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别急着辞职(8招应对16种令人讨厌的同事)
0.00     定价 ¥ 56.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4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49638734
  • 作      者:
    作者:(美)彼得·伊科诺米|责编:戴铮|译者:张义
  • 出 版 社 :
    文汇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10-01
收藏
作者简介

【美】彼得·伊可诺密(Peter Economy)

 

     毕业于斯坦福大学,是一位商业类畅销书作家,也是一位代笔作家,他还担任过五十多部书的出版顾问。彼得于2001年开始担任纽约市《领袖对谈》(Leader to Leader)杂志的副编辑一职。


展开
内容介绍
我爱工作,但我讨厌上班。 如果每天只需要完成自己的工作而不需要和任何同事打交道,这不仅可以提高80%以上的效率,更能给大部分“打工人”带来100%的快乐。 但现实很残忍,往往我们不仅要面对繁复的工作,更要面对各式各样难缠的人。我们常常难以描述这些“有毒”的人到底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影响,更是很难(也没有时间)去思考如何应对他们。 如何识别潜在的“混蛋”,如何应对不得不与之相处的“有毒”的同事? 如果你有这样的困扰,你需要读这本书。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章

职场混蛋巨大的负面影响

 

与人打交道时,请记住,你不是在和逻辑动物打交道,而是和情感动物打交道。

——戴尔·卡耐基(Dale Carnegie)

 

 

我敢说,我们大家都有过下面这段工作经历。

这是我第一天上班。我激动无比,天真好奇,对未来的机会充满希望,相信自己的同事都是非常优秀的人。我身穿蓝色夹克、扣角领衬衫、卡其裤,兴高采烈地走进办公室,向遇到的每一个人介绍自己。老板把我领到我的新办公室。我坐下后,看了一遍新员工手册(说实话,更像是一本书,而不是手册)。这时,我听到门口有人说了一声,“嗨!”

 我转过身,有位女士笑着向我介绍起了自己。她办公的地方在走廊另一头的那几间里。咱们就叫她艾瑞卡吧。她看起来人不错,很热情,一个新员工看重的也就是这两点了。我心想,没准她就是我的职场“饭友”呢。艾瑞卡提议去她的办公室坐坐。我们沿着走廊,没走几步就到了。

我刚一坐在客座上,就不由得瞥了一眼她的电脑屏幕。屏幕上像是有个什么网站,看上去跟工作没一点关系。我当时没多想,可等我后来再去她办公室时,我又看见了那个网站。每次我扫一眼她手头做的事,发现好像都跟工作无关。员工会议上,老板会询问艾瑞卡某项工作的进展情况,这时她会装出一副辛勤工作的样子来应付。她甚至厚着脸皮编出这样的一个借口,“这项工作太艰巨了,只靠一个人是不行的!”

看到这一切,我既感到费解,也颇为失望。身为她的同事,我发现她每天都在敷衍工作。她跟家人和朋友煲电话粥,在网上这儿看看、那儿逛逛,就是不想干哪怕跟工作有一丝关系的事。最让人受不了的是,她成天抱怨工作太累,总说她最盼的是周末,一心想离开这个“地狱般的地方”。地狱?认真的吗?我们大部人是都盼着过周末,可她没必要每天对我讲好几次。况且,我觉得我们的公司其实挺好的,根本不是“地狱般的地方”。

不管什么事,艾瑞卡总是抱怨个不停。她会抱怨咖啡机不好用了、抱怨老板又给她安排工作了、抱怨办公室里的每个人,老是说在这家公司工作真是太糟心了。碰到她发牢骚的时候,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刚来这家公司上班,也不知道她说的是真是假。这不光让我觉得很烦,让我没法安心做好工作,更糟糕的是,我以前对工作和公司的那份热情也荡然无存了。

我越来越不想上班,工作劲头大不如前,对同事也没那么热情了。我能感到自己身上那股向上的力量在不断流失。

我很想摆脱这种急剧下降之势,可身边有艾瑞卡这种人,我几乎不可能实现逆转。我们在同一个团队,参与同一项工作,总免不了要见面说话。当时,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开始明白一些微妙的事情,比如人们好像总想方设法绕开她的办公室。难道是因为她是个令人讨厌的同事?

