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上海文化发展报告(2022文化建设与城市软实力)/上海文化发展系列蓝皮书
0.00     定价 ¥ 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47617847
  • 作      者:
    编者:徐锦江|责编:贺寅|总主编:权衡//王德忠
  • 出 版 社 :
    上海远东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6-01
收藏
编辑推荐

《上海文化发展系列蓝皮书》是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建设的品牌产品,由文学研究所主编,已经连续出版逾二十载,被列为国家高端智库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和上海“两会”的指定选送书目,在海内外产生广泛影响。本书为2022系列中一本,聚焦上海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前沿,体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

展开
作者简介

徐锦江,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院长,研究员。上海社科院“文化创新与城市软实力研究”创新团队首席专家。《上海文化》杂志社社长。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十佳新闻工作者,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

展开
内容介绍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是城市软实力的根本所在。本年度文化发展报告以“文化建设与城市软实力”为主题,以人民城市和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为目标,聚焦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的各个维度,既有宏观的前瞻和预判,同时又有基于上海实践和横向比较的微观分析,在准确把握问题和挑战的基础上,为“十四五”乃至更长时间上海城市软实力建设提供宏观视野和具体对策。全书分为“总报告”“宏观视野”和“重点关注”三个板块。“总报告”深刻阐释了人民城市建设、海派文化传承创新与提升城市软实力的关系。宏观视野从服务发展新格局、文化创新、五大新城、国际经验等几个方面,提出了上海城市软实力建设的前瞻性思考。“重点关注”在深入调研和分析的基础,围绕提升城市软实力的主要路径提升了切实的智库型建议,包括构筑城市形象的全球识别系统、打造各种类型的市民节日、用艺术点亮十五分钟社区生活圈、上海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的痛点和难点、营造以“上海元素”为核心的“夜上海”城市意境、上海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与治理、大力推动文创产业区块链建设、构筑城市品牌、建设城市公共阅读空间体系等。

展开
精彩书摘

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上海在城市建设和更新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上海也是许多重要城市发展理念的“先行区”。2020年6月23日,上海市委第十一届九次全会的报告题目是《中共上海市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谱写新时代人民城市新篇章的意见》,根据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时提出的建设“人民城市”精神,在超大城市的实践领域具体化了这一重要发展理念。2021年6月28日,上海市委第十一届第十一次全会的报告题目是《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厚植城市精神彰显城市品格全面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的意见》,提出了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的主张。在上海,“提升软实力”与建设“人民城市”构成了关于城市的富有内涵、连续而有机的整体论述。


                一、城市软实力的中西差异

上海市委全会通过的《关于厚植城市精神彰显城市品格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的意见》,围绕城市精神品格,从文化特质、人居环境、治理模式、全球叙事能力、硬实力的提升等方面论述软实力内涵。就此,我们需要对两个问题进一步深入思考:一、当下上海为什么要用如此隆重的方式提出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二、更重要的,作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我们所说的软实力与西方国家的软实力有何根本不同?

关于第一个问题。需要了解几个学术背景:第一,软实力是西方学者约瑟夫·奈在1990年出版的《注定领导世界:美国权力性质的变迁》一书中提出的概念,至今虽有30年历史,但作为一个重要学术概念,时间并不算很长。第二,概念虽然最早是针对美国,在国家层面提出的。但是“软实力”概念却充满了中国智慧。这一点,约瑟夫·奈在他的中文版(序)中也不得不承认:“中国古代文化中虽然从未提及软实力,但中国人其实早已深谙此道。” 比如《孙子·谋攻篇》中就睿智地说到:“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 比如《孟子•公孙丑章》中就说到:“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第三,软实力只是个描述性概念,并非规范性概念。和其他任何一种力量一样,它既可以用于正义目的也可以用来做恶。第四,约瑟夫·奈在“软实力”之后,还提出过既非硬实力,也非软实力,而是两者巧妙结合的“巧实力”概念,并一度成为奥巴马政府外交战略的主轴,但“巧实力”并没有像“软实力”概念那样被广泛接受。第五,城市软实力很容易被理解成为是文化方面的概念,如将文化理解为“是为社会创造意义的一整套价值观和实践的总和”,而非狭隘理解成艺术甚至高雅艺术,应也可匹配。但这次市委领导特意强调,软实力不仅仅指文化。现在又有很多专家的解读侧重在经济方面。从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升级换代,消费模式的变化,参与全球资源配置,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双向赋能上理解,应该说都很受启发。但实际上,城市软实力是一个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情感一体化理解的概念。第六,“软实力”概念提出后,世界又有诸多新发展,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数据资源、科技新场景的广泛应用,软实力和硬实力融合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世界格局更是发生了新变化,人们以往的许多观念和思维方式遭到了不小的颠覆和更新。

按照约瑟夫·奈的说法,软实力指的是在国际关系领域中能够影响他国意愿的无形的精神力,包括政治制度的吸引力、价值观的感召力、文化的感染力、外交的说服力、国际信誉以及领导人与国民形象的魅力。用中国传统语言来说,软实力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用更通俗的话语来讲:软实力就是“无法抗拒的魅力”。

