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导 论
企业区位选择模型是区位理论的核心(Beckmann,1999)。然而,无论是完全竞争和报酬不变假设条件下的传统区位理论还是不完全竞争和报酬递增假设条件下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无论是经济活动的空间选择理论还是一定空间范围内经济活动的组合理论,无论是重在解释某种区位选择或区位结构的决定机制的解释性理论还是重在寻求特定空间范围和空间摩擦条件下的*优区位的优化理论,现有的企业区位选择模型都较少研究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具有某种利益结构的“区位”或“地方”之间的策略行为(斯塔尔,2003),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区位”之间的交易规则更是极少涉及。也就是说,现有的企业区位选择模型将“区位”或“地方”仅视为经济活动的某种空间载体,将“区位选择”视为单个厂商或者某种市场结构下的多个市场参与者的土地利用决策,本质上是一定空间载体上企业之间的单边市场匹配问题。
可是,在现实经济生活图景中,企业区位选择过程是一个异常复杂的过程,企业与企业之间,特别是位于价值链上下游的关联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作为本地利益相关者总和利益的某种体现而且往往由地方政府作为该总和利益代言人的所谓“区位”或“地方”之间,存在着普遍的策略性行为。在这里,相对于生产性投资“企业”而言,“区位”或“地方”不再是简单的空间载体,而是需要与之博弈的重要市场参与者。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空间范围和空间距离的限制,“企业”与其投资目的地、“地方”与其目标招商企业之间往往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空间摩擦和空间外部性导致“区位市场”或“空间市场”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分散性市场,集合性的价格机制很难发挥作用。这种现象在当前中国工业企业选址和地方政府招商引资过程中,也就是所谓“工业用地市场”中表现尤为突出。由于我国地区差异大、市场体系不完备、市场一体化程度不高、各个地方产业基础和目标产业各不相同等,生产性投资企业很难掌握包括各类开发区在内的“地方”的工业用地供给与招商引资需求信息,“地方”也很难掌握各类企业的投资与用地需求,所谓“工业用地市场”实际上是一个买卖双方存在密集博弈行为的、高度分散性的不完备“市场”。可见,在这种情形下,区位研究的任务不仅是要解决在特定的市场机制和交易规则下寻求企业的*优区位选择或空间的*优企业组合的问题,而且要解决企业和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和“区位”之间能否形成稳定配对、能否达成交易、如何使稳定配对的结果不受个别市场参与者策略行为的干扰、如何通过市场机制与交易规则的设计促进企业与区位的稳定配对以及各具特色的地方产业集群的形成等关键问题。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Shapley和Roth的稳定匹配和市场设计理论为从企业与“区位”之间匹配与交易机制的角度拓展区位理论与实践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
本书将“区位”视为一定空间载体上具有某种偏好的利益主体或市场主体,将企业区位选择视为“企业”与“区位”之间的双边市场匹配问题,引入Shapley和Roth的稳定匹配理论和市场设计方法,尝试建立基于双边匹配理论和集中清算机制的企业区位配置模型,探索“区位”和“地理空间”要素的市场机制设计方法,以我国工业企业选址和工业用地市场设计为例,开发研制中国工业用地申请、获取、匹配与交易计算机原型系统,尝试提出包括国家、省和地方三级的、覆盖全国的工业用地交易机制与管理体制,试图为加强地方产业集群管理、促进地区之间产业协调以及从根本上解决重复建设、产能过剩和工业用地粗放低效等问题提出新的途径。
1.1 研 究 背 景
1.1.1 企业区位选择理论及其破缺:“区位”只是一个被动的空间载体吗?
从企业区位选择理论发展沿革来看,古典区位理论、近代区位理论、现代区位理论以及新经济地理学区位理论等现有企业区位选择模型都较少研究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具有某种利益结构的“区位”或“地方”之间的策略行为,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区位”之间的交易规则更是极少涉及,“区位”仅仅被当作某种空间单元而被纳入理论分析(表1-1)。然而,“区位”真的只是一个被动的空间载体吗?
