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创新学概论
0.00     定价 ¥ 45.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306071637
  • 作      者:
    编者:陈盛荣|责编:王璞
  • 出 版 社 :
    中山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11-01
收藏
作者简介

陈盛荣,男,1956年生,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管理学博士,广州市政府聘请的“广州市科技专家”。曾当过知青和下乡挂职,并在中山大学多个部门工作过,具有丰富的经历,已出版有关专著多部,曾为中山大学本科生开设过人才学、创造学方面的系列公选课多年,并受广东省科协、中山大学管理学院的委托,在广州、珠海、郑州、宁波等地开设过人才学、创新学方面的讲座。现任广东省管理创新和发展研究会创新学专业委员会主任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我国早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创新必须要有正确的理论指导。本书共有十二章,包括创新的基本知识、创新学的基本框架和内容、创新性思维、创新的主要方法、创新的主要规律、影响创新成功的主要条件、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创新型人才、主要领域的创新、学科创新与产业创新、创新型国家和中国的创新步伐。本书内容丰富,材料翔实,观点新颖,不仅具有学术性、创新性,而且具有系统性、实用性等。本书对于有效促进各行各业创新发展,特别是对于各级领导提高对创新本质的认识,对于各类科研人员提高创新效率,对于各类在校学生以及每个家庭培养更多更好的创新型人才以及对于创新学的研究者等均有参考作用。
展开
精彩书摘
  《创新学概论》:
  三、原则
  任何一项研究都离不开方法的支撑。没有研究方法的科学研究是不存在的,没有研究方法,就不是真正的研究。要想做好研究工作,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必须使用一定的研究方法。
  (1)应在研究报告或论文中明确提及使用何种研究方法。
  (2)应根据各学科、各课题的特点、性质、对象,选择、运用一定的研究方法。
  (3)应根据研究方法的特点和功能选择、运用一定的研究方法。
  (4)应根据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的一致性程度选择、运用一定的研究方法。
  (5)注意使用多种研究方法,各种研究方法可相互补充,也便于新成果的产生。
  (6)注意在研究的不同阶段选择、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
  四、种类
  科学研究方法广义来看包括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工具三个层面;狭义来看主要指科学方法,即取得成果的手段和途径。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有不同的研究方法。每个学科也有不同的特殊方法。但总体上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种。
  第一,从宏观上看:①根据研究活动的特征或认识层次,可以分为经验方法和理论研究;②根据研究对象的规模和性质,可以分为战略研究方法和战术研究方法;③以研究方法的规则性为依据,可以分为常规方法和非常规方法;④按方法的普遍程度不同,可以分为一般方法和特殊方法;⑤根据研究手段的不同,可以分为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
  宏观上的科学研究方法也指政府对科学研究的政策、企业对研发的鼓励措施、科技管理体制等。
  第二,从微观上看:微观上的科学研究方法内容很丰富,按研究领域不同而不一定相同,甚至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如自然科学常用实验法、观察法和观测法等。社会科学多用调查研究法、访问法、市场法等。无论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数学法和统计法都是不可缺少的。
  下面介绍部分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
  (一)部分传统方法
  1.积累法
  记笔记、写日记是积累法的形式之一。写日记、记笔记虽简单但又不容易做好。我国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坚持每天写日记,记录物候现象。如《雷锋日记》成为中国人民了解和学习雷锋先进思想的主要依据。
  任何科学上的突破,必须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和专业积累。如牛顿能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如果没有当时天文学家托勒密、开普勒、夫拉姆斯特德和哈雷的许多发现,特别是对认识行星、彗星运行轨道的许多新成果作为基础是不可能的。华罗庚说过,“聪明在于积累,天才在于勤奋”。没有一定的量变,不可能有质变。最有效的积累一定是定向积累。
  2.分类法
  分类法即将研究对象首先按类别进行分类,是科学研究和管理等的基本方法之一。如瑞典植物学家卡尔·林奈将地球上眼花缭乱、千姿百态的植物进行分类,创立了植物分类学;图书馆将琳琅满目、眼花缭乱的图书按学科类别进行分类;等等。
  3.实验法
  实验是科学之父。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是实验科学的主要开拓者,他通过实验和观察纠正了前人的不少错误,而且促进了当时物理学、天文学等学科的发展。当今时代,实验室已成为进行研发创新的基本条件之一。不仅自然科学的发展需要实验,社会科学的发展也需要实验,如心理学实验室等。实验室建设已经成为研究型大学和世界著名企业的发展重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很大程度上是实验室水平的差距,如世界著名的卡文迪许实验室、贝尔实验室和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培养了很多世界顶尖科学家。现我国不仅中国科学院等科研院所、研究型大学有不少高水平的实验室,一般企业也有不少实验室,其中一些大的企业还成立了研究院,如腾讯研究院、格力集团研究院等。
  仪器设备和实验用的电子元器件、化学试剂、玻璃仪器等消耗材料是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验结果的水平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如没有显微镜的发明就不会有生命科学和医学等学科的深入发展,没有望远镜也不会有天文学的不断发展。仪器设备是否先进、实用和稳定,不仅代表了一个国家或国际上的工业发展水平,更与科技水平息息相关。为了获得更好的实验条件,有的科学家不得不自己动手设计专用的仪器设备。
  4.数学法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数学不仅是科学的后盾,而且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数学。计算机的发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均与数学息息相关。马克思曾说过,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美的地步。对所有问题的研究包括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所有问题可分为数学问题和非数学问题。科学工作数学化,科学研究的最终目标是建立数学化的定律。要求由定性研究走向定量研究,直到最终用数学公式表示科学规律。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创新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 创新的定义
第二节 创新的意义
第三节 创新的特点和层次
第四节 创新链
第五节 创新体系
第六节 创新与创造、创业的异同
第七节 创新的核心、目的和判断标准
第九节 创新动力

第二章 创新学的基本框架和内容
第一节 创新学的定义和主要内容
第二节 创新学的体系特点
第三节 创新学的知识体系
第四节 主要研究方法
第五节 主要理论来源
第六节 创新学的主要发展历程

第三章 创新性思维
第一节 创新性思维的定义和特点
第二节 创新性思维的意义和种类
第三节 常用创新性思维(一)
第四节 常用创新性思维(二)
第五节 常用创新性思维(三)
第六节 常用创新性思维(四)
第七节 常用创新性思维(五)
第八节 创意

第四章 创新的主要方法
第一节 科学研究方法
第二节 创造技法
第三节 技术创新方法
第四节 唯物辩证法
第五节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第六节 个人与团队相结合的方法
第七节 充分利用内外因条件的方法
第八节 学习与创新的方法
第九节 部分杰出科学家常用的科学方法

第五章 创新的主要规律
第一节 创新的主要规律之一
第二节 创新的主要规律之二
第三节 创新的主要规律之三
第四节 创新的主要规律之四
第五节 创新的主要规律之五
第六节 有效开展研发

第六章 影响创新成功的主要条件
第一节 人才、项目与资金
第二节 技术创新与工艺创新
第三节 关键核心技术
第四节 产品创新和孵化器
第五节 工作条件与生活条件
第六节 体制和机制
第七节 依法创新
第八节 创新文化氛围
第九节 主观条件
……

第七章 加快创新成果转化
第八章 创新型人才
第九章 主要领域的创新
第十章 学科创新与产业创新
第十一章 创新型国家
第十二章 中国的创新步伐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