方面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与硬实力相对。文化软实力是软实力的核心部分,国家文化软实力则突显民族国家的政治伦理立场。中国要实现“和平崛起”,要争取平等的话语权,就必须从战略上着力塑造具有自身优势和特色的国家文化软实力。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是中国政府首次正式而公开地将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它为今后中国文化的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中共十九大报告中也提到:“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第一节 什么是“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作为“软力量”的派生词,是国内学界对“软力量”一词内涵的延伸,故而要全面阐述“文化软实力”,必须清楚“软力量”内涵的机理构成。“软力量”英文写作“Soft Power”,学界一般认为约瑟夫 奈(Joseph S. Nye)1990年在《政治学季刊》(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和《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等杂志上发表的《变化中的世界力量的本质》(“The Changing Nature of World Power”)和《软力量》等一系列论文中首先提出了“软力量”说;杨浡伟认为“Soft Power”第一次出现在1990年奈发表的《衰落隐喻的误导》一文中;而约瑟夫 奈本人则声称,“在1989年撰写的《注定领导:美国力量的转变》一书中,我率先提出了‘软力量’的概念”。可知,“Soft Power”概念的提出大致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尤为重要的是,这一观点一经问世,便引来国际学界的普遍关注,而我国学界长期存在着“软力量”“软实力”“软权力”“软国力”等多种对“Soft Power”的中文译介。李希光在《软力量与全球传播》中就使用了“软力量”一词,庞中英、葛剑雄、胡键等学者也倾向于“软力量”的译法,而刘德斌的《“软权力”说的由来与发展》一文及门洪华翻译的约瑟夫 奈所著的《硬权力与软权力》(Hard Power and Soft Power)中则使用了“软权力”一词,倪世雄、李少军、王逸舟在其各自研究国际关系的论著中均采用了“软权力”的翻译;与此不同,李宗桂、王晓德、贾磊磊、严昭柱、陈少峰、何星亮等一大批专家学者还是普遍中意于“软实力”的译法。大多学者认为对于“Soft Power”一词译法的不同只是语言使用的差异,并没有根本性区别。
  鉴于学界对“Soft Power”一词翻译的混乱,有学者尝试从探源的角度对中文译法的准确性进行界定,如李智发表题为《软实力的实现与中国对外传播战略—兼与阎学通先生商榷》的文章,以约瑟夫 奈对“Soft Power”的定义为出发点,将“Soft Power”一词置于奈提出此观念的语义背景中进行探析,认为奈将“Soft Power”分作行动力和资源力两种类型,而奈所指的“Soft Power”本身“是一种特殊的、非强制性的影响力、支配力或控制力—是‘吸纳(同化)力’(co-optive power)、感召(感染、感化)力、‘吸引力’(attraction)、‘劝服力’(persuasiveness)” ,属于关系范畴,是行动力。约瑟夫 奈在《美国注定领导世界?—美国权力性质的变迁》(原文的翻译为《注定领导:美国力量的转变》)一书中指出,“软权力”指的是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同化力与规制力。可见,简单地将“Soft Power”译为“软实力”是不准确的,从奈提出此概念的*初目的来讲,将其译为“软权力”更为贴切。“软权力”形成所赖以依存的“文化、政治价值观和外交政策”等资源,李智认为应属于实体范畴,是资源力,所以只是在“软权力”资源角度上讲可以译成“软实力”。李智还进一步指出,“如果‘Soft Power’脱离了特定的语境,难以判定是行为力还是资源力,就不妨模糊或笼统地把它译为‘软力量’”。对“Soft Power”的理解可以分作两个层面:从国际政治角度,使用“软权力”比较合适,而从文化战略及其建设角度,使用“软实力”提法比较合适。另有吴晓辉、钱程在翻译《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Soft Power: 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时,曾多次与约瑟夫 奈沟通,认为虽然“软权力”的译法更贴切于原意,但随着中国学界对于“软权力”说的认识和运用,可能产生歧义与误读,很难对中国的国际战略取向提供相对有价值的理论支持,所以“软力量”对于中国而言比“软权力”更为合适。可见,学界对“Soft Power”一词的译法分两个层面,在政治和对外关系层面,一般笼统译作“软力量”,在文化资源层面上则普遍译作“软实力”,而真正以“软权力”来进行论述的并不多见,可看出中国对于“Soft Power”一词的温和态度。