城市软实力是软实力概念在城市研究中的具体运用,是建立在城市文化、城市环境、人口素质、社会和谐等非物质要素之上的一种合力,这一力量最终通过内部公众对城市的认可和城市对外部公众的吸引得偿所愿。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认为,初级生产要素主要包括自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非技术人工及资金等,高级生产要素包括通讯、信息、交通等基础设施,以及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源、科研机构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初级生产要素的重要性逐渐递减,高级生产要素对于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性则日益彰显。中共上海市委全会以决议的方式通过《意见》,意味着提升城市软实力已成为城市治理战略。此时提出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一是作为国家战略的体现者,上海作为排头兵先行者要通过城市形象的提升,加强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为国家在世界上解决从挨打到挨饿,到挨骂的问题。二是城市竞争的目的从经济角度而言,就是将具有高流动性和高弹性的生产流、资金流、人才流和消费流吸引到自己的国家或城市。进入全球网络的城市间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在竞争锐化的高阶阶段,比拼的就是软实力。软实力对城市社会经济系统具有极为重要的 “加速器”作用,此时提出提升软实力,可以为城市发展提供 “无形有质”的动力。

深层次看,打造城市软实力是在可持续发展世界背景下,在社会转型、经济转换、文化转向浪潮中,在后疫情时代人类重新反省自身发展的情况下,对城市本质的正确回归和选择,真正体现出上海高质量发展,打造“人文之城、创新之城、生态之城”的城市发展目标。

关于第二个问题。在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的同时,我们一定不要忘记建设人民城市的崇高使命。市委11次全会通过的关于城市精神品格和软实力的意见和市委9次全会通过的关于人民城市的意见是一个连续的、有机的整体。社会主义国家城市软实力的核心无疑应该是“人民性”,即“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发展理念,这也是我们城市治理的根本目的,我们不是在简单套用一个西方的现有概念。城市精神品格无疑是城市软实力的核心,对软实力具有引领性、决定性、基础性作用。城市精神品格是一个城市民族和社会的代表性精神和普遍心态,是生活在某个城市的人普遍认可的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概括的上海城市精神品格体现的是上海长期积累的独特精神气质。

曾有海外学者在研究亚洲包括中国城市后梳理有助于推广城市精神的因素,包括没有贫富差距,也没有群体间的巨大鸿沟;国家内部城市与城市之间维持长期的竞争关系;城市的身份认同受到外来力量挤压,居民有强大动力去维持这种身份;城市制定地方法规和条例来增强其身份辨识度;城市规划者用道德、政治、法律权威来推行有利于共同精神的城市改造计划;通过城市品牌形象推广给城市贴上特征标签,等等。但无疑忽略了最重要的一条,在社会主义中国,无论哪一个城市,城市建设的最高要求是人民的满意。全会特别强调:“上海城市精神品格是由千千万万的人创造出来的,也要在千千万万的人身上更好展现出来”。全会强调坚持“人人都是软实力”,坚持“人人展示软实力”,“使在这儿的人引以为豪、来过的人为之倾心、没来过的人充满向往”。

软实力的根本在人,在治理者水平和市民素质的提高。信息化、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的过程中,尤其需要把握人民城市的主体力量,最大限度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通过基层社区的重塑、社会网络的重建、社会关系的重构,强化人民群众参与的制度化保障,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最终体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宗旨。只有将全面提升软实力与全面建设人民城市紧密联系起来,我们才不会迷失方向,才会有一个不同于西方软实力概念的正确降落方式,硬实力让城市强大,软实力让城市伟大。强大和伟大谁说了算,无疑是具体的人民。


展开
目录

目    录


总报告                                 

进一步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的价值追求与文化特质     徐锦江  郑崇选


宏观视野

激活软要素 迸发软实力 赋能硬实力

——在服务新发展格局中彰显上海担当作为     何万蓬

以文化创新作为提升城市软实力的强大引擎             花  建

以“历史文化名城”“水系城市”和“创新都市”的特色切实增强上海城市软实力     陈燮君

全球城市提升软实力的一般经验及对上海的启示         李  健

上海文化软实力的精神内涵与提升策略                 孙悦凡


重点关注

构筑城市形象的全球识别系统,让精彩上海故事引发世界共鸣

                                                   徐  剑

从市民节日看市民社会和市民精神对城市软实力的影响   陈圣来

用艺术点亮15分钟社区生活圈

——以2021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为例            张宇星

上海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的痛点和难点               冯  翔等

营造以“上海元素”为核心的“夜上海”城市意境       苗  岭

上海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与治理:以电竞产业为例    何金廖  张源  

文创产业区块链技术创新扩散规律与全球城市网络    臧志彭 王兆怡

构筑城市品牌,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的路径研究      宗传宏 刘倩铃

建设城市公共阅读空间体系,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       汤   诚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