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数字经济的发展背景与历程 1
1.1 数字经济的发展背景 2
1.1.1 基础科学创新 2
1.1.2 数字技术创新 5
1.1.3 新的产业革命 9
1.2 数字经济的发展历程 11
1.2.1 信息经济的提出 12
1.2.2 网络经济的演变 14
1.2.3 平台经济的繁荣 16
1.2.4 智能经济的曙光 18
第2章 数字经济的框架 21
2.1 数字经济的定义 22
2.2 数字经济的构成 22
2.2.1 生产要素:数据 23
2.2.2 劳动者:数字化赋智的劳动者 24
2.2.3 生产工具:数字技术 24
2.2.4 生产力:“数据+算法+算力”形成的智能化生产力 27
2.2.5 生产关系:数字化的平台、企业与消费者 27
2.3 数字经济的特征 28
2.3.1 高创新性 28
2.3.2 强渗透性 29
2.3.3 广覆盖性 29
2.3.4 资源供给丰富性 30
2.4 数字经济的分类 30
2.5 数字经济的测度 32
第3章 资源 37
3.1 数据、信息和知识 38
3.1.1 数据 38
3.1.2 信息 42
3.1.3 知识 42
3.1.4 数据、信息和知识的边际收益 44
3.1.5 数据资源的垄断 46
3.2 思想和算法 48
3.2.1 思想 48
3.2.2 算法 49
3.3 算力 51
3.4 消费者注意力 52
第4章 消费者需求 55
4.1 消费者选择与需求满足 56
4.1.1 商品效用、消费者偏好和决策 56
4.1.2 消费者的注意力配置和信息能力提升 60
4.1.3 数字经济时代的消费者需求变化 62
4.1.4 消费者的信息需求 67
4.2 消费者角色转变 69
4.2.1 市场建设者 69
4.2.2 产消者 70
4.2.3 数据资产的投资人 70
第5章 生产 71
5.1 生产要素投入 72
5.1.1 生产要素论概述 72
5.1.2 劳动者 76
5.1.3 数字技术创新 78
5.1.4 数字基础设施投资 81
5.1.5 数据要素 83
5.1.6 数字智能 85
5.2 生产函数 87
5.2.1 生产函数理论的发展 87
5.2.2 纳入数据要素的生产函数 93
5.3 数字产品的生产 96
5.3.1 数字产品的分类 96
5.3.2 数据、信息和知识作为数据产品 97
5.3.3 数据产品生产流程 99
5.3.4 数据产品生产的成本 101
5.3.5 数据产品生产的规模经济 102
5.3.6 数字产品生产的产业链 103
5.4 生产数字化 107
5.4.1 劳动价值理论 107
5.4.2 数字产品的价值形成 108
5.4.3 生产数字化的发展 111
5.4.4 提升效率的效应 113
5.4.5 降低成本的效应 116
5.4.6 驱动创新的效应 118
第6章 市场 121
6.1 数字化市场 122
6.1.1 市场的构成及规律 122
6.1.2 信息不完全的市场 123
6.1.3 数字化市场 124
6.1.4 数字化双边市场—平台 125
6.2 数字化市场参与方的网络 128
6.2.1 网络效应 128
6.2.2 正向网络效应 129
6.2.3 负向网络效应 130
6.2.4 用户锁定效应 131
6.2.5 复杂网络效应 131
6.3 数字化市场价格机制 132
6.3.1 价格机制 132
6.3.2 平台的定价策略 134
6.3.3 平台盈利模式 137
6.4 数字化市场竞争机制 139
6.4.1 市场结构理论 139
6.4.2 平台的市场结构 141
6.4.3 平台竞争的关键因素 144
6.4.4 平台市场参与方的博弈 149
6.5 数字化市场的其他合作机制 151
6.5.1 数字化信任 151
6.5.2 数字化契约 152
6.5.3 利益分配 155
6.5.4 平台生态与治理 158
6.6 数据要素市场 159
6.6.1 数据要素市场的主要类型 160
6.6.2 数据要素市场的交易品类 163
6.6.3 数据产权 164
6.6.4 数据资产 165
6.6.5 数据要素价格的形成 166
6.6.6 数据要素交易模式 171
6.6.7 数据要素市场结构 174
第7章 企业 175
7.1 数智化企业的运行机制 176
7.1.1 组织的演变 176
7.1.2 数智化企业的资源配置机制 177
7.1.3 数智化企业产权制度 180
7.1.4 数智化企业的治理结构 182
7.1.5 数智化企业组织结构 183
7.2 数智化企业的人力资源 184
7.2.1 劳动方式的变革 184
7.2.2 就业结构的调整 185
7.2.3 赋智个体创造 186
7.3 数智化企业的运营管理 189
7.3.1 数智化企业的共同目标 189
7.3.2 数智化企业的战略决策 190
7.3.3 数智化企业的组织管理 192