  “文化软实力”的概念被学界普遍采用,表现为对文化属于“资源力”的一致认同。事实上,“文化软实力”一词在西方学界不曾出现。作为“文化力”和“软实力”概念的延伸,“文化软实力”一词可以说是中国专家、学者的首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正式提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命题后,中国学者大有群起钻研软实力概念本源的趋势,并站在不同立场上,从不同的阐释角度来界定“文化软实力”的所指。总的来看,有以下四种观点:
  第一,综合影响感召说。这一观点主要认为软实力是个综合概念,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传统、民族精神等多个领域,是受到各种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同时也以不同的形态感染和触动人的精神活动和文化观念。比如,杨云龙认为,文化软实力就是指由一个国家国民的思想道德、理想信念、核心价值观念、文化科学素质和民族文化传统、民族文化遗产以及民族性格、民族心理、风俗习惯等文化发展和文化积累所形成的现实力量。韩振峰认为,文化软实力这个概念既包括政治、外交、意识形态、价值体系,又包括哲学、法律、语言、宗教、艺术等,所有这些东西所产生的综合影响力,就构成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刘洪顺则认为,国家文化软实力就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的生产力基础上形成的、通过文化的形式在较长时期内对本国公民以及其他国家产生的综合力量,其核心是价值观,其主要表现形式是吸引力、凝聚力、影响力、选择力和排斥力,其目的是通过非强制手段达到预期的目的。《光明日报》在组织对软实力讨论的版面上也撰文指出,“硬实力”指经济、科技、军事等有形力量,“软实力”指文化、意识形态等无形力量,文化软实力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和传播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第二,综合国力精粹说。这一观点主要认为文化软实力是国家实力中以思想观念及附着于相关文化产品中的文化精神为主要内容,能够对国家经济、政治与社会发展进步起到推动性作用的非物质性力量。应该说,非物质力量是这一观点的核心。比如,赵磊认为,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中的文化、精神力量,它是与经济力、军事力等硬实力相对而言的,表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发展状况和建设成果,蕴含着推动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力量和智力因素。但是无形的、软的力量并非不需要物质,恰恰相反,其力量的彰显与传递有时正需要物质的外壳作为载体。因此,此说在这一方面似乎还需商榷与完善。
  第三,软实力分支说。这一观点将软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区分开来,使概念范畴形成了集合与子集的关系。武汉大学骆郁廷教授指出,文化软实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产生和形成的创新话语,它既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作出的创新理论概括,又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强大的精神力量。朱建婷等认为,文化软实力作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组成部分,是指该种文化对内体现出来的自身不断发展的创新能力及其对本民族内部成员的吸引力与影响力,对外则体现在本民族文化对世界文化发展潮流的导向与推动能力,也体现在外部世界对该民族文化的赞赏和认可程度。龚政文认为,文化软实力是软实力的主体。“所谓文化软实力,当指软实力中与文化相关的部分,即核心价值理念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文化品牌的影响力、文化形象的亲和力、文化环境的美誉度等。”这一观点的贡献在于,突出强调了软实力的文化因素和文化功能,对文化软实力作为一个明晰的概念无疑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
