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0.1 问题的提出、背景和选题
0.1.1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扩大规则、规制等制度型开放
0.1.2 研究的背景
0.1.3 选题过程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O.2.1 关于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的研究
0.2.2 关于国有企业竞争政策的研究
0.2.3 关于RCEP视角下国有企业竞争政策的研究
0.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0.4 研究的方法、基本框架、内容与结构
0.4.1 研究的方法
0.4.2 研究的内容与结构
第一章 国有企业相关概念和渊源
1.1 企业
1.2 国有企业
1.2.1 美国对国有企业的界定
1.2.2 加拿大对国有企业的界定
1.2.3 日本对国有企业的界定
1.2.4 小结
1.3 国际贸易协定对国有企业的界定
1.3.1 欧盟对国有企业的认定
1.3.2 WTO对国有企业的认定
1.3.3 USMCA对国有企业的认定
1.3.4 CPTPP对国有企业的认定
1.4 我国国有企业的定义和分类
1.4.1 我国国有企业不同时期的含义
1.4.2 我国国有企业的界定标准
1.4.3 国有企业的分类管理
1.5 国有企业存在的目的
1.6 相关概念的辨析
1.6.1 国有资产、国有财产、国有企业
1.6.2 公有制经济、集体经济、非公有制经济
第二章 国家投资经营和国有企业布局的学理分析
2.1 国有企业竞争政策的逻辑起点与研究逻辑起点
2.1.1 逻辑起点与研究逻辑起点的关系
2.1.2 研究逻辑起点及逻辑起点的理论与实证考察
2.1.3 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三种模式
2.2 研究的逻辑进路
2.2.1 市场缺陷与市场失灵
2.2.2 国家调节三方式
2.2.3 经济法的三构成
2.2.4 规范国家投资经营和国有企业的法律体系构成
2.3 各国经济法治理论的比较分析
2.3.1 苏联拉普捷夫的“纵横统一论”
2.3.2 德国林克的机能说
2.3.3 日本金泽良雄的“社会调节法说”
2.3.4 日本丹宗昭信的“市场支配规制法说”
第三章 国家投资经营和国有企业实践中已经成为调节社会经济的一种方式
3.1 国有企业在世界各国广泛存在
3.1.1 英国国有企业存在形式
3.1.2 美国国有企业存在形式
3.1.3 新加坡国有企业存在形式
3.1.4 小结
3.2 国有企业在不同阶段的发展趋势
3.2.1 国有企业发展的另一种趋势
3.2.2 对私有化结果的反思与调整
3.2.3 金融危机之后的调整和再国有化
3.3 中国“十四五”规划和美国“新基建”的对比分析
3.3.1 “十四五”规划中关于国家投资经营的方向
3.3.2 美国“新基建”计划
3.3.3 “十四五”规划与“新基建”计划的未来走向
第四章 我国国有企业制度的演变
4.1 我国国有企业资产和经营制度演变的理论背景
4.1.1 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资产和经营制度的理论背景
4.1.2 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资产和经营制度的理论背景
4.2 我国国有企业的产生
4.2.1 根据地时期和解放区内发展的国有企业
4.2.2 没收官僚资本主义财产形成的国有企业
4.2.3 其他途径转让的国有企业
4.2.4 第一个五年计划和社会主义改造后形成的国有企业
4.2.5 后续五年计划到改革开放之前形成的国有企业
4.3 我国国有企业资产和经营制度的演变
4.3.1 计划经济时期的国有企业资产和经营制度
4.3.2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时期的国有企业资产和经营制度
4.3.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初期的国有企业资产和经营制度
4.3.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时期的国有企业资产和经营制度
4.4 国有企业改革的特点
4.4.1 体现了权力经济向法治经济的转变
4.4.2 政治体制对国有企业资产和经营制度影响比较大
4.4.3 国有企业资产和经营制度设计是一个渐进式的、探索式的过程
4.4.4 国有企业资产和经营制度的演变对社会整体影响较大
第五章 新时代国有企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5.1 新时代国有企业制度的完善
5.2 新时代国有企业取得的成果
5.2.1 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5.2.2 国有企业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5.2.3 国有企业走出去的步伐越来越大
5.3 国有企业参与国际竞争面临的制约因素
5.3.1 全球经济下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5.3.2 WTO谈判进入瓶颈期
5.3.3 国际竞争面临贸易救济起诉案件增多状况
5.3.4 典型贸易救济案件中的国有企业
第六章 国有企业竞争中性政策的由来和发展
6.1 源起于希尔默报告
6.1.1 希尔默报告的背景
6.1.2 希尔默报告的形成过程和结构
6.1.3 希尔默报告关于竞争中性的提出
6.1.4 希尔默报告关于竞争中性政策的建议
6.2 确立于竞争原则协议和竞争中性政策声明
6.2.1 竞争原则协议的签署和落实
6.2.2 澳大利亚联邦和各州的竞争中性声明
6.3 落实于竞争中性投诉机制
6.3.1 生产力委员会
6.3.2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