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数字创新评论(第2辑)
0.00     定价 ¥ 7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767455
  • 作      者:
    编者:陈劲|责编:徐倩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12-01
收藏
内容介绍
《数字创新评论》是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集刊。本集刊紧扣数字化背景下的科技政策、创新管理、数字化转型、技术创新等主题,致力于对全球数字创新领域的前沿动态、研究热点和应用成果以及发展趋势进行独立判断和深度剖析。主要收录聚焦数字创新领域的高质量理论探讨、实证分析、案例解读、文献综述和评论性学术论文,注重文章的创新性、科学性。 本集刊共收录6篇文章,研究主题涉及“数字生态公地:内涵解构与运行机理”“数智化时代下的社会治理创新”“数字经济促进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来自贵州省的实践和检验”“协同共生价值重构:数字时代的价值重构影响因素和整合框架”“数字经济背景下区块链赋能农业研究”“5G虚实融合的双映射模型构建”。
展开
精彩书摘
数字生态公地:内涵解构与运行机理
  钱贵明1,阳镇2, 3,陈劲3, 4
  (1.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南京 210008;2.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006;3.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北京 100084;4.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4)
  摘要:新一轮技术革命以数字技术为核心,并进一步立足数字智能技术形成数字生态圈推动数字经济时代创新演化发展,但数字生态圈不同于一般性市场逻辑主导的商业生态圈,其具备公共社会属性,数字生态圈需转向数字生态公地。数字生态公地指的是由不同的领导者企业或领导者企业联盟基于市场业务需求搭建的一个具有正外部性的数字化生态空间。在这个空间内,不同的参与者能够实现信息数字化、立足数字技术赋能实现数字生态公地内的各类组织数字化转型,以数字化赋能全方位提升公地整体的运营效率,*终实现经济与社会价值及共享价值的创造。数字生态公地按照“组织场域链接范围?组织公共社会属性程度”二维分类框架将数字生态公地划分为面向特定功能的数字生态公地、面向平台生态圈的数字生态公地、面向社会生态圈的数字生态公地。数字生态公地以数据要素为牵引、以数字赋能为核心功能、以数字用户需求为中心以及以公地价值为分享目标。在解构数字生态公地内部构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数字生态公地的核心运行机制在于价值共创与价值分配机制。未来,为了持续推动数字生态圈向数字生态公地的转型,需要从领导者企业、跟随者企业以及政府等多重层面促进数字生态公地的可持续创新与治理。
  关键词:数字技术;商业生态圈;公地;数字生态公地
  Digital Ecological Commons:Connotation De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Qian Guiming 1,Yang Zhen 2, 3,Chen Jin 3, 4
  (1. School of Economics,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08,China;2.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Economics,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Beijing 100006,China;3.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Research Center of 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4.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Abstract:The new round of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takes digital technology as the core,and further forms a digital ecosystem based on digital intelligent technology to promote the innovation and evolution development in the digital economy era. However,the digital ecosystem is different from the commercial ecosystem dominated by general market logic. It has public social attributes,and the digital ecosystem needs to turn to the digital ecological commons. Digital ecological commons refers to a digital ecological space with positive externalities built by different leading enterprises or alliance of leading enterprises based on market business needs. In this space,different participants can realize the digitalization of information,realize the digitalization transformation of various organizations in the digital ecological commons based on the empowerment of digital technology,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overall operation efficiency of the commons with digital empowerment,and finally realize the creation of economic and social values and shared values. According to the two-dimensional classification framework of “organization field link scope-organization public social attribute degree”,digital ecological commons are divided into digital ecological commons with specific functions,digital ecological commons facing the platform ecosystem,and digital ecological commons facing the social ecosystem. Digital ecological commons has data elements as the traction,digital empowerment as the core function focus on the needs of digital users and the needs of digital users. On the basis of deconstructing the internal composition of digital ecological common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the core operating mechanism of digital ecological commons lies in the value co creation and sharing mechanism and value distribution mechanism. In the future,to continuously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digital ecosystem to digital ecological commons,we need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innovation and governance of digital ecological commons from multiple levels,such as leader enterprises,follower enterprises and the government.