直到意识到这一点,我才开始注意到其他事情。她从来都不是团队的一员,因为没有同事愿意跟她合作。他们从来不会邀请她一起吃午饭或是出去玩,不愿跟她多待上一会儿。

就在这时,我决心做出改变。由于我是团队的新成员,这种事有些吓人,因此我私下找到经理,把我因艾瑞卡而起的烦心事讲给她听。她告诉我,以前也有人跟她说过艾瑞卡的事,说艾瑞卡搞得他们很不安。她向我表示歉意,说不该把我这个职场新人安排在艾瑞卡的旁边。她建议我换个办公室,搬到大楼另一个地方去办公。我很高兴地同意了这次调整。

搬了办公室后,一切都变了。我身边的同事都是些乐观、认真、高效的人,而我受到他们的感染,也成了这样的人。他们对工作充满热情、态度积极,让我对工作也积极主动起来。我终于又感受到了自己内心有股干劲,那正是我刚刚进入这家公司时的那股干劲。

此外,我开始跟其他同事有更多的交流,与艾瑞卡的交流则变少了。当你一周有五天时间跟这种人在同一个办公室,甚至在同一个团队时里,你要想躲开她确实很难,更何况她经常会过来找你。起先,我觉得这种事很难办,但为了公司的成功,也为了我个人的幸福,我必须离她远一点。我一开始没意识到一点:艾瑞卡是一个有毒的同事。她那种悲观厌世的心态和消极怠工的习惯,让我身上的那股劲头一点点流逝。

我真希望能回到过去,告诉自己如何更好地应对当时的情况。一个同事让我讨厌起自己的工作,这真是没必要。我决不会让这一切重演。值得庆幸的是,我现在知道该如何正面解决这种问题了。我的目标是,让你也知道该如何对付艾瑞卡这种人,当然还有其他让人不快的同事。基于当前已有的研究,本章将分析恶老板、有毒同事、懒散队友和其他职场混蛋是如何对职场和身边同事产生消极影响的,以及你可以采取什么办法对付他们。

 

职场混蛋

就像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雪花一样,职场上也会有不同类型的混蛋。我们都有“机会”在职业生涯的某个时期与这些人共事。他们中就有很多像艾瑞卡一样,极具“毒性”,会给其他同事带来负面影响。还有些人的身上只有轻微的坏同事的特征,但他们仍然会毒害职场和身边的同事。他们在一些小事上的表现,比如每天都提前下班或是病假一连休好多天,会影响其他人对于同事、老板和公司的看法。

遗憾的是,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承认,我们中的很多人有时就是糟糕的员工、同事或老板。我们可能在一周内上班迟到了好多次,或者把本该忙着写报告、开展市场调研的时间大把浪费在脸书(Facebook)上,又或是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躲在旁边的小隔间里,跟同事聊一些与工作毫不相干的事。

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多多少少有着“坏同事”的特征。如果你把“坏”的程度看作一个光谱,那么我们可能会出现在光谱上的任何一个位置——从沾不上边(几乎不可能)到完全符合(同样几乎不可能)。在这个坏同事的光谱上,有的人可能是1,或是4,也可能是9。然而,这并不是说他们糟糕透顶、无药可救。令人欣慰的是,每个人都可能变好。要做到这一点,那就得有人激励他们做出改变,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缺点,然后掌握克服缺点的方法。关键是要有自知之明,要知道自己对周围的人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软件与科技公司Better Buys的一项研究表明,员工在工作中会表现出各种不良行为。下面是该公司发现的各个行业内的十大不良行为:

1. 总是迟到:56%

2. 在背后说人闲话:53.7%

3. 没生病却休病假:53.2%

4. 朝别人吼:51%

5. 与人来往过密:49.2%

6. 擅自延长午餐时间:42.8%

7. 擅自提前下班:41.4%

8. 向老板撒谎:41.1%

9. 不讲卫生:37.4%

10. 工作时间干私事:35.3%3

想想看,在办公室里朝别人吼、总是迟到,或是向老板撒谎,这些都会造成一种不友好的、有毒的环境。在看到上面这些不良行为时,你的脑海里是否会出现某些同事的样子?你甚至会发现,你在工作中也曾有过此类不良行为。