表1-1 区位理论的主要流派
资料来源:齐子翔,于瀚辰. 2015. 区位选择、双边匹配与化解产能过剩的机制设计. 改革,9:101-111.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修改
(1)古典区位理论。古典区位理论诞生于19世纪初期的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关注的重点是单个经济组织在一定地域空间中如何通过选择优势区位来降低成本和增加利润,以杜能(Thünen)的农业区位论、韦伯(Weber)的工业区位论为代表。其中,韦伯的工业区位论首次讨论了工业企业(工厂)的选址问题,通过分析运费、劳动成本和集聚、分散所带来的成本变化三个方面的成本因素,提出了以工厂为圆心的等运费曲线及等差费用曲线,企业的*佳区位就是综合成本*低点。然而,韦伯主要基于完全竞争和局部均衡假设研究单一工厂选址问题,忽略了许多重要的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其理论中“区位”只不过是与成本密切相关的因子而已。
(2)近代区位理论。随着市场因素在企业区位选择中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区位理论从关注成本转向追求利润,包括交通、消费和行政等更多因素被纳入区位理论之中。以霍特林(Hotelling)的空间竞争理论以及克里斯塔勒(Christaller)和廖什(L?sch)的中心地理论为标志,近代区位理论尝试建立一般均衡的空间分析框架,企业均衡区位的形成不仅要考虑原材料和运输等方面的成本因素,更需要考虑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廖什从需求和收入因子出发,认为*优区位即是纯利润*大的区位(L?sch,1940)。但是,这里“区位”或“空间”仍然只是一个被选择的载体,*多只是作为某种市场潜能的体现,而不是对“企业”具有某种选择和分类作用的市场参与者。
(3)现代区位理论。所谓现代区位理论是为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区位选择的复杂性而出现的各种区位理论的集合。除了成本和利润因素之外,现代区位理论考虑了企业内外多个生产地选择问题,考虑了企业的研究开发、设计、零部件加工、部件组装、物流等多个价值环节的区位问题,考虑了企业的非金钱收益与满足问题,乃至考虑了产品生命周期、决策机制、产业组织、市场占有率、人才、品牌、风险规避、信息与贸易摩擦等众多问题。其中,对本书研究有借鉴和参考价值的包括:第一,不同市场类型下的区位理论,考虑了短期、长期、集中、分散、特殊的市场类型。第二,行为区位理论,认为企业是有限理性的满意人,基于有限信息和不确定信息进行区位决策,因此区位决策是一个包含了信息收集、处理等环节的动态过程,区位决策者的信息占有量和信息利用能力的差异,以及文化—心理距离和信息距离的大小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的区位选择。第三,战略区位理论,即企业区位选择不仅是企业自身选择,还要考虑企业与包括政府、竞争者、劳工组织、环保团体等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的讨价还价和博弈过程。第四,区位政策理论,强调政府通过改善区位条件、增加区位补助金和设置区位限制条件等公共政策手段可以引导或改变企业区位选择过程,调整企业盈利空间边界。可见,现代区位理论放松了传统区位思想的完全信息和理性人假设,强调区位决策是基于有限信息的决策过程,决策者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差异,甚至决策者个人偏好、出生地以及区位决策的模仿等非经济因素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现代区位理论仍然没有明确地提出将“区位”作为某种市场参与者,将“企业”与“区位”之间的双向选择及其实现稳定匹配的可能性作为区位选择的重要问题进行研究。
