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绪论
1.1 QFD诞生的背景
质量管理学科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全面质量管理三个阶段(Yong and Wilkinson,2002)。近二十年来,作为管理哲学、经营理念和质量文化的全面质量管理已经得到世界各国的极大重视,并被国内外的众多企业广泛实践。戴明十四点、朱兰三部曲、休哈特控制图、费根堡姆的质量价值链、克劳斯比的零缺陷、石川馨的因果图、田口的质量工程学、赤尾(Akao)的QFD、张公绪的选择和统计过程诊断等方法共同构成整个质量管理学科体系,也正是这些质量管理专家推动了质量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的研究、传播和实践,从而大力推动世界各国众多企业的质量改进和提高(孙静和张公绪,2000;郎志正,2003;罗振璧和刘卫国,2003;张公绪和孙静,2003;韩之俊和许前,2003;刘立户,2004;刘鸿恩,2001;胡子谷,2004;Drummond,1995;Grant et al.,1994;Garvin,1987;Powell,1995)。纵观国内外众多企业的兴衰史,产品的质量水平决定着其成败,甚至是生存与否(Yong and Wilkinson,2002)。
特别地,步入21世纪以来,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从而引发了世界范围内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并引致了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质量管理也必须有新的发展和创新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其突出表现在质量管理的理念是顾客满意已经成为质量管理的决定性因素。费根堡姆提出了由质量管理的十个基准组成的质量价值链(Feigenbaum,1983;梁工谦,2018),其本质是一种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它要求整个企业的质量管理以顾客满意为中心,将投资者、顾客、雇员和供应商的价值紧密结合在一起,并充分发挥整体的智慧、创造力和协作精神,从而使企业在激烈的卖方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在21世纪,随着我国企业对质量价值链的深入理解和执行,以及国内市场结构的买方地位的确定,它们不仅将面临国内企业的激烈市场竞争,更将面临国外企业的残酷竞争(刘鸿恩,2001)。因此,我国企业必须把顾客满意作为核心质量战略,并向目标市场提供卓越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从而达到或超过顾客满意,甚至是顾客忠诚。只有这样,它们才能战胜国内外竞争对手以求得生存和发展。
在质量管理学科体系中,作为顾客驱动质量工程的核心工具之一,QFD日益显现出重大的理论和实用价值,并被认为是在21世纪中企业实施以顾客满意为导向的全面质量战略的强有力工具(American Supplier Institute,1994;McElroy,1989;LaComb and Senturk,2006;Omachonu and Barach,2005;Sanford,2005;Bier and Cornesky,2001;Natarajan et al.,1999;Chang,2006;Liu et al.,2006;Sahney et al.,2006;Royo et al.,2005;Kuo,2004;Jacobs and Ip,2003;?zgener,2003;Chang and Cheng,2003;Park and Noh,2002;Chan and Wu,2002a,2002b;Martins and Aspinwall,2001;Selen and Schepers,2001;Sa and Saraiva,2001;Ho et al.,2000;Singh and Deshmukh,1999;Ermer and Kniper,1998;Kennerfalk,1995;Ashayeri and Degrève,2004;González et al.,2003;Iranmanesh and Salimi,2003;Aungst et al.,2003;Burke et al.,2002;Rotab Khan,2001;Iakovou and Pachon,2001;Glushkovsky,2001;Bayle et al.,2001;Shin and Kim,2000;Finkelstein,2003;Bourke,2003;Gerling et al.,2002;Al-Fawzan and Rahim,2001;Persson et al.,2000)。近四十年来,QFD一直受到国际质量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并在日本、欧洲和美洲的众多企业中获得了广泛的传播和实践,取得了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的成果(Chen and Weng,2003,2006;Partovi,2006;Yan et al.,2005;Büyük?zkan and Feyzio?lu,2005;Dikmen et al.,2005;Karsak,2004;Lee and Lo,2003;Myint,2003;Yang et al.,2003;Benner et al.,2003;Hansen,2002;Huang and Mak,2002;Hsiao,2002;Halog et al.,2001;Govers,1996,2001;Harding et al.,2001;Lowe et al.,2000;Herrmann et al.,2000;K. J. Kim et al.,2000;S. H. Kim et al.,2000;Sohn,1999;Chiou et al.,1999;Jeong and Oh,1998;K?ksal and Egitman,1998;Zhou,1998;Han et al.,1998;Holmen and Kristensen,1998;Jagdev et al.,1997;Rajala et al.,1997;Schmidt,1997;Radharamanan and Godoy,1996;Duhovnik et al.,2006;Devadasan et al.,2006;Pinto,2006;Hanumaiah et al.,2006;Haghiac and Haque,2005;H. Wang et al.,2005;Al-Mashari et al.,2005;Chen et al.,2005;Liu,2005;Kobayashi,2005;Nagahanumaiah et al.,2005;Giancarlo,2005;Zheng and Chin,2005;Yan et al.,2005;Xiong et al.,2005;Y. X. Wang et al.,2005;Chen and Yang,2004;Coghill,2004)。但是,由于种种原因,QFD在我国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没有获得广泛的应用。