要是你果真有上述某种或某些不良行为,那也不必烦恼。在后面的章节中,我们会分析你怎样才能改掉身上的这些习惯,以及你怎样跟有这些习惯的同事打交道。

 

恶老板

要是我们打算讨论坏同事,那么我们就还得分析一下很多企业中的另一个问题:恶老板。

身为员工,你有可能在职业生涯的某个时期碰到这种老板。其实,盖洛普的研究表明,恶老板是造成员工离职的头号原因。这份报告指出,“有个坏管理者就像挨了一记组合拳:员工在工作时很郁闷,这种心情会带到家里,使他们的压力成倍增加,甚至危及他们的幸福。”4此外,其他研究发现,75%的员工声称,在工作中,他们最怕跟老板打交道。在辞去了恶老板这里的工作后,人们差不多要花两年时间,才能使自己的压力恢复到正常水平。5

如果你是老板,你可一定要注意自己表现出的品行,认识到哪些可能会伤害员工。可别觉得你是老板,就不必在意自己多年来可能已经养成的“恶老板”习惯。这就像是坏同事光谱一样,你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有害品行。

如果你是老板,你是个好老板吗?你怎么知道的?

2018年,领英学习(LinkedIn Learning)发布了一项调查结果。这次调查涉及大约3000位专业人士,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管理者身上的哪一个特点最难以忍受?

下面是此次调查中发现的恶老板的四大特点:

1. 期望不明或不断变化:20%

2. 大小事都要管:12%

3. 对员工漠不关心:11%

4. 不培养员工的业务能力:11%

在谈到上面排在第一位的恶老板的特点时,领导力培训专家伊丽莎白·麦克劳德 (Elizabeth McLeod) 说:

“缺乏明确的期望是员工表现不佳的根本原因。领导们往往觉得,他们的期望很明确,可数据反映出的情况却不是这样。员工要知道,这件事为什么很重要(行事意图),好的结果应该是什么样(期望效果)。要是有领导说,‘不用我告诉他们,这都是明摆着的。’那我们就敢说,团队并不清楚领导的要求。”6

好在这些特点是可以改变的。一旦你承认并认识到你可能有某些不良习惯,那么你就能做出积极的变化。这种改变可能容易,也可能困难。不论多难,要是你想让公司和团队取得成功,你就要想办法改变自己。坏习惯未必能一夜之间就改掉,因此你要对自己有耐心,相信自己一定能行。恶老板往往不承认自己的缺点,结果会造成离职率居高不下、员工满腹牢骚、工作漏洞百出。好老板都愿意做出改变。

要是在办公室碰到了恶老板或是坏同事,不管你在工作中跟他们的交往是深是浅,他们都会给你的生活和工作造成负面影响。一旦你开始明白办公室里发生的各种事情,也知道自己该怎么做,那么你就会发现这一切给你,还有其他同事造成的不利影响。就你个人来说,关键是要经常反思一下,问一问自己这几个问题:

l 小隔间旁边那个同事上班迟到了,这对我自己有什么影响?

l 每次跟这个人说话时,我为什么总是觉得紧张?

l 跟我的领导说完话后,我为什么觉得动力全无、灰心丧气呢?

l 我办公室里的同事工作时干劲十足吗?

要想在工作中有所建树,你一定要花时间想一想,在跟有些人交往或共事后,你为什么会有那种感觉。我们很多人,尤其是在职场上,往往喜欢把个人感情藏在心里。这会影响我们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甚至个人的幸福。

有人就坦言自己身边有一些“毒瘤”。企业家伊舒·辛格(Ishu Singh)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他知道,要想继续推行自己的经营理念,怎样才不会受到这类人的影响。

保修单是生产商制定的一系列条款和合约,用来代表产品的高品质,也是为了使顾客更信任产品。但是,身为顾客,要是你两年前买的东西坏了,你能找到说明书吗?或者说,在你着急维修或是更换的情况下,你会翻箱倒柜地找保修单吗?

