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均衡生产/精益实践
0.00     定价 ¥ 4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0726566
  • 作      者:
    作者:(美)阿特·斯莫利|责编:申浩|译者:精益企业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 出 版 社 :
    东方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8-01
收藏
编辑推荐

现今的市场经济对企业界来说,z大的挑战是如何在满足顾客需求,快速推出多样产品,以及生产的经济批量等方面取得平衡。因此,企业需要一个精益的系统来协调并解决生产管理、制造车间、物流以及工程部门之间的问题。传统的大批量生产方式,试图用库存来解决问题,但这不符合精益的原则,因为过量生产、库存等都是严重的浪费。众所周知,库存会造成企业积压大量的资金,以及呆料、呆货和质量返工等问题。精益专家通过研究丰田生产系统(TPS),整理出一套均衡生产方法,目的是减少每天生产数量的波动,并且尽量每天生产每一种产品,以满足多品种小批量的客户要求。


展开
作者简介

【美】阿特·斯莫利 (Art Smalley) 

在日本学习生活工作了10年,其间学习了精益生产知识。曾任职于丰田公司,负责帮助世界各地的丰田工厂施行精益工厂改变。离开丰田后,到麦肯锡公司任精益生产顾问。在美国帮助其他公司实施精益系统的同时,还是SEI公司(日本一家提供工程和维护服务的公司)的管理总监。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依照美国精益企业研究院的传统,使用一家公司实际遇到的12个问题,带领读者学习均衡生产的理念,并且构建一个实操的均衡柜。按照客户需求的节拍时间,安排生产排序,按照次序,使用生产看板来拉动生产。均衡生产能帮助企业保证为客户准时交付,维持制造车间的高效率生产,降低制造成本,是一个保障“连续流”稳定运行的有效方法。均衡柜的概念与方法不仅适用于制造业的生产线,也适用于服务业以及办公室的管理。
展开
精彩书摘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精益是企业提质增效的有效工具,为企业管理转型升级提供了清晰路径。精益既可以指导企业的经营生产,也可以助力企业的设计研发,精益管理涉及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对于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有4000多万家各类企业,中小微企业占比超过95%,广大中小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产品研发、质量管控、经营管理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劳动就业、科技进步、社会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不容否认的是,我国的广大中小企业是在改革开放后的几十年间迅速诞生、成长、发展起来的,是从物资短缺中走过来的,是很多本来没有做过工业或没有受过系统工业化训练的人逐渐摸索着做起来的。因此,在我们的一些企业中,难免或必然存在着粗放、浪费、品质差、质量低、成本高等不良现象,尤其是与日本、德国等企业管理较为系统、成熟、精细的国家相比,我们确实还有不小的差距。为此,国家制定了《“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其中明确提出了九项重点工程,而中小企业质量品牌提升工程即为其中之一。中小企业应利用好政策的优势,借鉴国内外成功企业在质量管理和质量技术方法推广应用方面的经验,做好引进、消化和吸收,让好的方法为我所用,实现自身的良性发展,是一条较为符合我国实际的策略。而精益管理,正是这样一种适合广大企业学习运用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实施领航企业培育工程,培育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推动中小企业提升专业化优势,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国家大力倡导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其中的“精”是指“精细化”,而精益的理念刚好契合了精细化的概念。对于企业如何去做精细化管理,实现精细化目标,精益管理提供了答案。从这个角度来看,实施精益管理既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也符合国家促进中小企业良好发展的期望。

我们认为,虽然精益管理的理念及方法首先诞生于日本,有些方面或许与我国的企业管理理念有所区别,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学习和借鉴;虽然精益管理诞生于上个世纪,而随着这些年来工业领域的智能制造、数字化、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供应链等技术的突飞猛进,为一些具体操作工具也插上了信息化的翅膀,作为一种系统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对于一些中小企业而言仍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

我们理解,精益管理首先是一种思想、观念、意识,即作为企业管理者,在思想上要始终树立降低成本、减少浪费、持续改进、不断优化、提高质量、提升价值的意识,要认识到改进生产工艺流程无穷期、降低价值链上的各种成本费用无止境、提高产品质量无尽头、提升产品价值无终点。其次,精益管理是一个体系、系统、网络、链条,是一个企业全方位、全流程、全员都囊括其中、所有人要参与的全体行动,不是零星、局部、个别环节、某个人的单一行为。这就是说,精益管理必须整体动员,从企业高层到基层,从前端的原材料供应到后端的产成品交付及客户服务,从物资到厂房、机器设备再到资金以及人力资源等所有要素,都要纳入精益管理的系统之内,协同行动,才能将精益做好。最后,精益管理是通过一系列原则、标准、方法等具体工具实施的,是实践、行动和具体工作,这其中涵盖了很多科学管理方法,如戴明环、流程图、六西格玛、价值流图,以及若干数据分析、看板、图、表等具有特殊功能的管理手段。所以说,精益管理需要掌握这些原则,学习这些方法,并具体投入实践才行。


展开
目录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推荐序三

第一章 起步

   欢迎来到艾宝制镜工厂

对按时交货和成本控制的持续挑战

“精益”工厂里的传统生产计划

从不确定的推动转变成均衡拉动

一个负责转型的推动小组

执行的范围和时间要求

 

第二章 使生产系统的能力和需求相匹配

使生产系统的能力和需求相匹配

选择按库存生产或接单生产

 

第三章  创建“定拍工序”

建立“定拍工序”

定拍工序总结

 

第四章  控制上游生产

控制上游生产

第五章  扩大均衡拉动系统

扩大均衡拉动系统

结束语

附录 看板

  看板简介

  看板的目的

看板的类型

 

精益企业研究院(LEC)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