(4)区位—配置理论。作为区位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区位—配置问题(location-allocation problems,即LA问题)及其理论是从宏观上解决一个或多个企业(或设施)与多个区位的整体*优配置的理论与方法(Hakimi,1965)。该问题可定义为:依据消费点的地理分布以及企业与消费点之间的货物分配关系,计算某一地理范围内企业的数量和位置。LA问题实质上是一个依据优化路径的原则确定在什么地方配置企业或设施的过程。例如,在一个城镇中设立一个急救中心就是一个典型的LA问题,其目标是使得全镇的居民到医疗中心的路径(时间)总体上*短。根据目标函数的不同,LA问题可以分为企业成本*小化模型、客户需求导向模型、企业利润*大化模型、其他模型等四种模型。区位—配置理论较好地研究了特定目标函数下企业与“区位”之间的配对问题,对“企业”“区位”双边匹配模型的空间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但是,它仍然没有将“区位”或者“客户”作为一个具有某种偏好的市场参与者进行匹配,因此只是单边匹配而不是双边匹配问题。
(5)新经济地理学区位理论。克鲁格曼(Krugman)等新经济地理学家打破了各种经典区位理论关于完全竞争和报酬不变的假设,提出了不完全竞争、报酬递增和多样化需求等假设下的一般均衡框架,从劳动力流动、联系效应和异质性企业等角度研究企业集聚的内在机理,认为收益递增、垄断竞争以及贸易成本对企业区位选择具有重要影响,企业偶然的区位迁移将被某种正反馈机制锁定和加强,内生地形成所谓中心—外围结构,而企业的集聚程度会随着贸易成本的上升先提高后下降,出现多重均衡的情形(Krugman,1991)。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无疑在企业区位选择微观机制的内生化、动态化和明确化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仍然不能回答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核心”“边缘”地区之间的策略行为对区位选择结果的影响等问题,将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与博弈论相结合无疑是区位理论发展的重要方向。
(6)新新经济地理学区位理论。Melitz(2003)将企业异质性引入克鲁格曼的“核心—边缘”模型,建立了异质性企业垄断竞争模型,开创了新新贸易理论。Baldwin和Okubo(2006)将Melitz的企业异质垄断竞争模型与新经济地理模型相结合,标志着新新经济地理学的诞生。新新经济地理学通过分析异质企业的区位选择与空间集聚关系,发现存在两种效应:一种是企业分类选择效应,一种是企业区位选择效应。效率*高的企业首先选择从小区域向大区域重新选址,逐渐将企业定于市场规模较大的地区。与克鲁格曼的“核心—边缘”模型的随机性产业聚集不同,该研究认为这是一种非随机的空间选择,能够促进中心区的生产率的提高,迫使边缘区生产率的降低,这就是企业区位选择效应。国家为了平衡地区经济发展而采取财政补贴的政策,非合理或者不够力度的补贴会对本地市场效应产生强化作用,促使高生产率的企业向中心区集聚,而低生产率企业受成本的影响,为了获得政府的补贴而迁往边远地区,从而形成更为稳定的“核心—边缘”空间结构,这个结果就是企业分类选择效应。
综上所述,在上述各种区位理论之中,“区位”及其相关联的原材料商、市场、政府、其他利益相关者、运输成本、收入等因子均是被其占有者——“企业”单向地收集信息并进行选择的。在这一过程中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区位”及其所承载的原材料商、市场、政府、其他利益相关者并不仅仅被动地被选择,同时也是区位空间所有者或代理人主动寻求符合其利益诉求的土地开发者(企业)的过程。区位空间的代理人(通常为政府)与区位空间的占有者(通常为企业)作为具有不同利益目标的代理人主体,其选择偏好因素应当同时被纳入区位选择模型中,而这正是现有区位选择理论的破缺之处。
1.1.2 空间资源配置的困境:为什么招商引资和产业集群培育如此之难?
现有区位理论的破缺极大地限制了区位理论在解决中国实际区位问题中的作用,当前中国工业企业投资和地方政府招商引资过程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区位理论对于实际问题的无能为力。目前,关于政府招商引资及其与地方产业发展关系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部分学者讨论了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现状、问题与建议。李伟(2010)认为与企业招商、中介招商、开发商招商相比,政府在招商引资主体结构中发挥领导作用,且具有明显的行政特征。谢晓波和黄炯(2005)对长三角地方政府招商引资过度竞争性问题进行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