  第四,文化资源(传统)延伸说。作为早期提出“文化力”的学者,贾海涛认为,在中国,文化力和软实力两个概念是同时流行的。文化软实力概念“虽然出自约瑟夫 奈的‘软权力’(soft power)概念,但已经与之渐行渐远,朝着中国化的方向发展”。他认为:“文化软实力理论则应该是以文化力理论为主,结合软实力理论而形成的更为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新的理论。在概念上,文化软实力也基本上是文化力与软实力(中国人所理解的)两个概念的内涵的相加。”这是个比较能体现中国文化软实力民族性的观点,其理论基点是中西观点的融合与共生。但是也应当注意到,软实力还是西方文化的舶来品,其与中国文化观点的相融并不能只是简单的相加,而应当是立足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和文化理论,进行扬弃,进行民族化的同质性改造,使之更具理论指导性和实践操作性。此外,也有学者从文化资源和文化传统的角度来定义文化软实力。比如,贾磊磊就认为:“国家文化软实力,主要是指那些在社会文化领域中具有精神的感召力、社会的凝聚力、市场的吸引力、思想的影响力与心理驱动力的文化资源。”但是,在全球化背景中的文化软实力竞争的情境中,文化资源和文化实力既有区别又可以相互转化、互为进退。资源通过政策、策略和资本操作*后演变为实力,其实质是创新和转化的过程,更是根植于本国文化沃土,不断赋予其民族化意蕴的过程。
  学界众多专家都尝试对“文化软实力”内涵进行阐释,然多是对约瑟夫 奈的“Soft Power”作梳理,真正从学理上清晰阐释与规定“文化软实力”内涵的文章则不多见。从概念本身来讲,“文化软实力”的重点在“文化”和“力”上,“文化”是资源,“力”是资源能量由内而外的表现,“文化软实力”是一种因文化的巨大魅力而产生影响力、吸纳力的政策手段和工具,它以内藏的吸引力发挥作用,以足够的内在能量吸引他人的趋近。依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定义,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可见,文化与文化力还是有区别的,文化力作为一种“力”的表现有大小、强弱之分,而文化本身只存在本质的差异,并不划分优劣、高低。当然,文化是作为文化力的资源和依托而存在的,文化力则
展开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 1
第一节 什么是“文化软实力”? 1
第二节 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的路径选择 7
第三节 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的逻辑指向 13
第二章 英美“文化软实力”研究 19
第一节 英美软实力研究的起源和拓展 20
第二节 英美文化软实力的研究 29
第三节 英美对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研究 34
第三章 日本“文化软实力”研究 40
第一节 日本“文化软实力”研究策略 40
第二节 日本“文化软实力”研究机制 43
第三节 日本“文化软实力”研究成果 46
第四章 德国“文化软实力”研究 52
第一节 德国“软实力”的概念论争 52
第二节 德国的文化软实力研究 55
第五章 文化软实力与文化战略研究 60
第一节 文化战略与文化软实力的关系 60
第二节 发展文化软实力的战略 62
第六章 文化软实力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71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与文化软实力 71
第二节 文化软实力与中国传统文化 75
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化转化为文化软实力的战略 79
第七章 文化软实力与知识分子及民族心理研究 81
第一节 历史文明的传承者 81
第二节 “文化认同”与“中国软实力提升” 85
第八章 文化软实力与新闻传媒研究 92
第一节 国家形象、软实力与新闻传媒 92
第二节 新闻传媒实力研究 100
第九章 文化软实力与影视研究 107
第一节 影视产业与文化软实力关系研究 107
第二节 影视传播与国家形象研究 109
第三节 提升影视产业软实力对策研究 117
第十章 文化软实力与大众文化研究 129
第一节 文化软实力与大众文化 129
第二节 国内对大众文化与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的研究 134
第十一章 中国文论西方化的现代性语境 142
第一节 “科学主义”与中国文论 142
第二节 科学主义在中国的兴起 153
第三节 现代学科体系与文学学科 176
第十二章 新文学运动的科学主义话语与文学元语言的替换 189
第一节 科学主义与文白之争 189
第二节 科学主义与文学史写作 206
第三节 文学元语言的替换与科学主义的文学批评 224
第十三章 科学主义与“文学批评史” 246
第一节 科学主义与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的奠基 246
第二节 科学主义与中国文学批评史的俄苏化 262
第三节 科学主义与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的成熟 275
第十四章 科学主义与文论话语、体系、范畴 292
第一节 文论话语的冲突与失语症的论争 292
第二节 科学主义与体系、范畴的论争 312
结语 当代中西文论对话如何可能 331
主要参考文献 342
后记 357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