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重点分析在发达国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背景下,我国制造业发展所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并提出我国制造业的升级策略。
本书立足于“再工业化”战略的深层次内涵与战略特征,重点聚焦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的主要举措,在发达国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的背景下,剖析制约我国制造业转型发展的瓶颈,并提出加快提升我国制造业竞争能力、实现我国制造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对策建议,为有效应对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加快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献计献策。
8.9.1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的核心成分,离不开人才、技术与创新的要素集聚、共同引领。换言之,倘若制造企业只是物理上的搬迁和集聚,不在人才引进和技术研发上下足功夫,人才的贫瘠最终很可能演变为企业的衰落。《人民日报》对三省六市100家企业的问卷调查结果,高达 73.08% 的企业认为,目前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最主要困难就是“技术人才缺乏”。今后,应当积极构建符合制造业创新发展要求的现代化教育、知识和人力资源发展体系,逐步健全和完善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的机制,推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在制造业人才队伍中的占比,逐步化解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例如,随着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的不断深化,直接从事制造行业的劳动力人数将大幅减少,而溢出的剩余劳动力则需要成为机器维护员、软件设计者,通过操纵智能软件管理机器人完成生产任务。在这种生产方式下,从业人员需要很高的知识储备、技能水平和综合素养。因此,发达国家纷纷调整改革其职业教育内容的重心,逐步拓展专业的宽度,淡化专业对口概念,转而以专业群为基础对接产业群发展;由强调“从学校到工作”的“就业导向”逐渐向“从学校到生涯”转换;重点培养学生的通用能力,即注重批判性思考与问题解决能力,交流与协作能力,创新与革新能力的培养;提高职业教育的整体层次,推迟职业教育对象的主要年龄阶段,实施高中后分流。今后,我国应当横向贯通国家高端制造业发展急需的“高精尖”专业和专业群,纵向完善职业教育“五年一贯制”“高本贯通”的一体化培养形式、互认机制、评价方式,应积极开拓与智能制造领域密切相关的重点专业、特色专业,培养大批具有前沿专业知识、一般学科知识与特定领域知识深度融合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实现人机协同发展,另一方面紧跟产业变革步伐,增设发展营销、设计、创意等与服务业相关的专业,以适应经济服务化、市场需求重心向服务业转移趋势。同时,我国很多的制造企业依然还在沿用传统的“师徒制”传帮带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成功率低、偶然性强、人为因素大、难以复制。不能形成完整的技术人才培养机制就无法批量“生产”更多高素质的能工巧匠,也就无法打造出有情怀守信念、懂技术敢创新的高技能产业大军。今后,应当秉承“政府主导、行业指导、学校支持、企业参与”的精神,对于校企合作的良性互动机制和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和试行,加强产学研一体化办学,升级产学研合作模式,引入“市场化”的产学研合作办学思路,并逐步形成产学研的社会合作机制,为我国制造业升级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创新平台。特别是要围绕提高制造业发展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造就一批具备世界水平、掌控全球话语权的科学家、领军人才、高水平工程师和高能级创新团队。同时,还要大力培养能够在制造业一线开展工作的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打造独具匠心的创新型人才支撑队伍。
8.9.2 改善人才发展环境
制造业吸引人才通常面临“三难”:找不到、招不来、留不住,因此,应当进一步优化制造业人才成长和发展的生态环境。在国家层面,出台激励制造业人才良性发展的政策举措,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实施差异化人才政策支持,引导人才向制造业回流,逐步构建起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梯度发展的制造业人才培育体系。在区域层面,鼓励各地围绕园区和各类产业集聚区,加大产城融合力度,针对中小城市制造业人才流失问题,适时发布柔性引才政策年度报告或案例集,畅通体制机制通道,围绕企业引才用才的难点痛点问题,打造以产业、研发机构或科技平台吸引人才的机制,从人才的引、育、用、留等多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充分调动和发挥企业在制造业人才培养中的积极性和主体作用,持续发挥“人才飞地”模式作用,以兼职挂职、“周末工程师”等形式加强制造业人才流动和布局,逐步建立制造业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机制。同时,梳理企业人才需求清单,以“一事一议”的方式及时研究解决人才工作政策边缘性、个性化需求,推动人才资源向企业一线聚集。紧盯人才普遍关心的编制、职称、待遇、成长环境等关键问题,探索破题路径,在子女教育、医疗保健、住房保障等方面提供更直接更高效的资源对接,构建宜居宜业创新创造的人才生态。
8.9.3 优化人才激励机制
