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通往学术传承之路
0.00     定价 ¥ 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07759327
  • 作      者:
    编者:刘明//刘洋//陈昭
  • 出 版 社 :
    学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10-01
收藏
内容介绍
该书是《通往文化传播之路》的姊妹篇。集汇聚了海外人类学、文化遗产、学术观察、汉语靠前教育等议题。学术要在交流中对话,更需要在传承中创新。学术传承不应局限于话题的延续,还应致力于研究方法和治学态度上的古今沿袭。文集内容主要有:刘明孤身前往中亚塔吉克斯坦进行实地调研,希冀实现对诺鲁孜节时间、空间、饮食、服饰、活动、仪式、忌等方面较为完整的社会和文化认识;高良敏、齐腾飞远在东非坦桑尼亚,将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对立、并存和博弈刻画地精彩纷呈;余成普透过地方生物学概念将生物和文化过程的地方变异和可塑性、生物文化的整体性和辩证关系、生物-文化连接的微观机制等学理争论呈现得精彩绝伦;方静文着眼于英格兰西北部湖区的名人故居和文化产品,梳理其文化遗产的古今关联亦如诗如画;陈靖对壮族三声部民歌的考察,充满了思辨性和浓浓的乡土情怀;陈昭另辟蹊径的“树”立认同研究,在加强人类与自然理解与对话的思考上令人眼前一亮;陈晋对西南川滇边境纳人达巴的“木卡布”仪式进行分析,从唱诵视角将“作为动作的词语”活灵活现地呈现出来极具现场感和情景化;李文钢关于贫困文化论的反思鞭辟入里并具有启发性;孙海芳有关“臼”部符号背后原始思维、生殖崇拜和亲属制度的阐释,也满载书卷和考古的气息。
展开
目录
海外人类学 节日志与写文化:“一带一路”倡议下塔吉克斯坦诺鲁孜节调查研究 存与续:东非传统医学的叙述与实践 地方生物学:概念缘起与理论意涵——国外医学人类学新近发展述评 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的古今关联——以英国湖区的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为例 非遗“传承人”制度在民族文艺保护中的悖论 学术观察 唱诵、仪式行动与仪式过程:以纳人达巴的“木卡布”仪式为例 贫困文化论的误用与滥用 科技的温度:作为可行能力者的老年人与适老科技的新意涵 人类学视域下的“臼”字探源研究 汉语国际教育 汉语水平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影响研究——以新疆师范大学中亚留学生为例中亚留学生汉语社会称谓语使用现状调查——以新疆师范大学为例 吉尔吉斯斯坦奥什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学习者中华才艺需求分析调查研究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