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行稳致远(姜建清管理思想探究)/改变世界中国杰出企业家研究系列丛书
0.00     定价 ¥ 5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6425237
  • 作      者:
    作者:沈磊//徐小龙|责编:尤颖//宋可力|总主编:苏勇
  • 出 版 社 :
    企业管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2-01
收藏
编辑推荐

 为了研究、剖析中国企业家的优秀管理思想和实践经验,系统总结和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复旦大学东方管理研究院与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开展“改变世界:中国杰出企业家管理思想访谈录”项目。项目计划用5年时间,对我国50位杰出企业家进行深入的专题访谈。“改变世界:中国杰出企业家研究系列丛书”是该项目的重要成果之一。

展开
作者简介

 沈磊,管理学博士,金融学博士后,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讲师。曾负责东软、苏宁、迈瑞、九阳、海底捞、星巴克、华大基因、海康威视等多家公司的案例调研项目,参与中国银行、上海凤凰等多家企业的管理咨询项目和中泰证券、华农保险等多家企业的管理培训项目。研究成果发表在《银行家》《上海金融》《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中欧商业评论》《企业管理》《经济管理》《财经研究》《中国日报(海外版)》等学术期刊和媒体上。


   徐小龙,管理学博士,博士后,教授,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复旦大学东方管理研究院特约研究员,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访问学者。在《营销科学学报》《财贸经济》《经济管理》《金融理论与实践》等期刊发表60余篇论文。主要研究方向为消费者行为、品牌管理、金融营销等。曾为上海宝钢、上海宝信、三菱电机、正泰电气等多家企业提供管理培训和咨询服务。


展开
内容介绍

姜建清是一位从银行基层岗位成长起来的银行家,深谙银行管理之道。本书从个人特质和工行绩效两个维度阐述了姜建清执掌中国工商银行的现代化改造、综合化经营、国际化发展、金融科技开拓等一系列变革举措,以探寻姜建清超前思考、持续学习、拥抱变化、审慎稳健、变革创新等个人特质和建立在个人特质基础之上的先进管理理念。姜建清的管理思想和实践经验值得我国广大企业管理者,尤其是银行管理者学习和借鉴。

展开
精彩书摘

 蔡元培在1910年年初撰写的《中国伦理学史》中,针对清朝末年中国思想文化界抱残守缺、故步自封的局面,通过中西文化对比,指出“故西洋学说则与时俱进”,并把散见于中国古书中的“与时偕行”“与时俱化”“与时俱新”等激励人的说法概括为“与时俱进”。然而,现代行为经济学的前景理论认为,让我们欢喜或痛苦的都是变化,而相对于获益而言,我们更怕的是损失,因而在面对不确定性未来的时候,要么“抱残守缺”,要么“过度自信”,缺乏拥抱变化的勇气,这也是大多数人很难做到“与时俱进”的重要原因之一。姜建清的个人成长经历在很大程度上恰恰体现了“与时偕行” “与时俱新”“与时俱化”的“与时俱进”精神。

  “我于1969年从上海静安区的成都二中毕业”,虽然已经过去50年了,姜建清如今依然清楚地记得当时初中毕业时的情景,“当时正赶上上山下乡,我们都到了农村。其实,中国像我们同年龄的那一代年轻人都有着差不多的经历。”1970年,年仅17岁的姜建清加入上山下乡的洪流之中,被分配到江西省广昌县插队。“火车换汽车、汽车换汽车,我记得坐了好几天的车,一直到了深山老林,然后开始了农民的生活。那时的我在农村干了不少工作,先是当过教师,之后农业学大寨的时候,我在农业学大寨工作组工作了几年。后来,我哥大学毕业分配到河南一家煤矿工作,说有一个机会可以招工。当时我在江西农村,看不到什么机会,觉得将来很难养家糊口,刚好碰到这么个机会,就跑到河南变成了一个煤矿工人。”姜建清回忆道,“再之后,干了两年多,正好全国恢复高考,我从河南回到江西想参加高考,却正巧赶上同学们都准备回城,我也回到了上海。回到上海,当时正好赶上中国人民银行招收干部,我去考了,就考进去了,在南京路人民银行静安区办事处当会计,处理企业账务。工作一两年后,我又去读书了,在上海财经大学读书,毕业以后又考上了上海交大的研究生,之后一直在银行里工作。其实,我进入银行是非常偶然的机会,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最后会在银行工作。我当时对银行唯一的认知就是那时候银行有储蓄所,可以拿钱去储蓄。可是,当时我父母的那点钱生活都不够,家里根本没条件拿钱到银行去储蓄。这就是我对银行的第一感觉。但是到了银行工作以后,随着不断地学习和在银行里职务的不断提升,我慢慢地领会到‘银行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这句话的深刻意义。” 