7.3.4 数智化企业的业务运营 194
7.3.5 数智化企业的考核激励 196
第8章 金融 197
8.1 数字货币 198
8.1.1 法定数字货币 199
8.1.2 加密数字货币 202
8.1.3 加密数字稳定币 203
8.1.4 全球金融支付体系革新 204
8.2 数字资产 204
8.2.1 资产和投资 205
8.2.2 信息对金融市场的价值 206
8.2.3 加密数字资产 208
8.3 数字金融 211
8.3.1 数字银行 212
8.3.2 数字证券、期货及其他金融投资业 215
8.3.3 数字保险业 218
8.3.4 平台金融 219
8.3.5 加密数字金融 220
8.4 数据金融 220
8.4.1 数据银行 221
8.4.2 数据资产股权化 223
第9章 贸易 225
9.1 数字贸易的定义、分类与特征 226
9.1.1 数字贸易的定义 226
9.1.2 数字贸易的分类 227
9.1.3 数字贸易的典型业态 227
9.1.4 数字贸易的特征 229
9.2 数字贸易的发展 230
9.2.1 不同国家数字经济的比较优势 230
9.2.2 数字贸易的经济价值 231
9.2.3 数字贸易发展的制约因素 232
9.2.4 数字贸易的规则体系 235
9.2.5 数字贸易的基础设施 237
9.2.6 数据跨境贸易的各国政策 237
第10章 经济增长与社会福利 241
10.1 经济长期增长 242
10.1.1 技术创新推动全球经济长期增长 242
10.1.2 数字技术创新的索洛悖论及其成因解释 244
10.1.3 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248
10.2 公平与效率 250
10.2.1 福利经济学理论 251
10.2.2 数字经济中生产者与交换者的经济效率 252
10.2.3 数字经济的平台企业间的经济效率 253
10.2.4 数字经济与公平 254
10.3 数字经济治理 257
10.3.1 政府应促进数字经济发展 257
10.3.2 政府要加强监管治理 258
第11章 发展数字经济 261
11.1 数字经济发展的国内外实践经验 262
11.1.1 世界各国及组织数字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 262
11.1.2 全球主要数字经济集聚区发展的实践经验 272
11.1.3 我国省市数字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 277
11.2 地方数字经济发展策略 284
11.2.1 共享数字红利 284
11.2.2 发挥资源禀赋 285
11.2.3 坚持创新驱动 287
11.2.4 选择不同路径 287
第12章 数字经济的未来 291
12.1 未来之变 292
12.1.1 计算技术之变:量子信息 292
12.1.2 数据世界之变:元宇宙 293
12.1.3 生命算法之变:生物信息 294
12.1.4 系统智能之变:智能奇点 296
12.1.5 生态规则之变:碳达峰、碳中和 297
12.2 以不变应万变 298
展开
——安筱鹏 阿里研究院副院长
赵刚博士的新著《数字经济的逻辑》融合了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以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分析了数字经济在资源、消费、生产、市场等结构要素中的新特征与新机制,进而延展到企业组织、金融、贸易、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等产业经济、宏观经济视野中的新发展及新挑战,是数字经济思想探索的佳作。
——段永朝 苇草智酷创始合伙人
本书从经济学的角度解析了数字经济的核心特点,试图建立全面的理论框架来指导实践。总体而言,本书抓住了数据要素、双边市场、生态合作机制等数字经济特色,有助于人们深化对数字经济的认识。
——姜奇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
数字经济的领域太宽、太广,发展太快。读完这本《数字经济的逻辑》,你对数字经济的认识将不再是盲人摸象。
——吕本富 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我们已经进入数字经济时代,但我们对数字经济的认识更多是局部和浅层次的。赵刚博士的这本《数字经济的逻辑》从理论上对此进行了系统化研究,论述细致且深入,是我们全面认识当前经济时代的佳作,我推荐读者细细品读。
——王文京 用友网络董事长兼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