伊舒·辛格深有同感。有一天,他想找人把2017年买的一台家电修一下,可就是找不到保修单,也想不起这台家电的保修条款。他很是沮丧和急躁,无法理解为什么保修单和说明书这么难保管。

辛格出身企业家之家。这段经历促使他开发了一款应用程序Innstal。通过它,人们就无需使用传统的纸质版保修单和说明书了,取而代之的是便捷的数字版。只需点击一下鼠标,你就能看到近150万份说明书,它们可供各种产品的用户使用。说明书采用文本和视频两种格式,人们可下载下来,也可在应用程序上直接查看。

用户还可在Innstal中添加不同产品的保修单。在保修单经Innstal确认后,客户可以向生产商发送电子邮件,以申请保修服务。将来,该应用程序还会与生产商直接链接,从而缩短申请保修服务的时间。

2019年, Innstal在安卓市场上首次上架,开发这款应用程序的想法最终得以实现。

但是,这个创意以及所有的成功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比如说,在Innstal的初期,辛格为这个项目四处融资。虽然他的家族在印度有一家很成功的企业,但他从来没跟家人伸手要过钱。相反,他决心自己想办法筹钱。于是他又找了两份工作干,最终攒够了所需的资金。

但更让人担心的且可能更具破坏性的是,辛格遇到了一些人,这些人总想给他灌输怀疑的思想。他们态度明确——他们不想看到Innstal成功。这些“毒瘤”满嘴都是泄气的话,对我们这位企业家的影响很大,让他不由得在想,他们说的是不是对的,他自己是不是错了。

结果证明,辛格是对的。

尽管辛格怀疑过自己,也遇到过资金问题,可他对Innstal深信不疑,也从未放弃。最后,他对这款应用程序的美好愿景,不仅成为指引他不断前行的北极星,也成为激励他取得成功的动力。

像伊舒·辛格一样,当面对工作中看似无法逾越的一个个障碍时,你也有能力跨过去。再等你回头看它们,你可能就不会觉得这些是障碍了,而只是把它们看成每个人都要面对的烦人的同事。在你阅读下一章内容之前,建议你先花几分钟的时间,回答下面几个问题,看看你的办公室里到底有没有职场混蛋。

1.有同事让你感到沮丧或难堪吗?

2.你在与团队成员合作时是否缺乏积极性?

3.你在设法回避某些同事吗?

4.老板想让你或你的同事在会上难堪吗?

5.你觉得自己工作不够投入吗?

6.某个同事或你的老板总想抢风头吗?

7.你是否总在看墙上的钟表,想着能早点回家?

8.说闲话在你的公司里是一种消遣方式吗?

9.你是否有一个或好几个同事总想威胁你或其他人?

10.办公室里是否至少有一个人不招人喜欢?

11.你是否想换个公司,正在四处找工作?

12.你在公司外面常抱怨身边的同事吗?

13.你是否想让老板给你换个办公室,就是想离某个同事远点?

14.你的老板或同事不理睬你吗?

15.有同事妒忌你吗?

16.老板是个控制狂吗?

17.有同事就喜欢给别人使坏吗?

18.老板是否认为公司全靠他们?

19.有同事总想打击你的自信心吗?

20.你是否曾因为某个同事而旷工一天?

21.你是否曾觉得有必要跟同事撒谎?

22.有些同事总会迟到或早退吗?

23.你是否曾设法回避办公室里的某些人(或某个人)?

24.你是否曾因为某个同事而想过辞职?

25.你是否曾因为老板而想过辞职?

 

如果你对某个问题的答案是“是”,那么你猜会怎么样?这说明你的生活中有个混蛋。要是你对多个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那说明你的工作环境有毒。

因此,你可以做出这样的选择:你可以换个公司,找份新工作,离开这个有毒的环境。或者……你可以想办法让当前的工作环境少一些毒性、多一些宽容。本书就是要教你一些窍门,把有毒的环境变成超赞的环境。

现在,你已深知职场混蛋的种种危害,也对办公室里的毒性程度有了些许认识。 接下来,我们就具体谈一下你最有可能在公司里遇到的16种毒型人格吧。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辨别职场混蛋的实战指南

第1章 职场混蛋巨大的负面影响

第2章 最常见的16种职场混蛋

 

第二部分:应对职场混蛋的八大策略

第3章 后退一大步

第4章 不要参与他们的游戏

第5章 掌握化解冲突的技巧

第6章 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第7章 不要为小事烦恼

第8章 从反面教材中学习

第9章 自己别做混蛋

第10章 招人要慢、裁人要快

 

致谢

关于作者

附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