   虽然姜建清的谈话中多次提及“正好”,然而,姜建清成长总是能够“与时俱进”。 对于企业的领导者而言,能否做到“与时俱进”则主要体现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领导者是否能够不断改变思路,全面更新自己,而不是沉溺于过去的经验和辉煌之中。同时,在别人尚未觉察之前,领导者是否能够捕捉到外部环境变化的端倪,洞察先机,从而能够先发制人、顺应变化,继而实现变中求胜。 那么,一个领导者如何能够洞彻先机且自我更新呢?除了需要开放的心态,更重要的是如饥似渴地广泛阅读,持续不断地学习——向客户学习、向竞争对手学习、向不同行业企业学习。上山下乡的特殊经历让姜建清除了具有某种不断向上的韧劲和毅力,也让他能够面对外部变化始终保持开放的心态,持续不断、如饥似渴地学习,进而做到主动出击,求胜于未知。1979年,已经26岁的姜建清回到上海,开始进入银行系统工作。他一边工作,一边抓紧时间学习。1984年,他从上海财经大学毕业,之后又在上海交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1997年,姜建清又获得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1995年,他在任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副行长期间,还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进修过一段时间。正是这段在美国白天学习和参观,晚上思考和总结的求学经历,让他对银行信息化方面有了更多的感悟。“我觉得银行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与时俱进。其实,从银行自身来看,银行的功能是在不断变化的,内涵和外延也不断在扩大,一步一步从传统支付中介到融资中介和信息中介。如今银行服务的范围越来越广,也是适应外界竞争的压力和市场需求、不断调整自己的结果。看看企业有什么需要,银行能够提供什么样的金融服务。”姜建清强调,“讲到科技,从近几十年来说,所有的金融创新背后都有科技的身影。工商银行实际上也是中国在金融科技领域走得最快的。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上海工商银行最早使用微机,南京路一条街就开始拥有网点,还不是取款机,是联网的小型计算机。90年代的时候从小型机慢慢走向中型机、大型机。到90年代末,开始了数据大集中,提出了数据库的概念。工商银行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

   难能可贵的是,“作为从基层一步步走上来的领导,姜建清有着多年丰富的金融工作经验。同时,作为管理学博士、中国金融学会副会长,他又具有很高的理论素养,出版和发表了许多金融学术著作和文章”,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邓荣霖这样评价姜建清。姜建清最早发表的一篇文章写于1984年,刊于《上海金融研究》,主要探讨金融人才培养问题。此后发表的文章涉及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金融改革、货币政策等金融诸多领域。从1984年至今,姜建清除了出版《海外金融风潮评析》《金融风潮深思录》《美国银行业的科技革命》《金融高科技的发展及其深层影响研究》《商业银行国际化:环境与体制》《国际商业银行监管环境与体制》《走向国际:从跨国银行看中国银行业国际化》《银行转型与收益结构研究》《近代中国外商银行史》《银行足迹:亲历金融改革的思考》《世界金融百年沧桑记忆①》等著作外,还主持编修并出版了《近代中国银行业机构人名大辞典》《中国工商银行史》,并在《金融研究》《财经界》《财经》《银行家》《中国金融》《上海金融》《金融论坛》等经济金融类期刊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上百篇。如今的姜建清依旧笔耕不辍,《世界金融百年沧桑记忆②》《世界金融百年沧桑记忆③》分别在2019年、2020年出版。

   正是因为对银行业的经营管理、金融改革发展及中外金融史等有着深入、独到的研究,姜建清才能够以史为鉴、追本溯源,认真复盘不同金融企业的荣辱兴衰,把握能够引发银行业变化的内外部关键动因,进而在风云变幻的经济环境中既不焦躁激进,也不畏手畏脚,行稳致远。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学习型企业家

        必须做到与时俱进

        不要忘记审慎、稳健

        只是一个银行管理者


第二章  顺势而变的股份制改造

        确立股份制改造目标

        跨过不良资产这道坎

        治理“常青藤”贷款

        完成财务重组

        建立现代公司治理架构

        对战略投资者引资与引智相结合

        开创 A+H 股同步发行先河

        上市后实施战略转型

        把银行做“优”做“强”


第三章  渐进式的管理变革

        借用大禹治水模式去坏账

        对分支机构管理实施变革

        用信息技术提升银行管理

        从数据仓库到大数据管理

        构建科学的风险防控体系


第四章  鼠标与砖头的战争

        金融发展离不开科技推动

        美国访学激发的思考和研究

        来自美国金融业的发展经验

        科技助推中国银行业的发展

        工商银行改革发展华彩乐章中的最强音

        实现国内领先到国际领先的新跨越


第五章  金融科技的“工商银行印记”

        金融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新阶段

        金融科技没有改变金融的本质功能

        金融业要因需而变和因势而变

        从银行信息化向信息化银行转型

        用大数据技术打造信息竞争力


第六章  跟随客户“走出去” 

        从企业走出去到银行走出去

        多种因素综合驱动跨国银行发展

        “审时度势、跟随客户”的国际化战略

        工商银行与非洲标准银行的联姻

        并购过程就像两个人谈恋爱

        “不沉默”的董事会成员


第七章  打造世界的工商银行

        工商银行特色的全球化发展之路

        经济新常态下的跨国发展新契机

        建设国际一流全球化综合性大型金融集团


第八章 企业家与学者

        改革者与创新者

        学者型的企业家

        企业家型的学者


后 记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