  Keywords:digital technology;business ecosystem;commons;digital ecological commons
  1 引言
  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尤其是智能算法、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智能技术为商业活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信息技术支持,使整个经济形态与产业组织产生颠覆性变化,尤其是在微观层面使得不同商业组织之间的联系程度和频率进一步深化,面向数字情境下的数字企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创新正在成为企业成长与创新的主流。尤其是在数字开放式创新环境下,企业*自开展购买、销售、研发创新等商业与创新活动将会遇到越来越多的困境。因此,现阶段越来越多的企业高管希望企业能够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下开展协同合作,并致力于消除彼此之间的障碍以及降低企业链接成本与交易成本,将企业边界逐步扩大。尤其是对于企业创新而言,逐步将创新网络扩展到企业的外部,而不再是完全停留在企业内部的不同部门与研发团队中,能够帮助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快速探索出一条共创、共生、共享的生存之路。可以看出,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企业家关注的焦点不再驻留于企业内部,而是日益向外拓展,试图通过在组织外部与不同的合作伙伴之间构建出价值创造的关系网络,即通过商业关系形成相互作用的经济共同体—商业生态系统,平台生态圈则是数字经济时代下商业生态圈的典型代表。
  迈入数字经济时代,商业生态系统不再局限于影响单个微观组织—企业的运营方式,而是基于对数字技术的利用,系统性推动传统的商业活动从线下实体经济逐步向线上的虚拟经济与数字经济转移,通过强化数字技术的中心地位,构建了一个相对开放且耦合的数字生态系统。数字技术不同于一般传统核心技术,其具备高度的开放性与共享性,且依赖于数据要素这一新型生产要素实现数字技术的价值增值与演化发展。因此,在商业生态系统的基础上,数字生态系统也包括两个层次:数字创新系统和生态系统(Moore,1993)。此处的数字创新系统指的是由软硬件应用程序基于智能算法、大数据等技术而构建出的虚拟的创新网络环境,基于数字技术的研发创新实现整个数字生态圈各类主体开展要素交互与交易服务,为开展数字公共赋能活动与商业赋能活动提供技术基础;生态系统的内涵则延续了传统商业生态系统理论(Senyo et al.,2019)。因此,数字生态系统的本质是由不同的实体组织基于数字技术而搭建出的超边界、相互协作的兼具商业性与创新性的公共环境。数字生态系统能够通过对数字技术、数据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利用,促进开放和灵活创新模式的形成与演化(Adner,2006),实现不同主体间的价值共创与价值共享,尤其是能够为各类主体开展相应的公共赋能活动,推动整个数字生态系统的创新演化以及创造综合价值。
  因此,从价值创造的视角来看,基于数据技术的应用,数字生态系统的价值协同创造效率明显大于单一组织的价值创造效率,且价值创造的范畴不仅包括经济价值,更包括面向公共场域的公共社会价值。在传统的商业环境中,单个组织被认为是价值的唯一创造者;然而,在数字生态系统中,不同的组织、合作伙伴、用户群体能够共同付出努力和资源,协同创造出更大的创新绩效、经济绩效乃至社会绩效,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实现“1+1>2”的目标(van Alstyne et al.,2016)。因此,在数字生态系统内,不仅仅是领导者企业能够获益,跟随者企业乃至提供一些额外功能与服务的互补商均能获益,其通过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数字赋能与价值共创共享活动实现整个数字生态圈的共同演化与创新发展,共享生态发展成果。尤其是从参与者视角,数字公地具备大量的公共社会性主体,且运行过程中的数据要素等具备公共社会属性,相应地,生态公地内的产品与服务业具备相应的公共社会属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数字生态系统已演变**时代的数字生态公地,即数字生态系统通过控制大数据、应用程序、智能算法在不同的组织之间构建出方便快捷的交易网络,为需求侧和供给侧之间的高效畅通搭建了易于沟通的桥梁,*终在不同成员之间实现了价值的共建、共创、共享
展开
目录
目录
数字生态公地:内涵解构与运行机理 1
数智化时代下的社会治理创新 16
数字经济促进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来自贵州省的实践和检验 25
协同共生价值重构:数字时代的价值重构影响因素和整合框架 41
数字经济背景下区块链赋能农业研究 54
5G虚实融合的双映射模型构建 62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