我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需要不断修炼内功,也需要更多高质量的“工匠人才”的加入。有资格被称为“工匠”的人才,在技术层面应当专注于某一领域,并针对这一领域的产品研发或生产加工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经验;在产品层面指的是工作中专注投入和精益求精,面对每一工序、每一环节所付出的一丝不苟和深层思考。身为工匠,技术和产品同等重要,缺一不可,甚至因此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或者突破了国外技术封锁,为整个行业树立标杆甚至制订规范。“十三五”期间,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大国工匠”成才之路不断拓宽,各地对于“工匠人才”也已经有一定的激励机制。例如,2022年厦门市技能大师工作室计划遴选20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入选后将给予8万元资金奖补。除奖金支持外,对确定的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还将择优推荐参评福建省技能大师工作室。工作室成绩突出的技能大师,将优先列为省、市高技能人才国(境)外培训的对象,并可优先推荐参加“全国技术能手”“中华技能大奖”等各级技能人才荣誉称号的评选。今后,应当进一步大力宣传技术工人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和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及突出贡献,让技术工人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和关注,提高工匠工资水平,并给予技工晋级的通道。建立健全企业培养工匠的激励机制和工匠流失的补偿机制,调动企业培育工匠的积极性。
前言
第1章 总论
第2章 发达国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的时代背景
2.1主要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发展历程
2.1.1英国的制造业发展历程
2.1.2美国的制造业发展历程
2.1.3德国的制造业发展历程
2.1.4日本的制造业发展历程
2.2主要发达国家的“去工业化”历程
第3章 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的主要举措
3.1制定重振制造业的纲领性文件
3.2关注制造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领域
3.3积极推动政产学研协同创新
3.4着力解决制造业发展的能源问题
3.5改善企业的创新融资环境
3.6积极增强中小企业竞争力
3.7改革教育与培训体制
3.8改进并优化税收政策
3.9加大贸易保护和投资审查力度
第4章 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实施的成效评估
4.1制造业企业出现回流本土迹象
4.2制造业在GDP中的占比有所稳定
4.3制造业就业岗位有所增加
4.4贸易状况有所改善
4.5制造业领域的投资外流问题有所改善
第5章 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对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的影响
5.1产业发展层面
5.2国际分工层面
5.3核心要素层面
5.4生产模式层面
5.5创新模式层面
5.6产业组织层面
5.7投资贸易环境层面
第6章 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历程回顾
6.1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基本历程
6.2我国制造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6.2.1具有全球竞争力和话语权的核心技术相对较少
6.2.2制造业技术效率的提升难度较大
6.2.3过早出现“去工业化”和“虚拟经济化”趋势
6.2.4制造业创新发展的科技支撑不足
6.2.5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程度仍然偏低
6.2.6制造业服务化发展仍显滞后
6.2.7制造业绿色发展程度仍相对较低
第7章 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影响
7.1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为我国制造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7.1.1“再工业化”战略将引发新共性技术的产生
7.1.2“再工业化”战略将加快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双线推进
7.1.3“再工业化”战略将加强不同产业的创新形式以及产业部门之间的创新联系
7.1.4“再工业化”战略为我国制造业发展提供弯道超车的机会
7.2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挑战
7.2.1自主创新的压力进一步增大
7.2.2成本优势逐渐削弱
7.2.3技术封锁的程度逐步提升
7.2.4“走出去”和“引进来”面临更大压力
7.2.5制造业绿色发展的要求更为迫切
7.2.6投资贸易环境将更加严峻
第8章 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背景下我国制造业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
8.1产业导向重点
8.1.1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
8.1.2优化提升传统产业
8.2关键领域重点
8.2.1进一步做强关键技术
8.2.2进一步做强关键材料
8.2.3进一步做强关键设备及部件
8.3产业融合重点
8.3.1继续强化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8.3.2深度推进服务型制造发展
8.4体制优化重点
8.4.1进一步做强科技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
8.4.2进一步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
8.4.3进一步优化产学研机制
8.4.4进一步完善高效有序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
8.5区域协同重点
8.5.1加快培育高能级的制造业创新集群
8.5.2加强不同创新区域之间的协同合作
8.5.3进一步优化东部中西部“雁阵”发展模式
8.5.4有序引导制造业企业“走出去”
8.6金融支撑重点
8.6.1优化科技金融扶持
8.6.2强化国有创投企业的引导作用
8.6.3推动制造业企业在高精尖领域的并购
8.7产业政策重点
8.7.1采取更有弹性、更富效率的政策组合模式
8.7.2切实建立支持企业创新强有力的引导政策
8.7.3优化企业补贴方式
8.8绿色转型重点
8.8.1优化资源要素投入结构
8.8.2加快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
8.8.3加强政策工具引导
8.8.4积极优化能源结构
8.9人才支撑重点
8.9.1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8.9.2改善人才发展环境
8.9.3优化人才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后记