1.2 QFD的历史回顾
1.2.1 QFD在日本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质量专家戴明和朱兰先后访问日本,向该国的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讲授统计质量控制(statistical quality control,SQC)技术和质量管理理念,从而引发了日本的质量管理革命。当时,石川馨、水野滋和Akao等日本学者迅速接受了戴明和朱兰的质量思想。1950~1960年是日本的质量控制时期,其众多的企业采用统计质量控制技术和质量管理理念以提高和保证产品的质量。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形成了全公司质量控制(company wide quality control,CWQC)的完整理论体系(Yong and Wilkinson,2002)。由于日本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已不能满足全公司质量控制的要求,因此客观上也必须通过设计方法的创新以实现对设计过程的质量控制和管理。
正是在统计质量控制向全公司质量控制的过渡中,Akao博士首先提出了QFD的思想。它产生的原因如下:①需要一种确定设计质量的方法;②需要在质量控制范围内事先确定保证设计质量的关键检查点和控制点。1972年,Akao在日本期刊《标准化与质量管理》上发表了《新产品开发与质量管理—质量展开研究》一文(Akao,1972)。同时,水野滋基于戴明循环(plan-do-check- act,PDCA),提出了衡量业务系统质量的方法,进而提出了狭义QFD的概念。石川馨把价值工程(value engineering,VE)中的产品功能分解扩展到业务的操作功能分析,提出了业务展开(business deployment,BD)的概念。20世纪70年代初期,三人的研究工作被结合到一起形成了广义QFD(Akao,1990)。
日本质量管理协会于1985年成立了以Akao为首的QFD研究委员会,从而推动了QFD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和应用。该研究委员会成功地推进了QFD在日本的普及。同年,日本科技联盟又成立另外一个QFD研究委员会,进一步推动QFD的研究和应用。1978年,水野滋和Akao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QFD专著,它加速了该理论与方法在日本的普及和应用。1967~1987年,《质量管理》、《标准化与质量管理》和《质量》等日本著名的质量管理期刊,每年都刊登有关QFD的理论研究或应用案例的文章。截至1998年,日本的各种质量管理期刊一共发表了一千多个QFD的应用案例,并且Akao等先后出版了五部QFD专著。这些专著和文章有效地推动了QFD在日本和世界其他各国的迅速发展和传播。
1.2.2 QFD在美洲和欧洲的传播和实践
QFD在北美洲的传播开始于1983年石川馨带领的日本科技联盟成员对福特汽车公司进行全面质量管理的指导。同年,小暮(Kogure)和Akao(1983)在美国质量协会会刊《质量进展》上发表了文章《日本的QFD和CWQC》。1983年10月下旬,当时在剑桥研究院的今井正明在芝加哥举办了为期四天的“全公司质量管理和质量展开”研讨班,Akao、Kogure和布留川靖也出席该研讨班。正是这些事件引致了QFD在北美洲的传播和实践。1984年从日本归来的美国学者鲍勃?金(Bob King)将QFD介绍给了福特汽车公司。Akao通过劳伦斯成长机会联盟/质量与生产力中心(Growth Opportunity Alliance of Lawrence/Quality Productivity Center,GOAL/QPC)在美国传播QFD的理论与方法。福特汽车公司的萨利文(Sullivan)通过创立美国供应商协会(American Supplier Institute,ASI)提供QFD的培训和咨询。Sullivan迅速将QFD方法引入美国汽车行业,其中,福特、通用和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都先后采用了QFD的理论与方法。
美国的《质量进展》和《哈佛商业评论》在1986~1989年先后发表了关于QFD的一系列文章(Sullivan,1986;Plsek,1987;Andrew,1988;DeVera et al.,1988;Ross,1988;Hauser and Clausing,1988;Conti,1989),这引起了美国学术界和企业界的极大关注,并对QFD在美国传播和实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1989年,麻省理工学院的克洛桑(Clausing)教授与Rockwell国际公司的罗伯特(Robert)一起成功举办了由GOAL/QPC和ASI赞助的第一届北美QFD研讨会,之后每年举办一次。北美QFD研讨会为企业发表QFD应用成果与进行经验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和机会。
意大利是第一个应用QFD的欧洲国家,并于1993年举办了第一届欧洲QFD研讨会,会议地点为意大利的米兰。瑞典是欧洲国家中推广及应用QFD相当活跃的国家。瑞典薄?伯格曼(Bo Bergman)教授从1987年开始QFD的研究,并于1997年举办了第三届欧洲QFD研讨会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