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生态建设研究
0.00     定价 ¥ 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4580049
  • 作      者:
    作者:吴楠|责编:吴静
  • 出 版 社 :
    郑州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9-01
收藏
编辑推荐
近年来,在中央精神的指引下,我国先后设立、建设了2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197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各地以守护文化生态的“绿水青山”为己任,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与之相关的人文、自然环境协同保护,不断绘就“文化醇美、生态秀美、经济富美、生活和美”的文化生态新画卷,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文化生态保护工作的持续深入,其保护理念、建设方式和工作要求不断变化,如何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推动文化生态高质量保护,是当前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本书梳理了我国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成果及经验,总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生态保护模式和保护思路,旨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生态协调发展。
展开
内容介绍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特质,既在于对人类历史文明的积淀,更在于它是未来文明的母体,孕育着未来文明的基因。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和多样性充分地展现了“和而不同”的各种文化的生态统一。正是这些多样丰富的文化,成就了各自的文明进程,并共同造就了当代的世界文明。因此,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认定和宣布不仅在于唤起人们对文化的抢救和保护意识,更重要的在于唤起人们的文化生态意识,从而进一步促进人类文化生态建设。本书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生态建设研究为重点,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起源、内容和发展。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第一节 农耕时代的生活与生产方式
第二节 现代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间界定
第二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和表现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社会经济文化的驱动
第三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合理性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和意义
第四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前提与措施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动力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存续的要素条件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存续的趋势与危机
第五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面临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规律与特点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后续乏人的原因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新变化与趋势
第四节 非遗传承良性可持续发展的推动策略
第六章 文化生态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第一节 文化生态的构成要素及其变化规律
第二节 城市化对文化生态保护的冲击
第三节 政府在文化生态保护与建设中的地位
第七章 文化生态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案例实践
第一节 潍坊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第二节 上海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第三节 黄山毛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第四节 文化生态视角下风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第八章 湘西苗歌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研究
第一节 “非遗”档案式保护的基本认知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湘西苗歌的发展
第三节 湘西苗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第四节 湘西苗歌档案式保护模式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