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编
第一章 中华文化与朝鲜文明开发
一、一个超大型的移民团
二、汉置四郡与乐浪文化
三、朝鲜三国与中华文化的联系
四、汉字、儒学和佛教在朝鲜的初传
五、朝鲜成为向日本传播文化的桥梁
第二章 中华文化在日本的初传
一、徐福东渡日本
二、徐福在日本的遗迹
三、泰伯后裔与秦人、汉人
四、中华文化刺激下的弥生文化
五、稻作文化传入朝鲜、日本
六、一枚金印引出的故事
第三章 浪漫的丝路,风情的丝绸
一、张骞“凿空”的大道
二、丝绸之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大道
三、丝绸之路与丝绸
四、丝绸之路与西域文明开发
五、丝绸公主的故事
第四章 丝绸与希腊罗马
一、古希腊艺术所见丝绸的影子
二、丝绸征服了罗马
三、丝绸带给罗马的新时尚
四、丝绸皇帝与蚕种偷渡
第二编
第五章 大唐文明与东亚文化圈
一、繁盛的大唐,世界的长安
二、天可汗与东亚文化秩序
三、东亚文化圈
四、东亚地区的文化亲属关系
第六章 君子之国,有类中华
一、唐朝与新罗的往来
二、新罗与唐朝的经贸交流
三、崔致远与遣唐留学生
四、新罗入唐僧
五、新罗仿唐的教育制度
六、新罗的汉文学
第七章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一、遣唐使:旷世的文化壮举
二、吉备真备与阿倍仲麻吕
三、入唐八家与弘法大师
四、鉴真:日本文化的恩人
五、衣冠唐制度,礼乐汉君臣
六、白居易在日本
七、奈良平安时代的汉文学
第八章 中华文化在波斯、阿拉伯的传播
一、中国向阿拉伯的技术转移
二、炼丹术的西传
三、波斯锦与大食锦
四、造纸术的西传
五、波斯三彩与青花瓷
六、苏莱曼的中国见闻
第三编
第九章 高丽与李朝的慕华之风
一、高丽的崇儒之风
二、朱子学与郑梦周
三、忠宣王的万卷堂
四、八学士、乐工与医生
五、高僧义天云游宋朝
六、八万《大藏经》
七、燕行使五百年
八、洪大容、朴趾源的京师之行
九、王室藏书楼奎章阁
十、明清小说在朝鲜的流传
第十章 禅宗东渡与文化传播
一、日本入宋僧
二、五山文化与宋学讲筵
三、流行时尚“唐物趣味”
四、雪舟的中国之行
五、规模庞大的遣明使团
六、“唐船持渡书”
七、长崎“唐三寺”
八、隐元隆琦与“东黄檗”
九、朱舜水与水户学派
十、明清小说在日本的流传
第十一章 岭南华风,形同内地
一、蜀王子建瓯雒国的传说
二、东山文化:中原文化南传的遗存
三、华风南渐与文明开化
四、越南的崇儒之风
五、越南的汉文学
第十二章 中华文化与文艺复兴
一、蒙古与元朝时代的战争与和平
二、成吉思汗大交换
三、被改变的欧洲世界观
四、造纸术在欧洲的再传播
五、印刷术点燃了“自由火炬”
六、火药和火器技术的传播和应用
七、指南针、罗盘与大航海
八、四大发明对文艺复兴的激励
第十三章 马可·波罗发现的新世界
一、诞生在监狱里的名著
二、马可·波罗的奇妙旅行
三、马可·波罗描述了迷人的中华文明
四、《马可·波罗游记》的流传和影响
五、马可·波罗同时代人讲述的中国故事
六、伪书《 曼德维尔游记》
第十四章 郑和下西洋与文化传播
一、海上丝路的文化盛事
二、赐冠服,颁正朔
三、郑和下西洋与海外贸易
四、郑和下西洋的遗迹与影响
五、中华文化在东南亚的传播
第四编
第十五章 大帆船与中国风
一、远方契丹的诱惑
二、巨量的中国商品涌向欧洲
三、轰动欧洲的“三大贸易”
四、中国商品带来的异域风情
五、中国艺术品的收藏热
六、日常生活的中国情趣
七、洛可可:中国趣味的新风格
八、流行一时的“英—中花园”
九、《赵氏孤儿》的西译与流传
第十六章 欧洲人的初步中国知识
一、曼努埃尔国王的问题清单
二、倚门而望:初来中国的葡人报道
三、冒险家平托的传奇故事
四、拉达出使中国及其纪事
五、门多萨的《中华大帝国史》
第十七章 传教士们讲述的中国事情
一、传教士的书信和报告
二、传教士的中国研究著作
三、传教士对中国国情的介绍
四、传教士对中国历史的研究
五、传教士对中国天文学和博物学的研究
六、传教士对中医药学的研究
第十八章 利玛窦与孔子相遇
一、利玛窦发现的孔子
二、儒学是传教士的必修课
三、传教士对儒家典籍的翻译
四、《中国哲学家孔子》的流传与影响
第十九章 中华文化与启蒙运动
一、启蒙运动的“守护神”
二、莱布尼茨说中华民族使我们觉醒了
三、伏尔泰在中国发现了“新世界”
四、魁奈对中华文明的赞扬
五、其他启蒙思想家对中华文化的赞誉
六、歌德与中华文化的接触
结束语 中华文化的世界价值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